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慕容垂对决桓温,东晋北伐燕国,势如破竹,却止步枋头,惨败而归

在王猛和苻坚平定西陲,剿灭内部的“五公叛乱”后,秦国终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而毫无理由地让最强大的敌人从困难中抬起头来的燕国,终于也走到了他们最后的日子。

两年前,晋国还是秦燕首选的欺负对象。

在秦燕两个超级大国的当权派的眼里,晋国弱得像个产妇。但燕国的那个慕容评却从来没有想过,晋国弱得像产妇的原因就是精力都花在内斗当中,不管谁当权,都有一群坚强的反对党,成天让你工作在郁闷当中,不得不集中精力,甚至用国家的资源来对付政敌。

大家玩儿的时间一长,牛人们的心态就发生了质变,就从国家的长城,变成祸国殃民的带头人。而且已经形成光荣传统,领导人换了几届,牛人们死了几批,这种传统却还在发扬。

慕容评的脑袋不但不去思考这些问题,而且也走上了这条道路。他只顾权力,只想腐败,其他的一概是次要的。于是,国力迅速弱了起来。弱到什么地步?

弱到连晋国也敢上来欺负的地步了。

晋国现在的权臣是桓温,他的水平还是有一点儿的,如果一开始就大大重用他,让他直接从一个愤青成长为一个爱国将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司马昱却硬是把他当成内部定时炸弹,处处打压他,最后把他真的打压成定时炸弹了。

当然,这个炸弹现在还没有引爆,还在想着如何再立点儿功劳,捞足政治资本,把自己的牛气吹得更大更强更吓人一点儿,然后再引爆也不迟 ,反正现在都是自己说了算,跟实际领导人没什么差别,何必抢在火候的前面动手,白白丢掉人气分。

桓温以前不敢对燕国动手动脚,那是因为慕容恪在最高领导人的岗位上坚守着 ,一个连冉闵都能痛打到死的人,他能动的了吗?因此就只能等了。

终于等到慕容恪死了,也等到慕容评把这个政权弄得到处是呆账坏账的时候了。

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太和四年(369年)三月,桓温正式宣布启动第二次北伐。

按照桓温的方案,此次北伐行动的领导成员包括: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

一般牛人到了这个时候,领导成员都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争取胜利。可桓温不是别人,还在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内部夺权活动。

他对郗愔老在京口当老大一点儿都不爽,很想把京口划到他的势力范围内,因此经常说:“京口酒可饮,兵可用。”那是个好地方,可却是人家的地盘。

而郗愔对政治的敏感度实在太低,对桓温的这个话一点儿也不深刻领会,既然说这个地方的米酒好喝,京口人民欢迎你来啊;既然那里的兵可用,咱就团结一致跟敌人死拼到底,共同振兴大晋天下啊。

郗愔还把这些内容,用他那个很出名的章草给桓温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良好的愿望,并请求桓温命令他“督所部出河上” ,他的书法很厉害,尤其是章草,后来,王僧虔曾说:“郗愔章草,亚于右军”,跟王羲之都有得一比,应该是当时书法界的牛人了。

这时,他的儿子郗超正在桓温手下当差,是桓温的参军,看到老爸的信,差点儿把粗话都骂了出来,这么大的年纪了,居然连这点儿事都搞不清楚,还表什么决心,这是在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郗超当场把那封很有艺术价值的信撕了个粉碎,然后再帮他老爸重写一封。口气从头到尾都低调得要命,大致是说,我这样的人,不是当将军上战场的料儿。现在身体各部位和零件都越来越老化,行动已经不灵,请您让我退休算了。至于我手下的这些子弟兵,还是由您亲自领导。

桓温一看,这个老人家终于觉悟了。马上任郗愔冠军将军、会稽内史。至于徐、兖二州的刺史,桓温就不得不采纳老人家的建议,全部由他接任。

到了四月一日,桓温率五万大军从姑孰出发,掀开了北伐的序幕。桓温以兖州作为北伐的起点,郗超认为这个起点选错了 ,当然,不是从风水的角度讲的,而是认为,从这里出发,路程太远,而且汴水太浅,水运比较困难,会造成后勤不畅的后果,还是考虑换个场地吧。

