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血药:熟地

熟地黄是用生地黄加工炮制而成的,其炮制方法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雷敩的《炮炙论》中:“采生地黄,去白皮,瓷埚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金元时期张元素的《珍珠囊》直言熟地黄功效:“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现代逐步总结出了本品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今天来聊聊熟地黄。

历来认为熟地黄是以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加工炮制而入药的,但近些年来被提出是以地黄的块根入药。是因为以往医家对根茎和根的概念认识模糊,还是确实对地黄的块根有了新的发掘,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探讨。

中医

中药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炮制加工品制成。其制法为取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或照酒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千,切厚片或块,千燥,即得。本品气微,味甜。以块肥大、断面乌黑色、味甜者为佳。

本品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

注意: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湿盛中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若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滋腻碍胃。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地黄之“地”源于古代对地黄检验的一种方法。传说古代用地黄染色。熟地黄异名有熟干地黄、大熟地、熟地、怀庆熟地。因地黄异名称“苄”,《尔雅翼》:“苄以沉下者为贵,故字从下。”所以熟地黄异名又称熟苄。

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

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三药均能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证。不同之处在于,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滋腻性较小,长于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多用治血热阴亏属热邪较盛者;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之力稍逊于鲜地黄,但养阴生津之力强于鲜地黄,滋腻性亦较小,长于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滋阴力不及熟地黄;熟地黄甘微温,滋腻性大,入肝肾而功专补血滋阴,填精益髓,长于治疗血虚证及肝肾亏虚证。

《本草发挥》

熟干地黄,味甘、苦,日干者平,火干者温,无毒。

洁古云:熟地黄,酒洒九蒸,假酒力则微温,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忌莱菔。《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苦、甘,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血气,二也;去腹脐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治外治上,以酒浸之。

东垣云:地黄生则性大寒而凉血,熟则性微温而补肾。又云: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此三味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

海藏云: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骨蒸热。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能益肾水而凉血。其脉洪实者宜用生地黄。若脉虚者,则宜熟地黄。假火力蒸九次,故能补肾中元气。仲景制八味丸,以熟地黄为诸药之首者,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汤,以治藏血之脏,亦以熟地黄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蒸捣不可犯铁器,若犯之,令人肾消。陈藏器云:蒸干则温补,生干则平宣。 《机要》云:熟地黄治脐下发热者,肾经病也,非地黄不能除,补肾也,益阴之剂。二宜丸加当归,为补髓煎。

现代药理

中药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品,其化学成分与生地黄相类似,主要含苯乙烯苷类成分:毛蕊花糖苷等;还含有单糖、氨基酸、维生素A类物质等。

中药熟地黄水煎液能促进失血性贫血小鼠红细胞、血红细胞的恢复,地黄煎剂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抻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醇提物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血凝和强心的作用。此外,本品还有降血糖、防治骨质疏松、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焦虑、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

版本:v1.0

时间:202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地黄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中医实战笔记》滋阴补肾:地黄的功效与应用
13.《补虚药》第十三节、与生地黄不一样的补血滋阴药熟地黄。
补血药熟地黄
UC头条:聊中药: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