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当中拯救社稷于危难的五大名将

第五名:田单

田单(dān),妫姓,田氏,名单,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人,为齐国远房宗室。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合纵五国伐齐,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几近被五国联军一举灭国,所属城池仅余莒邑和即墨。此时的齐国人才凋敝,兵微将寡。

田单作为齐国宗室中仅剩的将星被一举推上历史舞台,被举为莒邑太守。先是派细作前往燕国王都实行反间计,让新任燕王对乐毅的围而不攻产生疑心,后使燕王阵前换帅,将伐齐主将由乐毅换为骑劫,并迫使乐毅逃亡赵国。后田单在燕军面前示敌以弱麻痹燕军,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并在此战中击杀燕军主将骑劫。自此五国联军伐齐的攻势逆转,田单携火牛阵之余威乘胜追击,并派人到被占领的城池中去号召齐人抗燕,齐人受田单的鼓舞纷纷持械加入田单的队伍,一举将燕军赶出齐国,并将所失七十余座城池全部收回,把濒临破碎的齐国从亡国当中解救出来。后被齐王封为安平君,后世尊为战国十大名将之一。

田单

第四名:周亚夫

周亚夫,西汉开国功臣周勃次子,西汉沛郡人。初为长安中尉。后因汉景帝削藩导致七国之乱,诸国联合出兵长安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这次叛乱参与的各方诸侯几近西汉疆土的一半,刚登上大宝仅仅3年的汉景帝得知七国叛乱顿时方寸大乱,先是腰斩了提出削藩的谏议大夫晁错,并传首七国联军,可是并不能阻止七国叛军进攻的脚步。他想起文帝临终前对他的建议“危机之时,周亚夫可用”。此危难之际擢升周亚夫为大汉太尉统领全国兵马,周亚夫通过断军粮道,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仅三个月就平定了声势浩大的诸王之乱,巩固的西汉的中央集权,为日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奠定了政治基础。

周亚夫

第三名:郭子仪

郭子仪,唐玄宗麾下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朝华州郑县人。唐天宝十四年,蓄谋已久的番外胖子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终于按捺不住起兵反唐,以造反最常用的名头“清君侧”讨伐权相杨国忠向长安发兵,此时的唐玄宗早已失去年轻时敏锐果断的判断能力,在得知安禄山反叛之后昏招频出,先是听信宦官边令诚谗言,犯了兵家大忌于阵前斩帅,诛杀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并在哥舒翰坚守潼关卓有成效之时,伙同杨国忠逼其出兵导致唐军大败,哥舒翰被俘,同年六月,安禄山攻破长安,唐玄宗逃亡四川,此大唐帝国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而此时未来的大唐汾阳郡王尚在守孝当中,值此危难之际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使,与来势凶猛的叛军展开生死搏杀,开始逐步将唐王朝于危难中解救出来,经过近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结束了安史之乱。而此时的郭子仪已被封为汾阳王,大唐中兴第一人可以说非他莫属。

郭子仪

第二名:于谦

于谦,字廷益,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准确地说于谦并不能以名将来称呼,他只是一名文臣,但在大明朝帝都危难之时,正是因为他的挺身而出,让大明帝国的国祚得以拯救。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丞相也先兵分四路进军大明,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蛊惑决定亲征,群众力劝,不从,同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二十万明军主力全军覆没,瓦剌大军不日即将兵临北京城下。消息传到北京,全城皆惊,明英宗带走的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最为精锐的京畿三大营全军覆没,京城防务已经不堪一击。剩余的部队,全都是战斗力低下的老弱残兵,根本不足以对抗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自此京城众人惶惶不可终日,官员富商皆欲向南逃窜。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大明王朝此时的国运就将在这一天被决定。这次的朝会由暂代皇帝执政的郕王朱祁钰主持,朝堂之上,议论纷纷,绝大多数朝臣并不看好对瓦剌的战局,朝会发声者皆言往南迁都为上策,更多的人是沉默不言,在此沉闷不堪的朝会之上,突然有一个掷地有声的人物站了出来,兵部侍郎于谦。他厉声言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南宋靖康耻辱历历在目,犹在眼前。在于谦的动之以情,晓以利害之下,主战派终于站了出来打动了朱祁钰,并坚定了这位年轻王爷抵抗到底的决心。不日郕王朱祁钰继位为帝,遥领明英宗为太上皇,敕令于谦于北京主持防务,于谦一边安抚民心,一边调兵遣将。释放败将石亨主持防务,京师附近备军紧急调入京城。同年十月十一日也先挟明英宗威胁朝廷之计不成,兵临北京城下看,自此帝都保卫战正式打响,也先率领蒙古铁骑对大明帝都进行的疯狂的攻击,北京城防随时都有攻破的风险,但在于谦的组织之下北京守城军民,悍不畏死,十四日也先最后一次强攻失败,各地勤王部队以离京师不足百里。十五日夜也先率瓦剌主力往北开始撤退,于谦命石亨炮击瓦剌京师主营。十七日也先回归关外,自此大明北京保卫战功成,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终于转危为安,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

于谦

第一名:冉闵

冉闵,汉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汉人冉良亲子,羯族后赵皇帝石勒义子,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一个可以说将汉民族从危亡当中解救出来的民族英雄,可是由于在由于历史争议对他褒贬不一,我们的历史课本当中无法认识到这样一个汉人救星。冉闵所处五胡乱华之时,是历史上汉民族的一个至暗时刻,对于当时长江以北的汉家女子《晋书》当中是这样记载的:夕则奸淫,旦则烹食,所留尸体堵塞了易水河,河水殷红。《晋书》当中还记载当时的汉人少女奴隶被胡当作“双脚羊”的牲畜来饲养,非战时则肆意奸淫,战时则充作军粮,随时会被宰杀烹食。

石虎死后,石虎的子孙纷纷想要夺取,他们深知冉闵的能力都想借他之力登上帝位,可是在登上皇位之后便对冉闵卸磨杀驴。冉闵一边目睹了胡族对汉人的泯灭人性,一边同时又遭到后赵的反复无常。在谋士的建议下,下定决心推翻后赵,在北方大陆之上重新建立汉人政权,拯救汉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冉闵先是囚禁了当时的后赵皇帝石鉴,随即颁布了三道敕令:“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之”二、“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三、“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此一、二条即为今时今日所谓之“杀胡令”。最能体现冉闵灭胡之心,第一条的含义为境内外的胡人执兵器者杀之,第二条的意思是斩杀胡人首级送到邺城凤阳门者皆有封赏。当时北地的汉人苦五胡祸患久矣,当冉闵的命令一发布,中原汉人纷纷拿起武器向胡人复仇,冉闵身先士卒带领后赵汉人诛杀胡人,光后赵都城邺城就杀胡人20余万。据记载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多万,而在西晋时期北方汉人约1200万。冉闵灭后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奴就达20万。

在冉闵的带领之下,中原汉人终于能够得以喘息,“灭胡令”一出,各地传檄,汉人纷纷联合起来,带着积压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战。同时冉闵主动出击对胡人联军连战连捷,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可以说正是在冉闵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下,中原汉族得以延续,可以说武悼天王冉闵为五胡乱华之时的汉民族立下了不世之功。无论世人如何诋毁,都不能抹杀他做出的功绩,他值得被人称为英雄

冉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曾大败70倍于己的敌军,却被一胡人所杀
一个拯救了濒于亡族的汉人,但是却被后世辱骂了千年之久
冉闵《杀胡令》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
五胡乱华:羯族是怎么被灭的?真正目的被揭开,真相让人不敢相信
没有此人,非常经典的文章,不看后悔
中国历上有影响力的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