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力衰竭医案

医案1

患者郭某,男性,58岁,2004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胸闷气短反复发作2年,加重伴水肿1月。

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胸闷、气短就诊于西安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经治疗病情好转。1月前因劳累过度双下肢颜面浮肿,晨起或活动后尤甚,服用西药及中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就诊时自述胸闷气短,头重如裹,肢体沉困,食少倦怠,夜寝难安,大便不畅,小便频数;查呼吸急促、颜面及双下肢水肿,面色晦暗无泽,唇暗发紫,舌质暗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涩。心电图提示:ST-T段异常改变。

中医诊断:心衰病,证属心肾气虚,水瘀互结。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功能III心衰)。

治法: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方用红桂心力康方加减治疗。

处方:红  参10克  鹿寿草12克    枝12克  葶苈子12克(包煎)

           大腹皮15克  黄  芪15克    苓10克  红  花12克

             芎12克  薤  白12克   云茯苓12克  炒白术15克

         草3克。

7剂,上方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日一剂。

二诊:2004年11月23日来诊,诉服用上方七剂后,水肿减消,胸闷气短减轻,但仍肢体发困、头重如裹、食少倦怠,舌脉同前。张教授指出患者因气虚日久,不能温化水饮,故应加用芳香化湿醒脾药治疗。调方如下。

     参10克  鹿寿草12克  黄芪15克    葶苈子12克(包煎)

   大腹皮15克  云茯苓15克  炒白术15克  猪苓12克

 花12克  佩兰叶15克  薤  白12克  川芎12克

 楂12克。

7剂,上方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日一剂。

三诊:上方服用后,患者肢体沉困、头重如裹、食少倦怠较前明显好转,胸闷气短减轻,但偶有发作,肢体及颜面浮肿消失,舌淡苔薄白、唇稍暗,脉沉细而弱。嘱继服上方治疗。

四诊:连续服用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感,诸症已基本消失,只觉偶有心悸发生,舌脉同前。张教授认为,此时应加强益气养心活血之力,调方如下:

     芪15克  红  参10克   鹿寿草12克  茯  神12克

     齿15克  太子参12克    参15克  炒白术15克

 枝10克  白  芍12克   大腹皮12克  红  花12克。

7剂,上方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日一剂。

五诊:2005年3月8日患者来诊,诉诸症已消,且无再发,嘱其服用红桂心力康冲剂治疗。

按语张素清教授指出此案例呈现为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以心之阳气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标本同治,故应注意顾护阳气,取益气温阳之法,辅以活血化瘀利水通络。气虚日久易影响痰浊水湿的运化,脾气的升消降浊,故以益气温阳活血为主,每诊加用健脾益气之炒白术、云茯苓之类,以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之功。

医案2

某某,女,59岁,住址:咸阳,2010-03-01首诊。

主诉:发作性心慌4月,加重伴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乏力1周。

现病史:2009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曾在外院检查后诊为“风心病”服“地高辛、倍他乐克、阿司匹林、双克、螺内酯片各1片/日”,并且稳定。1周前因劳累出现发作性心慌,身困乏力,动则加重,颜面、双下肢肿胀,咽痛、咳嗽、无痰,二便调,睡眠时好时差。口唇发绀,舌暗红,苔白厚,脉结代。P:90次/分,BP:100/60mmHg,听诊:心律不齐,心率108次/分。双下肢中重度凹陷性水肿。

十二导心电图:房颤。

心脏彩超:二尖瓣狭窄(中度),主动脉关闭不全,二尖瓣下血流速度加快,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

中医诊断:心衰病(水饮凌心射肺)

西医诊断:风心病,瓣膜损伤,房颤,心功IV级

处方:地高辛0.125mg,1次/日,双克、螺内酯片各1片/日。

     枣仁宁心胶囊3粒,3次/日,口服。

   中药处方:炒桑枝12g  蜜桑白皮12g  忍冬藤12g杏  仁12g

         丹  参12g    花12g    泽泻12g  车前子12g(包煎)

         川  朴12g  鸡内金12g    砂仁10g  丝瓜络12g

         大腹皮15g  葶苈子12g(包煎)  红12g

     7付,水煎服,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日一剂。

2010-03-08二诊:服药后症状减轻,现症:咽痛、咳嗽、无痰,颜面、双下肢水肿减轻,睡眠时好时差,二便调。口唇发绀,急燥易怒。舌暗红,苔白厚,脉结代。P:85次/分,BP:94/60mmHg,听诊:心律不齐,心率100次/分。胸部正位片示:两肺纹理粗增多稍乱,主动脉型心影。

处方:3.1方去桑枝加川楝子12g,路路通12g,白芍12g。7付,水煎服。  

2010-03-12三诊:诉:腹胀满,胃胀,乏力,心悸。舌暗红,苔白厚,脉结代。听诊:心律不齐,室率110次/分。

处方:   桑  枝12g    苓12g  苍白术各12g   丝瓜络12g

生薏仁12g    手12g    参12g      花12g

         壳12g    胡12g  车前子12g(包煎)  泻12g

大腹皮15g    实12g

7付,水煎服,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日一剂。

2010-04-26四诊:病史同前,现双下肢水肿,心慌,脘腹胀满、疼痛,纳可,眠可,二便调。听诊:心律不齐,心率82次/分,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结代。

