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河日报数字报
                                                               黄光平

  在一个香烟袅袅的夜晚,经年穿行在欲望丛林里的疲惫之躯,稍许回归自我静寂的“青灯黄卷”,恍惚间,弥勒、弥勒寺、弥勒佛,还有缥缥缈缈的梵音,暖玉一般合力包围曾经无处安放的匆忙之心,一位弥勒历史上称得上伟大的文人——马徐珍,在300多年前写下的383个字——《弥勒寺记》,在眼前重现“州以弥勒名……寺以弥勒名……其治好佛……惟弥勒尊佛……独吾郡以郡称”的美妙图景。

  史记弥勒的文字千千万,为何独马徐珍这一篇受后人青睐?在弥勒寺建成387年后的今夜,静心、敛神拜读,我找到的答案是,《弥勒寺记》从文学意义上讲,是字字珠玑的美文;从文史角度看,是弥勒、弥勒寺在来路上“踏石留印”的丰碑。马徐珍在弥勒寺“寺成三十余年”的某一天,受时任弥勒寺主事读印请托,为弥勒寺撰文勒石,文采飞扬为后人记住了那时的山,那时的寺,那时的风貌景致。虽然碑刻已无处可觅,但收录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刊印的《弥勒州志》中的《弥勒寺记》,是弥勒以佛名作为行政地名及“其治好佛”的确凿证言。

  从《弥勒寺记》中的“寺成三十余年”推断,马徐珍撰文的时间应当在1660年前后,而1626年(明天启六年)建成的弥勒寺,经历了“中间遭变乱”,并“修补门廊”的过程后,又呈现“……常住倍增,教法愈兴,行旅之所游观,缁流之所乐聚,骚人剑客之所托寄,州又因寺以重焉”的盛景。州名弥勒、寺名弥勒的客观存在,在当时互为倚重,并被马徐珍慧眼识珠认识到其“独为钟灵”“畴敢当之”的独特性和惟一性。

  《弥勒寺记》开宗明义,第一句就点明了弥勒以佛名为地名的源流:“州以弥勒名,自宋迄元明因之,五百有余岁。”显然,马徐珍所称之“宋迄”,为宋大理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弥勒称“弥勒部”,到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才改称“弥勒州”,“五百有余岁”应从“弥勒部”时期就算起,其间经历了元朝、明朝至清朝,弥勒的行政归属几经更迭,无论称部、称千户总或相沿称州、称县,乃至2013年撤县设市,弥勒作为地名始终没有改变。

  从佛教传入弥勒并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兴盛、弘扬的角度读《弥勒寺记》,最重要的是第二句:“其治好佛,其化于于,其觉徐徐,抱朴而不筐,随缘而治顺,其乐可知也。”马徐珍在这一句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景象:弥勒州民风敦朴、纯善,民众守其本真,自愿信佛、尊佛、礼佛,不贪图安逸舒适,不为物欲所诱惑,自在随缘,悠然自得,在安宁的环境中安稳生活。体现了笑佛开颜、万民济福的和乐追求。《新纂云南通志》对弥勒“其治好佛”的记载为:“其时,州内佛教盛行。”清乾隆三年(1738年)孟春月,提督云南全省学政的翰林院编修孙人龙在《弥勒州志》序言中写道:“当凭轺车(小马车)取道于(弥勒)州境,考问风俗,果见夫人习醇朴,户乐恬熙(心神安适),惟教化行而风俗美。”星云大师说:“人生什么都可以缺少,但不能缺少慈悲。”弥勒佛的慈悲,是“其治好佛”而受教化,至达风俗美的境界。把历史的书页向前翻几个世纪就会发现弥勒“其治好佛”更深厚的根基,早在公元9世纪前后,佛教就传入弥勒,虽然17世纪(1626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才募资兴建弥勒寺,供奉弥勒佛,但只能说明一点,即弥勒当地佛教信众在“包容”的同时,开始或转而信奉与自己同名的弥勒佛,从而呈现“天人合一”、祥瑞安宁的文化现象。弥勒佛是人间和乐的象征,弥勒佛所承载的度人救世的慈悲思想与历代统治集团的文治、德治思想和当地群众的民间信仰文化心态是一致的。因此,弥勒人的弥勒佛信仰在我国汉传佛教中自有独具特色的一面,这是因为全国汉传佛教中其他地方大凡崇奉众多的佛,特别是以释迦牟尼佛祖为主,另就是多有禅宗达摩祖师崇奉,而弥勒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中心,集中而又突出弥勒佛的信仰文化,这是弥勒区域从部落、千户、州、县、市演进千余年而一脉相承的主要特点,也是弥勒之所以“其治好佛”从来没有疏离的思想源头。在1739年《弥勒州志》卷之十五“祠祀”篇附列的弥勒境内52处寺观(含庵、阁、宫),更是“其治好佛”的有力印证。