桓温觉得这个参军的话一点儿也没有参考价值,连回答都懒得回答。六月,桓温的大军到达金乡,正好碰上大旱,河水全部干涸。桓温部队的粮草全靠水运,现在碰上这么一个多年不遇的大旱,后勤工作马上就被动起来。

可桓温却一点儿也不被动,叫毛虎生把自己的部队变成开掘运河工程队,开出一条三百里长的运河,连通汶水和清河

看看这个运河水清又清,现在还怕什么大旱?旱天只能旱死敌人,不会旱死晋国的子弟兵的。他带着船队从清水河进入黄河,回头一看,几百里的船队,壮观啊。谁有过这么壮观的船队?

可当桓温心情超爽的时候,郗超又过来猛泼冷水,说:“船队很壮观,我们的军容很整齐。可要是敌人不跟咱们开打,只是断了咱们的粮道,一招就可以把咱们逼到最危险的地步。因此,建议带着全部部队,直赴敌人的首都 ,按现在燕国的形势,敌人肯定不能抵挡。咱们是来消灭敌人的,要抢在时间的前面,尽快把敌人消灭干净。否则等到入冬,咱们就吃不消了。要不,就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先驻扎在黄河和济水一带,把水路牢牢掌握在手里,做好一切准备,等明年展开夏季攻势。”

桓温一听,郗超可真够啰唆的。

他把郗超的嘴巴堵住之后,下令建威将军檀玄:你去把湖陆拿下,用胜利的事实让那些无聊人士闭嘴。

檀玄进攻湖陆,不但“克之”,而且生擒燕国的宁东将军慕容忠。

燕国的高层震动,任命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带两万部队迎击。

双方在黄墟决战。

燕军大败。而且败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不过,还剩下一个人跟一匹马跑回去。这个“单骑奔还”的人就是燕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慕容厉。

接着,燕国高平太守徐翻举郡来降。

再接着,桓温的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开辟新的战场,把傅颜痛打一顿,取得新的胜利。

慕容暐没有办法,虽然一败再败,但是也得把仗打下去。于是,他又派慕容臧带着部队去抵抗桓温。

慕容臧才接受任务没几天,阵地还没有摆好,桓温部已经冲杀了上来,势如破竹。

慕容臧想不到这仗这么难打,弄得手忙脚乱,不断地向朝廷告急。

慕容暐当然想救慕容臧,可实在没兵可派了。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说可以请秦军过来支援一下啊。

慕容暐一听,想也不想,当场拍板,就派散骑常侍李凤去秦国跑一趟。

桓温的大军继续声势浩大地前进。燕国原兖州刺史孙元以前大概受过不公正的待遇,心里早就气得不行,早就恨不得敌国的大军杀过来,自己好响应敌人,让原来的老板看看做人不厚道是有报应的。这时看到桓温的大军牛哄哄地开到,而且打到现在,不管慕容暐派谁过去,他都保持不败的纪录。这正是他的大好机会,马上宣布带着自己的部下起兵响应桓温。燕国更加被动起来。

桓温顺利进到枋头,离邺城已经不远。

慕容暐好像已经听到桓温军的号角声,更加怕了起来。

他找到现在全国最大的当权派慕容评,问他怎么办。

慕容评却比他更怕,两个胆小鬼在一起商量,只会更加胆小。

结果是,两人一致认为,再在这里死撑,只能等死,不如抓紧时间,收拾行李,拖儿带女,跑回老家。那里冰天雪地,冷得要命,桓温的部队肯定不会追到那里去 ,咱们在那里同样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

如果他们的胆小计划得以实施,桓温的这一次北伐就会以胜利告终,就会证明郗超那番啰唆的话,除了烦人外,没有一点儿是正确的。

也许,桓温也知道,郗超那话是有道理的,但他主观地认为,燕国死了慕容恪,剩下的全是一群吃闲饭的家伙,比赛做坏事,那是一个比一个优秀,一个比一个有创意,一个比一个突出,可真正能摆到桌面上的,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要自己的部队没有碰上瘟疫,就什么都不怕,不管哪个地方都可以狂打过去;不管走哪条路,都是胜利的道路。

可这时,让桓温意想不到的一个猛人站了出来,在历史的舞台上狠狠地表演了一把。这个猛人就是慕容垂。

郗超能看到的地方,慕容垂当然也能看到。

慕容垂看到慕容暐和慕容评就这么号召大家打点行装,能拿的尽量多拿,弄得一片狼藉,知道再这样下去,大燕真的就完蛋了,忙出来说:“臣请击 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

慕容暐和慕容评一看,居然还有人愿意去当炮灰。好啊,就让他去啊。不是说他水平很牛,是天下无敌的奇才吗?

