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迷放映室:《智取威虎山》中的十八般武器(中)

    岁末年初之际,由香港“鬼才”导演徐克所执导的电影《智取威虎山》犹如一匹黑马,让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成功井喷,并迎来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下面,小编就将与各位军迷一起赏析、畅谈这部大热的战争电影。

    作为一部以东北剿匪为题材的电影,《智取威虎山》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广大军迷的密切关注。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样一部场面酷炫热闹、十八般武器俱全的战争片背后究竟藏着些什么“门道”呢?那些威猛无比的武器出现在片中是否合适呢?话不多说,小编这就为您盘点一下这威虎山上的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武器之七:座山雕的“意大利炮”

    按照《智取威虎山》的剧情设定,座山雕手中是有大量火炮的(侯专员上山招揽座山雕时,威虎山老大曾经想起吹嘘有“小钢炮”和九二式步兵炮),不过这些火炮都只是在仓库里吃灰尘,倘若土匪们进攻夹皮沟时肯带上几门的话,还真够203小分队喝一壶的。整部电影里,座山雕一方唯一开过火的制式火炮就只有搞“演习”试探杨子荣时,杨子荣使用的要塞上的那门高射炮了(打的还是威虎山上的“自己人”)。

    当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门高射炮是剧组制作的一门道具炮,对于这门高射炮的原型,很多军迷认为是日军的二式甲型20mm高射炮,但是小编查阅资料,觉得剧组在制作这门高炮时,应该也参考了在抗战中大量装备中国军队的意大利布雷达M1935 20mm L/65 高射炮,所以在这里,姑且称它为“意大利炮”。不过,这门“意大利炮”在影片中的发挥却实在是大失水准。现实中,一门小口径速射炮的威力足以拦腰截断大树,而“意大利炮”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向人群扫射,居然没有打出血肉横飞的效果,放倒一大票人的同时居然只是溅起了几层积雪,地上连血迹都难寻……这对于特效制作表现不错的《智取威虎山》来说实在是有失水准,小编甚至宁愿相信这帮人是触电死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只能用小编一位朋友的一句话来解答:要真是血肉横飞了,你在银幕上就看不见这“意大利炮”了……

    十八般武器之八: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手榴弹

    说到《智取威虎山》水平上佳的特效,我想看过的军迷朋友们大概都会对其中手榴弹爆炸的逼真场面印象深刻,当然,更多的朋友可能还会对“扔手榴弹拦截飞来的手榴弹”这种“神剧情”吐槽不已。不过,小编在这里不想讨论这些问题,倒是想多聊聊手榴弹本身。

    相信细心的朋友在观影时就已经发现,《智取威虎山》中的手榴弹比起以往在其它国内战争片中出现的手榴弹要显得颀长的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智取威虎山》中出现的手榴弹,本身就不是我们在以往国内战争片中所见的手榴弹,而是来自于德国的M24式手榴弹。M24式手榴弹拥有投掷距离远、杀伤力强等优点,在二战时被盟军士兵称为“高爆手榴弹”。手榴弹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很早,早在1917年汕尾制弹厂就开始制造手榴弹,在最初的时后,各地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堪称五花八门:样式上有有柄、无柄和麻尾手榴弹之分,来源上有德俄法意之分。然而到了1930年以后,多数工厂都逐渐转向以生产木柄手榴弹为主。当时制造的木柄手榴弹包括俄式和德式两种,其中俄式因为结构复杂,逐渐被淘汰,而德式手榴弹(也就是M24)结构简单,装药较多,便于投掷,发火性能可靠且安全,因而被当时的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济南兵工厂和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广泛仿制,并形成流行的巩、汉、济、晋四种仿M24式手榴弹。旧中国战乱频仍,各种武装力量的武器素有万国造之称,然而在手榴弹的选择上却惊人的趋同,M24的优良性能由此可见一斑。

    既然当时中国的手榴弹主要是仿制M24,那么为什么以往的国内战争题材电影里的手榴弹与M24手榴弹的外形明显不同呢?原来,最初仿制的M24手榴弹体形大而笨重,不适合中国士兵携带和使用,于是1939年,国民政府兵工署研究改进方案,将木柄改短约80毫米,弹体直径由56毫米缩小至42毫米,装药改为60%梯恩梯与40%硝酸钾压装的混合炸药,药量为50克,使威力加大,杀伤半径增至10-15米。这种弹适于中国士兵携带,便于匍匐前进,更重要的是节省了生铁、木材、弦线、硝酸钾等重要物资,所以1940年后,多数工厂都改制造这种改进型的M24手榴弹,而这就是以往国内战争题材电影里出现的手榴弹的原型。

