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土古玉鉴定举要》——007沁变的成因

所谓沁变,即沁色的变化。沁色,古人亦称浸色,认为玉器长期埋藏,地下的各种物质浸入玉器内部,引起玉器颜色的变化,故称。沁变是出土古玉最显著的埋藏痕迹之一之所以会形成沁色,原因有二:

首先,与古玉的物质构成有关:从现代矿物学的角度看,玉石是多晶集合体。软玉组成中铁和镁的占位比率,决定了颜色的深浅,随铁含量增高而颜色加深。由于玉的物理、化学性质较不稳定,所以出土的古玉大多数会有色变的现象,即“沁变”。

民国时李凤廷在其所著《玉纪正误》中首次对古玉“受沁”做出科学的解释:“盖入土年久,地中热力蒸发,玉面之硅酸溶解。玉之硬度赖硅酸保护,今失却保护能力,则外物自然侵入。”并绘制了一张“酸化金属成色表”(见上图)。这对于研究“某种沁色为何种物质浸染所致”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书同时也指出,所谓“血沁”非由尸体的血液所致,应是一种描述沁色的文学词汇。

其次,与古玉的埋藏环境有关:除了各种质地不同的土壤,还有各种金属、竹木丝织品、水银、朱砂、石灰等共同存在的埋藏物。在经年累月的埋藏过程中,在地热、湿气、压力等综合作用下,玉石的晶体结构或釉面的玻璃质会变得疏松,进而与水分子、矿物粒子发生置换或侵入,使得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

成都金沙遗址曾经出土了大量色泽艳丽、色彩丰富的玉器。(见上图)据田野考古得知:很多玉器为质地疏松且多孔隙的地方玉材,又在潮湿偏酸性土壤中与铜器一起掩埋长达数千年,从而造就了这批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美仑美奂的出土古玉。 

由以上可知:沁色的形成和玉器的材质、致密度,埋藏环境中的共生物,土壤的酸碱性都不无关系。但是具体到每一件玉器,若要说清其沁色缘由之究竟,除了对埋藏环境有宏观认知,更要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试举一例: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金片的包裹处,犹如一层保护膜,大大延缓了玉质受沁,而没包裹的头尾两端,表面已经有明显的钙化层。这个例子非常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沁色的形成和玉器具体的埋藏方式有关。

下一讲,小涛将给大家看两组埋藏环境及其相关沁色的典型案例。

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物大讲堂|古玉的次生变化(上)
沁色是判断古玉的一个重要标志?
[转载]古玉的沁变与质变
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象
收藏收藏,土沁在古玉埋藏过程中的形成机理与鉴定要点(干货)
你还在为鉴定汉代玉器而烦恼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