两人马上以最快的速度下了个文件,免去那个只会叫苦不会打仗的慕容臧的职务,让慕容垂接过使持节、南讨大都督的大印 ,当然,现在这个大印只有慕容垂觉得有点儿可爱,别人都把它当成烫手的山芋,丢掉还来不及 ,带五万人去跟桓温作最后的对决。

慕容暐虽然对前途很悲观,但还没有完全放弃,看到慕容垂这么有信心,便也有点儿想挽回损失的念头,再派乐嵩去秦国,请秦国支援一下他们。这一次不是只让这个友好邻邦义务做好事,而是有报酬的。这个报酬就是“赂以虎牢以西之地” ,把虎牢关以西的那一片最具开发价值的黄金地段都免费送给你们。这条件可以了吧?

苻坚一看,这条件好像很不错,可如果我们秦国不出兵,只怕你们燕国的所有地段,都会变成桓温的地段了,等你们打得累了困了,我们出去顺手抓一把,估计也能捞到几块有开发价值的地皮,所以,这个报酬貌似很大,其实没有一点儿现实意义。

因此,救与不救,完全不用看在这份报酬的面子上。

而且秦国的官员基本上都认为,燕国现在受这个罪是活该 ,以前桓温打到咱们首都的门口,燕国只是在一边满脸微笑地当观众。现在咱们也不要管他们。

但这些官员中,不包括王猛。

苻坚是个很聪明的人,看到王猛不说话,就知道他心里有想法,而且他知道,王猛的想法与众不同。

苻坚现在已经像石勒一样 ,石勒在张宾没表态之前绝对不拍板,苻坚也在王猛不出声时,坚决不下最后的决定。

他请王猛过来,单独问他有什么想法,刚才为什么不发表意见?

王猛说:“主公,你要把形势全面看清楚啊。现在不是当不当观众,做不做幸灾乐祸的表情的时候,而是看看咱这形势该怎么发展啊。可其实,现在燕国虽然还很强很大,但绝对不够桓温打。如果桓温一下全面占领了燕国的地盘,实力得以大量地补充,直接把前线推进到崤山、渑池一带,主公就“大势去矣'了。所以,不如现在跟燕国联合起来,一起把桓温打跑。桓温一跑,燕国被折腾得也差不多了。咱们再把这个差不多了的燕国搞定,那不是容易得很?所以,这次咱们一定要出兵去救燕国。这是上策,其他之策最好免谈。”

苻坚一听,好的,就这么定了!

八月,他派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两万去救燕。这支怀着鬼胎的部队,轻松地进入了燕国的领土,越过洛阳,直接就来到了颍川 ,这个效果,是苻坚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心里当然爽得要命。

当然,苻坚还卖了个乖,在大军全面进入燕国境内之后,还派姜抚去向慕容暐报告,说秦国抗晋援燕兵已经来到燕国了。

王猛这一招,明明是要吃人,可从表面看来,厚道得不能再厚道了。为了表彰王猛贡献的脑力劳动,苻坚对王猛又提拔了一次,任命王猛为尚书令,掌握朝廷最高权力。

其实,用不着秦国的帮忙,只凭燕国的力量对付早已犯了战略性错误的桓温,也是可以的。

桓温的水平在晋国绝对是最牛的,而进攻的质量也是过硬的,尤其是刚开始,战斗都能一路凯歌,取得连胜,让他的心情以及广大晋国民众的心情都爽歪歪。可这个爽歪歪却在攻打燕国的首都时,突然被叫停。

