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雉为什么非要除掉韩信?

公元前196年,刘邦在未央宫,心神不宁,仰坐案前,眉头紧锁。若有所思许久,门外突然脚步急促地声音,到了门外又刻意压低了声音,又听到门口太监呵斥来人:“慌什么,打扰到陛下静休,不拔了你了的皮?”刘邦此时正襟危坐,来人似乎与太监耳语一番,声音很低。太监不禁刻意压低了音调:此事当真?

刘邦此刻说到:门外何事喧哗?

门未关,好像也在刻意等待什么消息。门外太监听到刘邦的话,赶紧趋步上前,跪倒后禀报:刚听到长乐宫吕后贴身宫女的消息,淮阴侯被处决了。

刘邦阴冷地盯着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太监,很久很久,自言自语道:“何必呢?”

太监瑟瑟发抖道:“吕后在等陛下回复,是否要按照惯例(诛三族)处理后续的问题?”

“知道了,退下吧,门关上!'

历史上对于韩信是否真的想要谋反,一直争议很大,其实对于刘邦而言,似乎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也许“没有你(韩信)对我(刘邦)很重要”!

刘邦

我们先回顾一下汉初三大名将的命运就可见端倪:第一,韩信(约前231-前196年),惨死长乐宫(被诛,夷三族);第二,英布(不详-前195年),知韩信被杀后起兵,被击败后,逃亡时被杀;第三,彭越不详-前196年),被流放,途中向吕后求情,却反遭吕后处死灭族。彭越尸体遭到醢刑,剁为肉酱朝廷用这些肉酱来恫吓各诸侯王。

为何要诛杀韩信?

第一,韩信比较年轻,且威望大名气大,堪称“国士无双”

“年轻”为什么会碰触到吕后或者刘邦的逆鳞?要知道韩信死后一年刘邦(前195年)就因病去世了,这个除了为巩固自身的利益外,更有点像明朝朱元璋将荆棘一并抹去,为了给朱标铺路。韩信死的时候是35岁,若没有被诛,等到刘邦去世,也才36岁。若有反心,试问谁可阻挡?若振臂一呼,即使不是一呼百应,也将是一场大的风暴。特别是刘邦本身的政权并非名正言顺,也是揭竿而起,并无“正统”一说。

第二,韩信的“格局”在刘邦、吕后看来不高

韩信想着是“以天下城邑封功臣”,这就等同于回到“诸侯并起”的春秋战国。与刘邦中央集权的思想背道而驰。

举个例子:想想是对的,韩信作为“天选打工人”,想着是公司上市后,要股份本身没有问题,却要将公司的板块化并且板块独立化,试图将公司最为盈利的业务“自我化”,但凡是私有公司的老板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老板讲究的是画饼,是立意高远,但打工仔韩信却实事求是起来,一旦认真,或许就已经注定了韩信的悲剧。

第三,立威需要

原来一起创业的时候,大家相拥而睡,同甘共苦,嬉嬉闹闹,倒也无妨。真的等到刘邦创立西汉政权的时候,就不能搭伙聚会一样,要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大家要懂“游戏规则”了。

原来的“游戏规则”是大家跟着我刘邦一起干,啥都会有的,反正我不管,跟着我刘邦,肯定会有的,所以我们是朋友,是兄弟,所有的前提就是:冲啊,兄弟们,你们上,我垫后。只要你敢打敢拼,我们就是兄弟,只要你肯信,我就给你画饼,多大都不在乎,在于你的想象。

等到刘邦真的一统江山的时候,“游戏”就变化了,从原来刘邦也仅仅是被动玩别人创立的规则,到自己建立新的“游戏规则”的时候,这些功高盖主的元老的安排以及相处问题成了一种“道德问题”,或者说是不受约束,仅仅是限于自身是否愿意“履行言行”的问题。

刘邦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凡有功必然赏,但是所有的“赏”是因为被赏者尊重“规则”的情况下给予的。韩信不是个例,是代表一个利益集团,更是一个有资本有战功,自认为可以和刘邦至少六四开的功勋元老。这时候刘邦所有的“赏赐”似乎变得不受待见,不仅不是“顺理成章”,更有可能“少赏赐了三五斗”引得众人呜呼哀哉。这种现象不是刘邦愿意看到的,他的初衷是希望在自己集权的时候,每一道赏赐都让人如沐春风。

影视剧中的刘邦

而吕后的立威初衷也很简单,想当初和刘邦相濡以沫以及在战场厮杀时的快意恩仇,每每想起依然历历在目,但是眼下,人老珠黄,刘邦却不曾改变,依旧爱着年轻的姑娘,比如戚夫人。吕后这时候也想明白了,她其实也不是一个人,除了自己的儿子(以后的汉惠帝)她背后还有一个吕氏集团,刘邦如果靠不住,她要有自己的资本与威望,所以不能倒下,只能默默隐忍。

但为什么要选择先行杀韩信?个人认为是对的,韩信当时虽然号称“国士无双”,但是没有实权,他已经从楚王降为淮阴侯,论实力,仅仅只有一县的权利,特别是汉朝初定,人心思稳,韩信暂时没有反叛的动机,即使有,也没有反叛的时间。如果速度快,诛杀不会存在任何问题,至于后续滥杀导致的连锁反应,吕后或者刘邦其实应该是有考虑的,将有能力反叛的功臣实力早就悉数瓦解,很难成气候。

同时吕后为刘邦解决难题,背负诛杀功臣的骂名,也可以缓和夫妻之间的关系。

老板一定会有老板的“格调”,好事可以处处留名,坏事一定不能“明面上”知情。

吕后还是考虑到自身利益集团要“粉墨登场”必须要打扫好韩信这帮看似“不可撼动”的元老。

后人说“生死一知己(萧何),存亡二妇人(漂母、吕后)”,韩信从“淮阴布衣”到登坛拜将再到助汉灭楚,短短三十余载,几经风雨,他失败过,成功过,哭过、笑过、卑躬屈膝过、纵横捭阖过、籍籍无名过、威加四海过,千夫所指过,盛名天下过,或许这就是他的人生。

关于韩信的死,我更愿意相信:“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身。”长乐宫大钟内,不见天日,脚不接地。或许他最后没有挣扎,任竹刀穿入胸膛,仅仅淡然一笑,是非成败转头空。又或许在本能的驱使下,韩信殊死抵挡过,但瞬间又放下所有,在最后的一刻,他才明白原来规则一直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制定规则的人,而韩信需要的是服从而不是试图最后身首异处时才想到改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岂不可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何一直忠心耿耿,帮吕后骗杀了韩信,为什么反被刘邦怀疑会反?
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3)
细读《史记》后,才发现萧何这三个人有多“阴暗”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了韩信?
刘邦在外平叛,吕后与萧何设计诛杀韩信,张良为何没有出手相救?
都说韩信因谋反罪被冤杀,那他到底死得冤不冤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