    仿M24手榴弹为中国的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有资料显示,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一共使用了三千万枚手榴弹(国军二千二百多万枚),这些手榴弹多数都是仿M24手榴弹,大约40万左右日军士兵伤亡在手榴弹上,如果不计算重复受伤的话,竟然已占了侵华日军伤亡的近三分之一……

    一种外国武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称之为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武器,小编觉得并不为过。

    当然,回到电影本身,以203小分队和威虎山土匪装备的情况来看,双方该互扔“边区造”手榴弹和日式手雷才对,原版M24?这让203和座山雕上哪儿淘换去?

    

    

    

    十八般武器之九:“月季花”的神秘“利刺”

    “万马军中一小丫, 颜似露润月季花。”这是《智取威虎山》原著《林海雪原》中203写给“小白鸽”的情诗。作为203小分队唯一的女性成员,原著中的“小白鸽”一角正如203写给她的诗中所说,是对作品中过于残酷的战争氛围的一种调节。论起作战,在原著中,“小白鸽”只开过一次枪,还因为心里紧张打歪了。但这一次,在徐克的镜头之下,“小白鸽”不仅真的把一张俏脸冻出了月季花色,还变成了神枪手。与以往同类型的改编不同,这一次这种人物设定的改变并没有引起观众过多的非议,在影片中也毫无“违和感”。毕竟,现实中的月季花也是有刺的嘛。

    闲话不多说,下面小编就说说《智取威虎山》中“月季花”的“利刺”。很多看过电影的军迷认为“小白鸽”在片中使用的是一把德国瓦尔特PPK手枪,也有很多军迷认为“小白鸽”在片中用的是一把国产64式手枪。不过让小编来说,这两种说法都只能说是猜对了一半,根据小编仔细比对,“小白鸽”使用的其实是一把国产52式手枪。

    为什么说只猜对了一半呢?原因很简单:无论是52式手枪还是64式手枪,都是以PPK手枪为蓝本的仿制作品,三种手枪系出同门,外形极其相似,自然是难以辨别。

    1929年,瓦尔特公司开发了一种新手枪,被称为警用手枪(Polizei Pistole),由于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枪械的口径不得超过8mm,所以该枪选用了7.65mm子弹。PP手枪的划时代贡献在于,它是第一种把转轮手枪的双动发射机构,与自动手枪结合在一起的手枪,而这种结构几乎体现在此后所有的现代自动手枪上。1930年,为了满足高官、特工、刑事侦探人员的需求,瓦尔特公司对PP手枪进行“瘦身”,研发出警用刑事手枪(Polizei Pistole Kriminalbeamte),简称为PPK手枪。比起PP手枪,PPK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隐蔽携带更为方便,同时它又继承了PP手枪握持舒适、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因而从问世之日起就广受好评,并风靡德国乃至全世界(1945年,希特勒用来自杀的手枪,就是PPK)。

    不过真正使PPK名扬四海的可不是希特勒,而是大名鼎鼎的“007”。电影中,大名鼎鼎的詹姆斯·邦德先生的配枪就是PPK手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一支装了消声筒的PPK与一杯“摇匀不要搅拌”的马提尼酒一样,早已成为了“007”的身份特征。

    

    比起PPK手枪,52式手枪要显得默默无闻的多,甚至连在52式基础上研制的64式手枪都要比52式出名的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当初仿PPK而造52式,就是为了满足公安和秘密工作人员的需要。因此,52式手枪从一列装便随它的使用者一起投身到了尖锐复杂的隐蔽战线上。在1950~1970年代,52式手枪一直是我国隐蔽战线最好用的武器。不过,那个时候隐蔽战线的工作者很少说52式这个名称,多以“765公安枪”(和PPK一样使用7.65毫米口径子弹)代称。这样一来,比起行销全球的PPK和后来列装全国警察队伍的64式手枪,52式手枪自然要低调和神秘的多。

    那么,为什么说《智取威虎山》中“小白鸽”用的是一把52式手枪呢?事实上,尽管三种手枪系出同门,但细节上还是有差异的。至于具体差异,无图无真相,让我们“看图说话”。