上次伐秦,也是在长安城外的霸上,只要再跨上一步,他就可以直接跨入另一页很闪亮的历史。可他的思维系统突然迟钝起来,居然就在霸上停留下来,而且停留的理由一点儿也不充分。于是,造成了那次胜利前的彻底崩盘。

这绝对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只要稍有点儿自我反省能力的人,都会认真总结,全面吸取经验教训。可桓温其他能力很强,但却不是个有自我批评能力的人。

这一次,他又开始犯前一次的毛病。

燕国的官员申胤都看出,桓温必败无疑。理由如下:

其一,桓温虽然强悍,但晋国太弱,而且他向来没有搞好跟其他人的关系,别看他现在牛,那些人肯定不希望他成功,必定想这个办法、玩儿那个花招来拖他的后腿。

其二,现在是他对燕国作最后一战的最佳时机,他却一点儿也不抓住,硬是让大军停留在黄河中游。没一点儿冒险精神,又犯了上一次要坐等胜利的大错。过一段时间,粮草一紧张,不用咱们再出手,他自己就玩儿完了。

然而这一次,桓温还是想积极一点儿的,他请了个叫段思的人当向导,去找敌人。

敌人很快找到,但“燕奸”被杀掉了。

桓温有点儿气愤,派李述再出兵,夺取了几块边缘土地,算是挣回这个面子。

哪知,这个面子还没挣到几天,燕国的悉罗腾和染干津联合出击,不但打败了李述,而且连李述的人头也砍了。

这次,桓温的郁闷终于开张。

此前,他曾经派袁真去进攻谯、梁两地,目的就是凿开石门,打造一条永不断流的水上运输线。袁真很快就攻下了这两个地方,但石门却不是说凿开就能凿开的。袁真在那里没日没夜地赶工期抓进度,仍然没有凿开。

因此,袁真仍然在当工头,粮道仍然没有打通。

此时,被打晕了头的燕国牛人们,经过这么长时间之后,头脑也清醒了过来,知道如果不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只有组织力量对抗到底,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且他们也看到了桓温的软肋。

被别人抓到软肋的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燕国的人看到桓温这么不作为,完全把机会丢给他们,这时还不动手,不如直接找来绳子自杀算了。慕容德和刘当带着一万五千人大步向石门开去,对袁真的开凿工程进行干扰。

慕容德的部队很快就和晋军接触。

慕容德居然也玩儿了个花招,这家伙对晋兵的战场风格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知道晋国子弟兵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情绪波动较大,平时胆子不知搁置在哪个保险箱里,对冲锋陷阵的事从不积极;可当看到敌人失败时,胆子都突然急剧膨胀,勇敢得没有谱。

因此,他认为,对付这样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设好埋伏让挑战的部队假装失败,然后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晋军果然上当,伤亡惨重。

桓温连续胜利之后,又连续惨败,郁闷之后继续郁闷,而更严重的郁闷又塞了上来 ,后勤部报告:主公,粮草没有了。接着郁闷。

因为据可靠消息,更加生猛的秦兵也已经把他当作打击目标,雄赳赳地打了过来,估计几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前线,并投入战场。

这仗实在没办法打了,谁有办法谁来打。

九月十九日,桓温决定不在黄河玩儿了,叫大家收拾行李撤退。

桓温撤退的代价是很大的:把所有的船只、军用物资外加一些武器,统统烧掉。然后,大军从陆路退走。

桓温连续遭受打击,心理也被打击得脆弱起来,怕别人在河里投毒,居然在行军途中,叫士兵们不要饮用河里甚至是井里的水,而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每到一处,都自己凿井而饮。

这样很安全,但行军进度很慢。

而他们全程得走七百多里。

桓温的部队都是陆军,来的时候走的是水路,舒服得很,可现在走的是陆路,连一匹马都没有,行军全部靠走,要磨完这七百多里,任务实在是光荣而艰巨。

更要命的是,还有敌人在后面紧追不舍,随时随地可以给自己来一脚,那是一点儿都不好玩儿的。

燕国的那些将领都找到了感觉,看到桓温就这么缩回去,就想着尽快追过去猛打,过程一定很爽,效果一定很好。

可慕容垂不同意,他认为,桓温一定有埋伏,谁追上去谁送死。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只在原地不动。桓温看到我们不追了,肯定收起他的伏兵,加快速度南回。到时再追过去,那个过程才叫爽,那个效果才叫好。要记得,他们的部队是骑兵,很快就可以追上他啊。

于是慕容垂只派八千骑兵远远跟着,好像只是在监控桓温撤军的进度。

桓温看到只有这么一点儿人跟着,就收起了最后的警惕,下令大家赶快提速,能冲关的尽量冲关,能闯卡的就闯卡,跑回自己的家园。

大家一听,当然就一路狂奔,没命地逃。

慕容垂说:“可以追击了,把逃跑的侵略军往死里打!”

