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梦,幸福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第20集)

【短片】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抛售手中的股票。该日共交易1300万股股票,超出每天正常交易量10多倍。许多人顷刻破产,当天就有8人自杀。这天,后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正在拉开帷幕。

“我们当时以为我们的国家已是一个‘上帝的乐园’,是世界民主的鼻祖。我们也为更完善的民主形式斗争过。虽然取得了一些形式上的胜利,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危险的帝国主义。”[1]这是1917年一位美国女记者写下的话,这位早在十二年前便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将会面临危机的人,名叫----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主持人】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位与中国有着很深渊源的美国女记者,1925年就到过中国采访,先后5次来华,还曾在延安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那句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在接受她的采访时说的。斯特朗一直对社会主义国家抱有极大的热情,因此在1921年来到苏联,着手创办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向外界报道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的时间里,她成了一个时代奇迹的见证者。

(推出片名:《奇迹诞生》)

【短片】

1929年5月的一天,莫斯科大剧院里灯火通明,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此举行,会议的内容是批准苏共中央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方案。大会主席台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苏联地图,报告人每提到一项建设计划,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会议结束时,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一千多个闪着五颜六色的亮点。

这一年,斯特朗骑马在采访途中遇到一个参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乌兹别克修路工人。这个工人只会3个俄文单词:公路、汽车和五年计划。他用这三个单词搭配着自豪的手势告诉斯特朗,这条走骆驼的小路,在五年计划内将要变成一条通汽车的大道,直通边界。而在当时骑马到边界要走10天。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这样在全民注视中登场。

一年后,1930年五一节,斯特朗参加了土尔克斯坦到西伯利亚铁路的通车典礼。她乘坐了这条线路上的第一趟列车,“一节节车厢像喝醉了酒似的在新铺的铁轨上摇晃着前进。”这辆列车是奥利.阿塔机车修理厂的工人在工作之余义务制造的,是一份礼物。一千英里的铁轨,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和平原铺成一条贯通南北的运输线。

而此时,远在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西部,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正在第聂伯河上日夜赶工。北方,新的钢铁城库兹巴斯迅速拔地而起。斯大林格勒,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厂即将开工。

土西铁路自诩为“第一个完成的巨大工程”。然而它只不过是苏联轰轰烈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数十个巨型工程之一。

【主持人】

这条铁路改变了苏联在亚洲的历史,西伯利亚的小麦和木材同中亚细亚的棉花联系起来,苏联贸易到达了中国西部边境,也同时成为连结苏联东南边疆的钢铁国防线。斯特朗在她的书中说道:苏联以外的世界在最初听到五年计划时,把它看作莫斯科的一个狂妄荒诞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却被苏联人以惊人的速度一步步实现。在这背后,其实透露着苏联当时的艰难处境。

【短片】

1931年2月4日在全苏社会主义工业工作人员第一次代表会议的闭幕会上,斯大林发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的演说,他强调决不能减低速度,“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因为“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2]

【专家访谈】(大意)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迅速发展起来。面对法西斯势力的种种扩张侵略行径,英、法等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绥靖政策,企图将法西斯的“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这就使苏联面临十分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外部威胁,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加速经济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短片】

1933年,那场发端于1929年的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演变成世界性的灾难。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还多800亿。数以十万计的公司和银行破产。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失业,靠施舍和救济度日。形成对比的是,此时的苏联,则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颓势中,奇迹般的提前9个月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首次建立了拖拉机、汽车、航空、化工和机床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建设了一批大型机械制造厂、冶金工厂和发电厂等,为苏联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短片】

尽管如此,1933年依然不是轻松的一年。这一年,日本经常从中国东北向苏联边境寻衅,而刚刚上台的德国纳粹党人希特勒已经公开提出对乌克兰的领土要求。苏联面临有可能同时遭到来自东西两方面攻击的局面。第二个五年计划,这张新的挑战书迅速出炉。

1935年12月1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上,是一个精神的苏联小伙。他的名字曾经被斯大林用来命名一场生产运动,他就是斯达汉诺夫。他在1935年8月31日一夜之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采矿工变成了工业化生产的一面旗帜。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6小时内,用风镐挖煤102吨,超过原先的技术定额13倍,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多年之后人们才知道,斯达汉诺夫的惊人壮举其实是由三个小伙子一起完成的。以斯达汉诺夫为榜样,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革新的生产运动迅速在苏联掀起。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也超前完成,从1928年到1940年,苏联共建成9000个企业,整个工业增长了9倍。苏联在短短12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运动也在苏联农村展开。这对于保证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推进农业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发生的过火行为,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落后等问题,使之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专家访谈】

在这个历史时期,苏联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地超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其经济总量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和欧洲第4位发展成占欧洲第1位和世界第2位,这就为苏联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经济基础,为苏联在战后成为与美国争雄的世界强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主持人】

193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针对美国的经济危机说,要想避免革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这位早在1927年就访问过苏联的学者,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智囊之后,将计划经济的思想带进了内阁。美国制定了全国产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带有一定计划色彩的新政措施,拯救了美国。

正在苏联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的时候,战争已经逼近,下一集,我们将向您介绍一场事关苏联生死存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请看下集《绝地反击》。

[1]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我经历过的三种社会》

[2] 《斯大林年谱》第24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O 10】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单元过关训练
苏军的钢铁洪流,竟有一个“美国爸爸”,还是用1万美元买来的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复习提纲
5、苏联模式批判(中)
一五与二五计划下的斯大林工业化:苏联的军事现代化而非工业化
历史解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底对不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