  在《弥勒寺记》中,马徐珍对弥勒寺环境的描写极尽溢美之词,渲染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可谓气象万千,尤其“入弥勒院中行愿,具足得大欢喜”一句,依我理解,得大欢喜者得源于慈,慈是弥勒思想的鲜明特色。弥勒,汉语译为“慈氏”,全名的意思是“慈无能胜”,即“慈悲之心无有能胜其者”。借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解这句话,仿佛在说,因为自己懂得人世的喧嚣和吵闹,悲欢离合,懂得生命的灿烂辉煌,美丽易逝,所以常对一切抱有一份悲悯温暖的态度。这也印证了佛的根本——平常心。300多年前到弥勒院中行愿的信徒,早已成为匆匆过客,然梳理一下之前之后如杨绳武、苗漪、王炽等大有成就的弥勒先人,他们做官的胸怀,他们经商的道义,无不因出生在弥勒、年少时生活在弥勒而受弥勒慈悲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弥勒这片土地建树的物质遗产虽已被狂躁的现代人毁败无几,但他们精神的无形力量,就像一场慈雨之于一片郁枯的心地,既有风一样无形的拔节力,又有水一样柔韧的渗透性。他们“懂得”,所以他们持守,他们有一颗平常心,所以他们人生的境界充满了悲悯、淡泊。释迦牟尼说,我们在每一口呼吸里都经历着生死。平常心,便是人生最持久灿烂的花。弥勒寺建成至今的387年,在一炷香火中缥缈的梵音,以大慈悲滋养着一方平常的水土、一方平凡的人。

  马徐珍在《弥勒寺记》中写道:“惟弥勒尊佛,圆通显教,随处称尊,丛林普供。”从此句不难读出,弥勒佛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佛教思想无阻碍地传播,佛教场所普遍供奉弥勒佛。弥勒佛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俗称“如来佛”的佛祖释迦牟尼。“惟弥勒尊佛”在那个时代的断言,建立在弥勒佛是“人间佛”,具有慈悲喜舍、忍辱宽容、随缘度世、淡泊名利、看破放下的品格修养之上。据史料载,弥勒地区当时有僧数百,除修行外还耕作,兼营酿造,榨油。弥勒寺有寺庙田,如布王戈、马龙、土木基等彝族村寨均属佛寺山庄,每年收租数百石。明末,弥勒土司昂贵之三女儿入陀峨寺为尼,死后塑有雕像。清乾隆初年,有高僧解中住禹门寺,四方僧众皆前来受戒,聆听读经论道,时任云贵总督鄂尔泰巡边过访(两人乃旧识),题“真空妙相”匾额。清咸丰、同治年间,战乱频繁,鼠疫流行,信佛教的善男信女日众,重修和新建的寺庙遍及弥勒城乡山寨。清末至民国年间,弥勒城区附近设有佛坛数处,如斗母阁内设“东坛”,西圣宫设“乐善坛”,寿佛寺设“千秋坛”,观音寺设“易俗坛”,虹溪、竹园、朋普、西龙等集镇也先后设坛。坛内宣讲佛经、“圣谕”,每月初一、十五诵佛经,呈文上疏,禳灾祈福,降乩传言,劝人从善。

  马徐珍最后写道:“独吾郡以郡称,则衣钵之所流传,宰官之所变化,独为钟灵,当如宝应瑞,一佛出世者,畴敢当之。”纵观天下,只有弥勒以佛名作为地名,虽然(弥勒寺)僧尼传了一代又一代,弥勒地方官员走了一拨又一拨,聚天地间灵秀之气的弥勒寺、弥勒佛依然名冠一方,瑞兆人世,天下惟一,谁也比不过弥勒佛的大慈、大度。由此可见,古人对弥勒佛的尊崇、信仰,充满了从容而自信的普世情怀。天下的佛寺都是养心的,弥勒寺亦然,佛像的端庄、法度无边的微笑,僧人从容淡泊的身影,佛香袅袅的神韵,清凉的晨钟、浑厚的暮鼓,为什么上千年、几百年虔诚如是,正应了一句诗:“安静是一个美好的动词”。“其治好佛”的弥勒这片土地上的弥勒寺、弥勒佛,给予人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安静地养心。以佛之尊名命名的地方,是灵魂被洗濯、净化、安放、寄托、诉求的地方。

  马徐珍是弥勒300多年前为数不多的贡生之一,曾任元江府教谕,负责掌管文庙祭祀,训诲所属生员,当下人对他的事迹仅知此而已。然而,收录于《弥勒州志》中的其著《弥勒寺记》,足以让后人铭记、仰望和感恩。一句“其治好佛”在上,如灵光普照人心,豁然窥见弥勒佛教文化在弥勒传承的悠远来路,宣示弥勒这片善之土壤随缘度世的喜舍和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清壁纸(251):佛教~弥勒佛
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玉雕中的大肚弥勒
鎏金弥勒像
工笔白描佛像——弥勒佛
弥勒佛的摆放位置
弥勒胜苑【原创摄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