燕军全是骑兵。事实早已证明,马的四条腿比人的两条腿的速度绝对快。这时燕军提速追来,没几下就在襄邑追上正在狂逃的桓温部队的主力。那个场面是,一方在一路狂逃,另一方紧贴在后面一路狂打。

晋兵只能更加拼命地逃跑了,心里只想着摆脱追击。哪知,那个慕容德是个缺德的家伙,早已带着部队在前头埋伏,看到晋军冒出头来,当场就是一记闷棍,又打死一大片。落后挨打,前进也被揍,真是倒霉透顶,两头受罪。

好不容易牺牲大部分兄弟(据统计是三万)才夺路冲出。

跑到谯县,大家觉得该完了吧。

哪知,还没完。

燕兵是打够了,停止了脚步,但那支秦国的抗晋援燕志愿兵部队却又打上来了 ,既然都到了前线,不打点儿仗,实在是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回去不好交差啊。

桓温的部队又被这支部队拦腰一刀,直接损失一万多人。

到了这时,桓温的这次倒霉才告一段落。

从整个过程看,桓温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开局部分打得很顺利,离最后胜利就只有几步之遥了,全国人民都闻到胜利的味道了,可最后又把过去的错误再搬过来用了一次,不但葬送了胜利的果实,而且被打得全线崩溃,回到老家时,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责任,应该完全由他来承担。可他不承担。

桓温说,是袁真造成的。如果袁真的工程能提前完成,粮道畅通,部队有饭吃,能被打败吗?现在就因为袁真不能打通石门,拖累了全军。这样不称职的家伙,应当免职。

于是,袁真就被免了职。

袁真不服,上书申辩,说自己没责任,桓温有责任,请朝廷明辨。

朝廷当然可以明辨。可关键是,现在桓温就是朝廷,朝廷就是桓温。他能给你明辨吗?

这时袁真正在寿春当一把手,上书之后,没见回音,马上就知道没戏了。他一气之下,决定不跟他们这样玩儿了,要玩儿就玩儿另一种:叛变!他不光向燕国投降,还派人跑到秦国那里表示自己不当晋国的良民了,为成为汉奸上了双保险。

对于袁真的作为,桓温只有生气,没有办法。

如果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大家来个全民直选,票决最倒霉的人,估计大部分人都把那一票投给桓温。

可我却把票隆重地投给慕容垂。

如果按照燕国那两个当权派的构想,估计此时,北方那一块热闹的地皮上,正上演大燕各族人民被桓温部队猛打的激烈场面,大家目前正被疯狂的晋国侵略者追得到处乱跑。

是慕容垂在关键的历史时刻挺身而出,带着燕国子弟兵,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抓住桓温送过来的大好机会,把桓温打得乱跑,在生死关头挽救国家,就是把这个功劳算成无穷大,也一点儿都不过分。

可在这个年代,应该的事就是不发生。

慕容垂回到首都时,不但带着胜利的表情,也带着空前的威望。

这个威望是慕容暐和慕容评最不爽的。可这威望不是权力打出来的,更不是权力可以压下去的。

两人压不下去,心里就充满了嫉妒。

慕容垂显然并不知道慕容评和慕容暐此时对他的态度,以为自己这次干出了成绩,表现出水平,应该得到信任,应该有发言权了吧。而且那么多跟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子弟兵也该表彰一下了吧。可现在朝廷没有这个意思,自己不站出来说话,谁站出来说话?

