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棉纺二厂已经拆没了,但棉二大院里这些老建筑您知道吗

河西区下瓦房的棉二大院,是一个容易被古建筑爱好者忽略的地方,在这个社区里,至今还保存着十余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公寓楼和二层小洋楼。

既然是叫棉二大院,显然就是棉二的家属区了。那么“棉二”是什么呢?其实很多老天津人都有印象。在这个家属区的南边,琼州道南侧现在是龙海公寓小区,以前则是“天津棉纺二厂”,已经了无痕迹了。

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介绍过王郅隆旧居,王郅隆号称“皖系”的财神爷,《大公报》老板,差点当上了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国民实业迅猛发展,王郅隆纠集一众政界大佬,创办了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纱厂——裕元纱厂。

那个年代,纺纱业是非常赚钱的。裕元纱厂的股东呢,就有段祺瑞、倪嗣冲、朱启钤、曹汝霖、王揖唐、徐树铮、段芝贵、吴鼎昌、段永彬、王克敏、陆宗舆、周作民等等。可谓实力雄厚!

1915年王郅隆在河西小刘庄购地262亩,裕元纱厂开工建设。两年后建成后的纱厂拥有纱锭25000枚,织布机500台,全套纺机、织机均由美国慎昌洋行进口,其中发电厂的机电设备均为美国奇异公司产品,是天津首家工厂自行发电的大企业。

到了1936年,日商钟渊纺织株式会社以赊账形式夺取裕元纱厂控制权,更名公大六厂。这段历史,笔者在“公大七厂”的文章中也有提及,这里不再赘述。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公大六厂,改名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二棉纺织厂。1950年,中纺二厂更名国营天津第二棉纺织厂,至2005年重组迁移。

再看其北侧的棉二大院,现在可以分成北片区和南片区。其住宅建筑也颇有年代感。北片区里的“跃进楼”,是一栋三层红砖老楼,坡顶有高高耸立的烟囱,应该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日本人建造的产物。其东侧的两排四层红砖楼,楼梯位置有白色的通风砖窗,典型的五六十年代风格。至于“经纬楼”等三层红砖楼,年代则要晚到七八十年代了。

值得一提的是北区的一栋、南区的四楼二层小洋楼,据老居民介绍,同样是公大六厂期间,日本人建造的,那时间应该也在40年代前后。北区的一栋是独栋,南区的则是联排别墅。这些楼并不怎么坚固,内部破损严重,更是挤满了住户,成了大杂院。

尽管棉纺二厂(裕元纱厂旧址)已经彻底拆除了,但这些八九十年历史的老建筑,还是有保护的意义的,它不仅见证了天津工业的发展,也记录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希望这些老楼能够尽快升级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应有的保护。(津319,2022.11.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纺织工业的百年沧桑
王郅隆故居(天津名人故居系列)
光复路荣氏面粉厂
老建筑·杨浦区·隆昌路之行(2)
天津的古典式摔跤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有一百年
河西区街衢巷陌 棉四礼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