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十大将之首,34岁娶18岁娇妻,粟裕将军事业爱情双赢

作为开国元勋之首的粟裕,在四年解放战争之中,我军进行的较为重要的战役共134次,每役歼敌3万人以上的38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12次;每役歼敌5万人以上的23次,其中粟裕指挥的有8次。足以可见,粟裕不仅足智多谋,而且为人不骄不躁,取得多次成就后依然淡然处之,颇有大将风范。

在他指挥的无数次战争中,淮海战役是最令人刻苦铭心、惊心动魄的,也充分展现了他的独特见解和果敢无畏的精神。

1948年秋,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军委发电报要求粟裕渡江南进,引敌分兵江南,而身处战场一线的粟裕,却有着和中央军委截然不同的战略设想。他认为分兵江南可能会导致兵力分散,不能集中优势打败敌方,取得胜利。于是,他认真地向上级分析,据理力争,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抗命”中央,提出与毛泽东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意图完全不同的战略构想。第一次是1948年1月22日,粟裕先向刘伯承和邓小平说明了自己对战事的看法,刘邓二人表示赞同,这坚定了粟裕自己的战略方针。第二次是粟裕连着三天晚上,挑灯夜战,写了长达2000字的电报,向中共中央表明自己的观点,诚恳而又真挚。可惜仍未改变中央军委既定的战争策略,粟裕也没有放弃,在休息的时候仍然在思考如何说服中央军委。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支持下,粟裕以个人名义向中央电告,希望暂不南进,而是集中兵力,等待华中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主力到达,再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三次电告有力地说服了中央,毛泽东也赞成了粟裕的观点,决定暂不南进。

淮海战役发起之前,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开封,陈毅、邓小平率领的四个纵队到达徐州附近的萧县地区。粟裕分析战场态势,认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将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淮海战役的规模也比原来设想的要大,必须协调作战行动,最大化地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战斗力。因此,他在1948年10月31日给中共中央军委电报中建议道:“此次战役规模非常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和陈毅、邓小平于11月1日、2日先后复电同意。在粟裕的努力下,淮海战役的统一指挥问题,不到3天时间就顺利完美地解决了。同时间,蒋介石的统帅部,从10月22日提出由白崇禧担任国防部蚌埠指挥所主任,到11月10日指令杜聿明到徐州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用了近20天时间,即淮海战役发起4天以后,才勉强解决了徐蚌会战的统一指挥问题。充分展现了粟裕英勇果断的军人风采。

淮海战役发起以后,粟裕全面观察分析全国战略态势,认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当时,辽沈战役已于11月2日结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明显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也取得了优势,国民党已经显露了败军之势了。粟裕认为要重新审视解放战争,对淮海战役进行重新布局谋略。1948年11月8日,他在给中共的电报中,分析全国战略态势,预估蒋介石可能采取两种方针:第一种,江北的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的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军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沿江、江南及华南防御。第二种,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止我军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休养部队,试图和我军分长江而治,抓住机会进行反攻。粟裕认为如果解放区对战争还能作较大支持,则迫使敌人采取第一种方针对我军作战更加有利。因此粟裕建议,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需要用主力军队向两淮进攻。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让敌人部署错乱,扰乱敌心。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以一部破坏徐蚌铁路,以阻止敌人南撤。11月9日,粟裕又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刘峙有以徐州为中心与我决战模样”,正在调整部署,“实为歼敌之良机”。中共中央军委采纳粟裕的建议,毅然作出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的决策。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复电指示:应该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敌军向南部逃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粟裕在淮海战役中也在多方面展现了他优越的谋略。在作战部署上,粟裕采取声西击东的策略。先期派出两个纵队向鲁西南进军,以9个纵队用于运河以东,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主;在出击时机上,粟裕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战斗。顾祝同主持徐州会议以后,华野指挥机关很快就侦察得知蒋军动向,粟裕当机立断,将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提前两天,即由原定11月8日晚改为11月6日晚。11月6日戌时,这一决策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作战方法上,粟裕采取“攻济打援”的战法,用6个纵队围歼黄百韬兵团,用7个纵队阻击由徐州增援之敌。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在发动和调动战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展现了他的独特见解和果断作风,令人为之赞叹不已。在他日夜奔波于战事时,他的背后有一位深爱着他的妻子——楚青,自始至终默默地陪伴着他,度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时刻。

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出生于一个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詹克明是一位银行家。楚青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属扬州中学。1937年12月,扬州沦陷后,楚青就读于上海省立扬州中学沪校班。但她心系祖国,无心念书,只想投身于革命事业。于是,她于1938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共产党。

也因为此,认识了粟裕,“楚青”这个名字还是粟裕帮她起的,因为她害怕被家人知道参军的事,已悄悄展露了他对她的爱意。可惜年轻的楚青只是认为是纯洁的革命友谊,只埋首于革命事业。一个多月后,粟裕写了一封情书给楚青,对她表达了自己真挚诚恳的爱意,而楚青却没有回信,粟裕不甘就此只是朋友,于是又写了第二封信,再次表达了爱意,可是,楚青连看都没有看,直接将信撕成碎片,说:“国恨家仇,我现在不想谈个人问题。”

粟裕听闻了,也没有怨恨她,反而对这个有志气的女子越来越有兴趣。

这一等,就是三年。多次的表白,也让楚青开始认真注视这个奇男子,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机警果敢,也慢慢吸引了心中有大志的她,渐渐产生了爱意。

粟裕也没有放弃,认准了楚青不爱其他人,终于,在楚青18岁那年,粟裕再一次表达爱意,这一次楚青没有拒绝,只是红着脸,低着头,轻轻地点点头。那一刻,想让时间凝结,只是停留着,任外事外物随风飘去。

爱一个人,16岁也阻挡不了深情与专一。1941年,18岁的楚青和34岁的粟裕终于走到了一起,也从那刻起,陪伴了彼此一生。

后来的人生,他们彼此安慰鼓励。遇到战事吃紧的时候,楚青就默默地陪在他身旁,用简朴的食材变着法给他做美味可口的饭菜,夜晚时分,为他准备好夜宵,一起陪着他研究战事战况。当两人分离时,粟裕就不间断地给她写信,给她温柔的鼓励,一起期待祖国美好的未来。

长情不需要多言,早已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建国后,他们一起为祖国的事业不断奋斗,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完全奉献给祖国。

世事总是难料,即便是相爱的人也不可能永远不分离。粟裕离世后,楚青很长时间没有办法正常生活,连吃饭都成了一件很费劲的事情,日日夜夜,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思念化成春蚕,一口一口吃掉时间。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楚青将人生的焦点转移到整理粟裕的遗物,为他整理手稿、书信等等,试图用时间冲淡思念。

2005年4月,楚青被长兴县人民政府聘任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名誉馆长。2005年7月12日,楚青在北京向长兴新四军纪念馆捐赠了粟裕塑像 。或许,这也是一种化解思念的方式,将他换归于人海,冲淡悲伤。

我们总是单纯地想,“永恒”,可是,生命就是短暂有限的。但粟裕与楚青虽然生死相隔,他们对彼此的爱却像发着光的蓝宝石一样永恒地闪闪发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
81年粟裕临终之际,提出一项特殊请求,中央为何让张震替他完成?
淮海战役历经44天幕后碰撞,粟裕发出齐辰电!张震:被他深深折服
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主席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一)
解放战争中粟裕经典战役(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