有了这么多个应该做前提,慕容垂就奏请朝廷对参战部队进行一次表彰,以资鼓励。

可奏章送去之后,慕容评一看,却只把这份奏章放在一边,连已阅两个字都没有画上。

慕容垂看奏章送上这么多天还没有回音,就问慕容评。

慕容评仍不理 ,他把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表演给大家看:当敌人冲上来时,只想着如何保命,除了逃跑,没有别的办法。可当政权稳固,对自己的人却冷酷得要命,不管你怎么跟他说话,他永远都是那个把你当作另类动物的表情。

慕容垂屡次请求。慕容评屡次不理。

慕容垂生气了,就大声在大家面前质问慕容评这件事,并跟他在大家面前争论起来:难道表彰一下为祖国立下大功的子弟兵都不行?以后谁还为咱们去打仗、去保家卫国?

于是,两个人的矛盾终于不可调和。

一般到了这个地步,矛盾只会扩大,不会缩小。

慕容评对付桓温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但对付慕容垂的办法却很多、很毒。他不光自己对付慕容垂,而且还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同盟。

这个同盟就是太后可足浑氏。可足浑氏跟慕容垂的过往前面已经讲

过,这里就不再啰唆了。

两人坐在一起,先是把慕容垂的战功全面否定,说对付桓温那样的

人,只要是人都能把他搞定,没有我们前头的败仗作基础,桓温骄兵必败,他后面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吗?何况,那也是广大指战员革命加拼命的结果,现在倒好,全放到他的头上了。他这么做,是什么意图?是想先抓权,再夺权 ,传说中的权臣,就是这样干起来的。对于这样的人,咱们一定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敢于大义灭亲,一定要果断粉碎。否则,就有亡党亡国的可能。

于是,两个人咬牙拍板,要搞定慕容垂。

他们当然不知道,他们拍的,是把燕国拍的亡国的板。

不过,两人的手段很阴险,保密工作却做得很差。

最先得到可靠消息的是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以及慕容垂的舅舅兰建。

兰建不用说了,肯定是慕容垂的人,而慕容楷也是慕容垂的同情者。两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跑过去找慕容垂,并当场建议,先下手为强,这几个家伙太气人了,杀死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慕容垂这时还很善良,觉得兄弟间应该团结友爱,不能自相残杀,就没有答应。

才过两天,那两个情报员又跑过来找慕容垂,说:“据最新可靠消息,太后已经在昨晚下最后的决心,要搞定你。现在你看着办吧。你还想团结友爱,人家不团结不友爱啊,人家要动刀动枪了。”

慕容垂一呆,说:“如果我先动手,那就成了动乱事件的挑头人。我不想干。我干不起,逃得起吧?”

慕容评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差,但慕容垂的保密工作却做得很优秀。到了现在,他在他的儿子们面前都没有露出一点儿口风。他不露口风的原因,估计是他对自己的那几个孩子很不放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慕容恪的儿子坚定地站在他的立场上,但他的孩子却有几个跟他一点儿也不保持高度一致。

不过,他的大儿子慕容令跟他绝对是保持高度一致的。他是段才女的儿子,对老妈被可足浑氏害死很不服气,天天都在作报仇雪恨的打算。这时看到老爸的脸色一点儿也不好,就知道老爸也碰到麻烦了。能让老爸那张脸郁闷到这个地步,只有慕容评和可足浑氏以及慕容暐可以做到。

慕容令偷偷地问老爸慕容垂:“他们是不是想搞定你?”

慕容垂说:“是的。”

慕容令提出建议,先跑回龙城,然后给皇帝写信,进行深刻的检讨,请求皇帝的宽大处理。然后在那里等,如果他们想通了,不把我们当死敌,允许我们回来了,我们再回来。如果他们不允许,咱就在那里武装割据,这个世界谁怕谁。

慕容垂一听,好儿子,好主意!