    如图所示,PPK手枪与52式手枪的击锤都为空心击锤,64式手枪为实心击锤。PPK手枪扳机护圈后部有条棱线,52式手枪与64式手枪扳机护圈后部无棱线。

    我们再来看影片中“小白鸽”手持的这把手枪,空心击锤,手枪扳机护圈后部无棱线。因此可以判断,“小白鸽”使用的是一把52式手枪。

    没错,这又是一次“穿越”,不过这一次小编并不想过多吐槽,毕竟52式手枪已经算是PPK手枪的“高仿”,而片中的“小白鸽”对匍匐、据枪、持枪警戒、精确速射、低姿跃进等战术动作都完成的相当专业,足见导演的用心,用心之处是不应该被过多指责的。

    

    十八般武器之十:“203”的手枪也会穿越

    说完“小白鸽”的配枪,接下来当然是要说说“203”的配枪了。在影片中,203的配枪是一把苏制TT-33型手枪。可能对于一些国内军迷来说,TT-33这个名字还稍显陌生,但如果说起54式手枪(“黑星”手枪),我想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呵呵,没错,大名鼎鼎的54式手枪就是TT-33的中国仿制品。

    现在大家提起苏联,总会自然地联想到其军事工业的强大。但在1930年以前,苏联军工在手枪领域,基本可以称为惨淡经营:庞大的苏联红军甚至还在装备沙俄时期的纳甘M1895左轮手枪和从德国进口的毛瑟C96型驳壳枪。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苏联决定自主研制一款军用手枪。

    不过在当时, 手枪领域基本是欧、美制手枪的天下, 因而在研制新型手枪时,苏联还是选择了仿制欧美手枪的“捷径”。设计师托卡列夫在设计手枪时,在结构上参考了柯尔特M1911(中国国内戏称“航空曲尺”、“大眼撸子”),在外型上则参考了FN/柯尔特 M1903手枪(中国国内戏称“马牌撸子”),而这两种手枪都是由枪械大师勃朗宁设计的,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托卡列夫这可以算上的是向勃朗宁“致敬”了。

    1930年,由托卡列夫设计的手枪被苏军选中,被命名为TT-30型手枪。1933年,托卡列夫又开始着手进一步简化TT-30手枪,以便更易于生产。托卡列夫重新设计了握把背部、枪管、套筒释放钮、扳机等,并为该枪进行减重。这种改进型便是我们所说的TT-33手枪。

    或许军迷朋友们会问,既然TT-33在1933年就已经定型了,为什么还要说203使用它是“穿越”呢?其实理由和上文提到的PPS-43冲锋枪一样:列装部队的时间不对,TT-33手枪真正开始被中国军队仿制列装要等到1951年,51式手枪(54式手枪的前身)被制造出来,203又怎么能提前5年用上呢?退一步讲,即便是当时有苏军遗散的TT-33手枪,203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员应该也不会使用。因为在当时的中国,TT-33所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枪弹相当难找,而且TT-33的性能也并不比当时遍布中国的各种欧美式手枪强大,事实上,很多当年在战场上使用过51式和54式手枪的中低级军官都反映,除却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穿透力强外,51式和54式手枪在其他性能上都不及驳壳枪和正宗的勃朗宁手枪。这种情况下,203还有可能选择TT-33作为配枪吗?

    在1946年的冬天,手拿1962年研制的望远镜和1951年才列装的枪……203同志,你确定你不是“穿越”过去的吗?

    

    十八般武器之十一:土匪窝里的“巴祖卡”

    如果要评选《智取威虎山》里最受军迷争议的武器,那么我想当属威虎山土匪们的火箭筒了。其实,军迷们的质疑主要有两点:第一,威虎山老大自杀式的火箭筒使用方式--居然从发射口装填火箭弹,还在室内狭小空间对着屋顶发射,把发射中的火箭筒尾部对着自己人;第二,土匪的火箭筒是从哪里来的--大多数军迷认为土匪使用的是美式“巴祖卡”火箭筒,问题是,这东西粗的快赶上德军88毫米炮了,“巴祖卡”家族也就M20型能到这个口径吧?可那玩意儿座山雕也淘换不到啊。