处方:    太子参15g      苓12g    术12g    枝12g

              全栝蒌12g      木12g    参12g    花12g

              车前子12g(包煎)  泻12g   路路通12g  桑寄生12g

              大腹皮15g      朴12g    壳12g  合欢皮15g

7付,水煎服,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日一剂。                  

2010-05-10五诊: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偶有心慌,轻度颜面肿胀,纳可,眠可,二便调。BP:90/60mmHg,听诊:心律不齐,心率80次/分。

处方:上方加鸡血藤12g,桔红12g,7付,水煎服。

2010.05.17复诊,心慌消失,颜面及下肢水肿消失,嘱口服红桂心力康冲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病情平稳。

按语:患者以心慌,颜面双下肢水肿,乏力等为主诉,结合病史及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中医诊断:心衰病,证属水饮凌心射肺。张老师给予西药强心、利尿,中药宁心安神,化气行水,宣肺以朝百脉。老师认为临床上风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为器质性损伤,以“通”为主要治则,辨其新病与久病,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实则以通为补,虚则以补助通。本病历老师虽未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但方中使用炒桑枝祛风除湿,忍冬藤清经络中风湿热邪;泽泻、车前子、大腹皮、葶苈子淡渗利水,特别是以葶苈子泻肺利水,除胸膈之痰饮;肺有水湿者宣降失常而见咳喘胸闷,故以桑白皮、杏仁、桔红宣肺降气;“血不利则水肿”,张老师认为有水肿必兼血瘀,“血行则水行”,水肿易除,治疗本病配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配伍丝瓜络通筋活络,疏通筋络;久病顾脾,予厚朴、鸡内金、砂仁化湿行气,运脾消食,中气得健,则推动血流运行,有利于水湿消散。二诊时心烦急燥,口唇发绀,去炒桑枝,加川楝子、路路通配厚朴理气疏肝,行气活血,以白芍敛阴柔肝;三诊时腹胀满,胃脘胀,身困乏力、心悸,方中多用云苓、苍白术、佛手、元胡、枳壳、枳实、生薏仁芳香化湿,行气消胀之药;四诊、五诊以四君子汤加桂枝、栝蒌等补益脾气,振奋心阳,化气利水。经治病情好转。

医案3

贾某,女性,68岁,2000年9月6日初诊.

主诉:胸闷、咳喘20余年,双下肢浮肿1个月。

病史: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原因而出现胸闷、咳喘不得卧,到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左心衰竭、心律不齐,频发室早,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住院治疗后明显改善,但常遇外感或情绪不稳而易发作。1个月前因错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00mg”后,虽住院治疗有所好转,但患者感胸闷、心悸、咳喘不得平卧,双下肢水肿,气短神怯,纳差,肢冷畏寒,舌暗红,体胖大,苔薄腻,脉沉,欲求中医治疗,遂来我科

查体:血压180/95mmHg,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95次/分,心律不齐,期前收缩,2次/分,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膝以下有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心律不齐,频发室早

胸部X线示:双下肺纹理紊乱,有阴影

心脏彩超示:心包有少量积液,左心室增大

西医诊断:冠心病,左心衰竭,心律不齐,频发室早,心功能III级。高血压病3级

中医诊断:胸痹  水肿,症属脾肾阳虚,水气凌心,

中医法: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宽胸除痹,选用红桂心力康汤加减治疗

中医处方如下:

 参10g,    鹿寿草12g,桂  枝10g,红  花12g,

葶苈子10g(包煎)  苓10g,丹  参15g,龙  齿15g,

 神12g,     大腹皮15g,桑白皮15g,山  楂15g。

七剂,水煎服,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分服。

二诊:2000年9月14日,患者来诊诉服用上方治疗后已无畏寒肢冷感,诸症都较前减轻,但肢困无力仍感明显,舌质淡,苔薄腻,舌体肿大,脉沉,查体:血压140/90㎜Hg,双肺底湿罗音较前明显减轻,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期前收缩偶发,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小便量较前明显增多,效不换方,继续服用上方,调方如下:

处方:  参10g,    鹿寿草10g,黄  芪15g,红  花12g,

      葶苈子15g(包煎)  枝12g,猪  苓10g,茯  神12g,

       齿15g,      木12g,  胡12g,山  楂12g,

      大腹皮15g。

七剂,水煎服,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分服。

三诊:上方服用后,诸症明显减轻,且患者在家中可做家务,张老师嘱其继续服用,加用冠心香丹片,每天三次,每次三片。

四诊:2001年5月16日患者来诊诉,长期服用最后一次中药汤剂,配合冠心香丹片,再无发病,且已停服所有西医药品,查:心电图示:偶发室早,心率78次/分,见此情形,张老师嘱其服用冠心香丹片和红心力康胶囊配合服用,门诊随访2年,未再发病,此症告愈。

按语:本案例属脾肾阳虚,水气凌心,选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宽胸除痹为治疗大法,患者虽有心悸、胸闷、咳喘不得卧,双下肢浮肿等一系列症状,看似心衰较重,但张老师药中病机,法中病情,选用红桂心力康汤之红参、鹿寿草、黄芪之益气温阳之力,配用猪苓、葶苈子泻肺利水,故诸症迅速消失,心力衰竭病程缠绵,张老师又配用其冠心香丹片和红桂心力康胶囊共同治疗,使得病情治疗迅速,大大缩短了病程,可见,药症相等之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心病病案二则
己椒苈黄丸临证运用
《金匮悬解》肠间水气,医案注解
牡蛎泽泻散经典医案、方论
医案启示--------下肢水肿
三十四、水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