父子俩迅速作好外逃方案。

十一月,慕容垂向朝廷打了一个报告,说想去打打猎,锻炼一下身体。打猎的地点是在大陆 ,这个大陆,可不是现在这个大陆的含义,而是指现在河北的涿县。

这个报告其实是虚晃一枪,他早就已经脱掉那一身名牌,换上草根服装,混出京城,下一步就是以龙城为终极目标,一路狂奔。

开局很顺利,一路无事。可才到邯郸,他的儿子慕容麟就不干了。慕容麟是慕容垂的小儿子,却不像别的小儿子那样可爱,因此,慕容垂向来不喜欢他,对他的意见一直很大。这时看到老爸这么跑着,自己也跟着受累。

这个思想一塞进他的脑子,他马上决定,老爸迟早要被人家干掉,不如自己出卖他!他马上掉头跑回邺城,当面向慕容评报告:我老爸已经叛逃!

在慕容麟当革命的逃兵时,慕容垂身边的官员看到他的儿子都不跟着他了,估计再走下去,前途也是一片黑暗,也都选择了逃跑。

慕容垂部马上就变成了一小撮儿,很孤单地继续狂奔。

慕容评接到报告后,觉得有把柄在手就是不一样,比做陷害的勾当有底气多了。

既然不用做陷害的勾当,就得走一下程序。当然这个程序很简单,只是向皇帝进行汇报,然后请求派兵追杀。慕容暐除了准奏之外,还会说什么。他派慕容强带兵过去,把慕容垂集团捕获归案。

慕容强一直追到范阳,才追上慕容垂他们。

到了这时,慕容垂再怎么善良也不会在那里束手就擒,而是叫他最放心的大儿子慕容令带着部下断后。

慕容强的名字很牛,但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看到慕容令摆开拼命的架势,就不敢再前进了。

慕容令对老爸说:“现在咱的意图暴露了,死守龙城的计划也泡汤了,不如跳槽到秦国去。听说苻坚的人才引进政策还是不错的。”

慕容垂同意。马上来个化整为零,全跑到山上躲了起来。

慕容强突然间找不着这个反动集团,只得回去报告:慕容垂及其成员已经失踪。

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失踪,而是顺着路向南,返回邺城,做投奔秦国的准备工作。

慕容评和慕容暐以及那个可足浑氏除了那几手自以为很阴险的伎俩外,一点儿也没有想到,慕容垂的所有骨干成员居然又回到邺城。

他们一点儿也不设防,更没有在路上布关设卡,向全国发出通缉令。不过,慕容垂他们仍然经历了一场吓得要死的险境。

慕容垂他们来到邺城时,当然不敢公开露面,就躲在显原陵的墓地里 ,他们认为这个地方阴森森的,不会有什么人来。可你认为没有人来的时候,人家偏要来。

而且来的全是骑兵,差不多上千,个个肌肉发达,剽悍得很。这些人是来打猎的,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以显原陵为目标,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个个满脸横肉,全是杀人的神态。

慕容垂一看,跑不了了啊!当场疲软在地,连他那个一直帮他出主意的儿子也彻底没办法了,只站在那里发呆,不敢说话了。

除了等死,没有别的路子。

可意外之后,更有意外。当慕容垂他们做好等死的准备时,突然那些猎人的猎鹰朝反方向纷纷飞走了,那些骑兵只得追着他们的猎鹰而去。隆重的马蹄终于越跑越远,最后什么也听不见了。

危险过去之后,慕容垂认定,这是老天放他一条生路!便当场宰杀白马,举行了一个悲壮而坚决的仪式,向老天表示衷心的感谢,跟所有的死党也发誓干到底 ,且盟从者。

吃了白马的肉,喝了白马的血后,慕容令的刚性心态又迅速地复原,当场向老爸建议:“老爸,现在谁也不知道咱在这里,不如直接就进去,把慕容评杀了。只给我几个敢死队员,我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这很像当年冉闵大败之后回邺城的情景。

慕容垂却否决了。他这时当然不是怕搞定了慕容评被人家说成是缺德的事,而是怕一旦搞不定,他就全完了。既然还有退路,为什么做这种冒险的事?