    关于第一个质疑,导演在把火箭筒和迫击炮的装填方式搞混了的同时,丝毫没有注意到火箭弹尾焰会造成的伤害,毋庸置疑,这确实是本片的一个大漏洞。

    但关于第二个质疑,小编还是想替导演说两句的,其实,座山雕拥有大口径火箭筒,还是解释的通的。为什么呢?且听小编道来。话说在二战中后期,日军的反装甲战压力很大,一方面是北方苏联虎视眈眈的红色铁流,一方面是太平洋上步步紧逼的美利坚铁甲。于是,研制一款类似于美军“巴祖卡”火箭筒的反坦克武器,就提上了日军的日程。不过日军在这方面技术积累明显不足,无奈之下,只得仿制。当时日军的仿制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日军从太平洋战场上缴获的美军“巴祖卡”,另一个就是通过德日间的秘密潜艇交通线获得的“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火箭筒的图纸。

    很快日军就取得了进展,研究出了试制四年式7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并把它当成了翻盘的希望,拼命生产了3500具火箭发射筒,不过日本本土的工业在二战后期被破坏严重,物资严重匮乏,所以火箭弹发射药的产量严重不足,一共也没生产出几发7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这些火箭筒基本造出来就是废物。

    当然,癫狂状态下的日军才不管这些,在70毫米火箭筒研制成功后,又很快研制出了试制四年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并向日本陆军的四大兵工厂发放了图纸,其中奉天(即沈阳)兵工厂在关东军的要求下还进行了小规模试制。回到片中,按剧情设定座山雕占领了关东军的秘密军火库,那么军火库中藏有一部分日军制造的试制四年式反坦克火箭筒,并不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小编又细细的回想了下片中的火箭筒,虽然道具做工略显粗糙,但那大的像防盾的照门和准星,还真有几丝德国坦克杀手火箭筒的影子。

    

    十八般武器之十二:攻坚神器飞雷筒

    说完了土匪的“大杀器”,下面小编再给大家介绍下203小分队这边的“大杀器”。

    相信看过《智取威虎山》的观众,一定对影片里那个用大汽油桶制作,能发射大号炸药包,爆炸效果极强的飞雷筒印象深刻。飞雷筒,又被称为飞雷炮、没良心炮(国民党军的叫法,据说被飞雷筒炸死的人往往被是被大装药量的炸药包震的五脏俱裂,因而得名)。影片里,飞雷筒甚至被土匪误以为是大炮,进而怀疑夹皮沟里驻扎着主力部队而不敢再次进攻,可以说,飞雷筒为小分队守住夹皮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影片中关于飞雷筒的刻画,还是有几处明显的谬误。

    首先,还是前文里常提到装备时间问题,实际上飞雷筒是在1947年6月由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11旅工兵连连长聂佩彰发明的,在1946年的东北,没有见到过类似武器的使用记录。

    其次,是搞错了飞雷筒的使用方法。实际上,飞雷筒在发射时,一般都是将筒身大部放置在有坡度的深坑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其强大的后坐力并保证射击的安全和准确。像影片中那样直接靠着架子斜放在地上的发射方法,一旦开火,恐怕炸药包会先翻着跟头砸自己头上,效果基本上和抱炸药包自杀没区别。另外影片中小分队队员直接将炸药包堆积在飞雷筒旁的露天空地上,毫无遮掩,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举动,因为此时只要对面有一发子弹打中炸药包,整个飞雷筒阵地就上天了。

    再次,因为安全和技术难度的问题,飞雷筒在当时都是工兵部队和迫击炮部队在使用,像203小分队这种步兵作战分队还真玩不转这些土造武器。

    最后,也是根本性的一个问题,就是飞雷筒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它主要用是于攻坚作战,很少有用于防御作战的,即便是用来防御,也主要是集中使用,以量取胜。影片中这种单门的飞雷筒对于在进攻中不断移动的敌人,只怕难于应付,不过所幸土匪们没有散兵线、冲锋队形和战斗小组的概念,只是被炸了几下,就乱作一团,如果换做正规军,村口要想守住还真是悬。本文为中华网军事原创稿件,

    版权归中华网军事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栏目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华网军事频道(http://military.china.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二战十大手枪:好枪今天还在用,只有盒子炮适合进攻用
黑鹰坠落中的武器
无法淘汰的10种地面部队“落后武器”
二战时期苏联红军所有单兵武器盘点
八大不死老枪
这三款武器是全世界最烂的发明,现如今都不被服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