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土古玉鉴定举要》——022观察文物的基本常实


对于很多朋友们都表示的进入博物馆不知道该怎么看文物,看不懂。下面就讲几点看文物的基本常识:

首先,去博物馆之前,不妨做一些功课,比如:翻阅博物馆藏品选之类的书籍如下图《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或者通过网络了解某博物馆的基本馆藏和展品的大致情况。

其次,要有些基本的装备,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放大镜

徐州土山汉墓曾经出土一枚刻工细致、形象生动的绿松石饰件,雕琢成母鸽喂小鸽的形状。而处理后的图片,非但无法感知该器物的大小,且绿松石质地失真(见上图)。只有真正面对它,通过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子母鸽的真实面目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且感叹于这件2000多年前的微雕艺术品所带来的震撼!(见下图)

(2)手电筒

文物的布展并非专门针对学习文物鉴定的人而设置,所以对于学习文物鉴定的人而言,光线不足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这时候随身配备的手电筒,可以让我们对文物观察得更加细致。(下图,汉代司南佩钻孔棱台补光对比)

(3)照相机

拍照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活,拍照的前提是对器物用心地观察。之所以能拍到是因为看到,而只有理解才能看到。上一章有关埋藏环境及玉器诸种变化的论述,即是为解读博物馆中展品包含的信息量打基础。所以,看文物,不仅要入眼,更要入心。

拍照的时候,除了将文物的全貌和文字说明清晰地拍下,还要尽可能把一些细节,如沁色、质变、钻孔、断茬等方面的痕迹,悉数拍下。

回到家要趁热打铁,及时将照片和文字整理出来,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化学习的过程,这门必修课同样来不得丝毫马虎。此外,还可以将自己拍到的图片和出版物上的图片相对比,体会彼此的优劣短长。

参观完一家博物馆之后,可以地毯式推进,到另一家博物馆如法炮制。随着资料的日积月累,触类旁通的认知亦会水涨船高。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有一对汉代玉握,采用对比的展示手法,以方便学习者了解沁色的成因(见上图)。这时候就要能做到举一反三,最起码要能联想到咸阳市博物馆中那对汉代玉握(见下图),并体会这两对玉握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鉴定图说(之二)
十大文物鉴定专家乌龙事件
传世与出土汝窑对比,博物馆藏汝窑文物真品大图|瓷器鉴定真知堂
“半尺大师”徐邦达逝世
『图说陇博』№.103:齐家文化玉琮
用馆藏品解读古瓷的出土痕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