慕容垂的倒霉不但是因为他受到当权派的挤压,而且连自己的儿子也老充当反对党,并且当得最坚决、最彻底。他刚逃跑的那个小儿子狠狠地出卖了他一把,让他割据龙城的图谋全面泡汤。现在他的另一个儿子慕容马奴又要把他当成最好的商品出卖给慕容评。可这个儿子绝对不是做奸商的料儿,买卖意图还在心头打转,就被慕容垂看出了心思。

慕容垂果断出手,把马奴的头砍了下来。

然后继续南下。

慕容垂他们到达河阳,准备渡过黄河。那个渡口小干部是个讲政治的人,而且也是个眼光很厉害的人,但更是个蠢材。他一看到慕容垂,马上就认了出来。在这个渡口当了这么多年的基层干部,别人都被提拔上去了,他仍然在管理渡口。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只想立下这个大功。

他也不想想,现在面对的是什么人?是一个苻坚和桓温都心里发怵的牛人,杀的人比他见过的人还多。他能抓到人家吗?他才宣布关闭渡口,慕容垂的大刀就招呼过去了。

处理了那个渡口主任之后,慕容垂带着死党们渡过黄河,进入洛阳,带着所有的死党以及全家老少来个举家叛国投敌,只留下那个可足浑氏硬塞过来的老婆在这个地方。

城防司令吴归知道后,也带兵追来,追到文乡,追上了他们。不过,吴归比那个渡口管理人乖多了,跟慕容令一交手,就知道这个功劳不是谁想立就可以立的,便马上停止行动。

慕容垂终于顺利地跑到了秦国。

很多人会认为,现在这个世界上最高兴的就是慕容垂了。其实,这绝对不正确。慕容垂在燕国那里转了个大圈,最后居然逃得性命,而且把该带出来的人都安全地带出来了,当然很高兴。

但他不是最高兴的人。

苻坚才是最高兴的人。

苻坚那双贪婪的眼早就把燕国的地皮当成一块大肥肉盯得死死的,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想发兵过去,把那块领土的统治者打个落花流水,然后划归自己的名下,他知道这个慕容垂厉害,所以就不敢乱来,按兵不动。这时看到慕容垂居然自觉地投靠过来,心里当然超级爽:这块肥肉他吃定了!

大家知道,苻坚也像三国时代的那几个主公一样,看到人才,心情就特别舒畅。这时他发现,不但慕容垂是个人才,而且他的那个大儿子慕容令也是个少有的猛人。每天都恨不得跟他们在一起,每次朝会时,都用特别的目光对着特别的两个人才。

如是照这个情节发展下去,慕容氏父子在秦国发展的势头肯定很猛,前途肯定无比光明。

可王猛却不爽了。

我们无法知道王猛当时真正的内心世界。他在苻坚百分之百地看好慕容氏父子时,对苻坚说:“主公,你只看到他们是个人才,可你却看不出这两个家伙都是野心家,是属于虎落平阳、龙游浅滩的人,一旦机会来到,他们就会来个虎归深山、龙入大海,那时咱们就有苦头可吃了。因此,现在就应该把他们杀了。”

应该说,王猛的这个分析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另一部分就不正确了。慕容垂父子确实是龙虎之类的人物,如果让他们单干起来,确实是很可怕的,不好对付。

但如果真的对他们加以重用,让他们没有感到一点儿信任危机,估计他们也不会玩儿虎入深山、龙归大海那一套的,肯定会成为秦国的有用人才。

可惜王猛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一来就对慕容垂进行打压。

后来的很多人都把王猛比作诸葛亮。在其他方面,可其实,他跟诸葛亮的区别很大。比如打仗,他可以带着部队冲锋陷阵,直接战斗在第一线,能够亲自进城去抓李俨,比很多孤胆英雄做得还精彩 ,这一点,估计“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是不敢做的。

但在对待慕容垂的事上,他跟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对待魏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诸葛亮一见到魏延,马上喝令拉下去斩了。当面的理由是卖主求荣,该死!背后的理由却全是骗人的鬼话:脑后有反骨。好像他可以看到那块反骨正在茁壮成长,不杀的话,以后他们就没有活路。后来魏延果然造反。

当然,现在王猛的理由好像很有前瞻性,但这个前瞻性完全是莫须有的翻版。

但这次苻坚不听王猛的。

他任命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徒侯,慕容令为积弩将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通俗史96——桓温败给自己、王猛灭掉前燕
百年慕容(58)
王猛借刀杀人(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二之十)
英雄一跌千古恨——淝水大战之外的苻坚大帝
【诗歌长篇小说】王军凝||王猛:19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