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汉朝的真汉子们都愿意跟谁去打仗

提起西汉抗匈奴名将,世人大多会想到卫青、霍去病以及李广三人。其中,卫霍二人更是被人们称为少有的军事天才。

与之相反的是,大部分历史学者很少会将李广视为一名名将,因为他有着多次战败的成绩,而吃败仗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可奇怪的是,历史上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

这句话的含义很显然,西汉时期的文人志士更偏向于李广,而非卫霍二人。但李广的战绩不是不如卫青和霍去病吗?为何那时的文人还这么追捧他?

传奇的李氏家族

说起李广,我们不得不提到李氏家族。李广的先祖名叫李信,在秦朝担任过将军一职,曾率领军队击败燕国太子燕丹。由于李氏家族世代传习射箭,因而几代人都是骑射高手,在这之中属李广最为弓马娴熟。

在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李广在征伐匈奴中有着诸多英勇事迹,比如连射三名匈奴的神射手、带领百余名骑兵深入匈奴内部,甚至在受伤被俘后还能趁机夺取敌人的战马逃走。

此外,李广的儿子李敢和孙子李陵,在历史上也是骁勇的猛将。不过在李氏家族中,李广的战绩可以说尤为突出,但为何在大多数历史学者看来,李广算不上是西汉抗匈奴名将呢?

屡战屡败的李广

若谈论起卫霍二人和李广的战绩,我们根据史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霍去病百战百胜,卫青百战九十九胜,而李广则是屡战屡败”。

虽说李广也有自己的代表战役,比如昌邑之战、萧关之战和上郡之战,但战绩相对于卫霍二人来说确实少之又少。

在这之中,上郡之战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因为李广当时仅带着百余名骑兵就忽悠得匈奴军队不敢贸然前进。

这个时候,李广原本可以趁着夜色准备一场偷袭,但他却连夜撤兵了。在这之后,李广再也没能有过一次出彩的战绩。

要说李广为何会屡战屡败,这或许与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战略分不开。虽然李广为人廉洁,且常与士兵同吃同饮,这也使得士兵愿意为他冲锋陷阵。

不过,由于李广太注重自己的骑射技术,而且也没有意识到他手下的士兵并没有和他一样高超骑射本领。事实上,要是论骑射技术,汉军根本无法和马背上匈奴军相比。若莽撞进攻,无异于羊入虎口。

此外,李广还有过一次严重的军事失误,那就是在追击匈奴神射手时,突然抛下大军独自一人追了一天一夜。

如果说,当时匈奴大军察觉并突袭的话,那么群龙无首的李广军队有可能会一举被歼灭,而这场战役也将会给李广带来耻辱。

李广自称经历过大小战役70余场,但战功却少之又少,最后在漠北之战中因迷路错失战机,羞愧自杀。自此,一位抗匈奴大将就此陨落。

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

在大多数人看来,李广根本比不上卫霍这两个天才型军事名将。从谋略上来看,卫青打仗更加注重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即以战养战。

譬如在河南战役和漠南战役中,他均获得牛马羊百万头,一方面给敌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打击,另一方面则是从生存基础上摧毁敌人。

而霍去病采取的作战战略与卫青不完全相同,他更偏向于出奇制胜,且不需要多余的缴获物资。

如此一来,他所带领的军队更能出其不意摧毁敌人更多的据点,从漠北战役中我们就能看出,霍去病更注重于消灭匈奴大军,这样也有效地缩短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长期战争。

相比较与卫霍二人,李广的谋略仅停留在杀多少匈奴军队,并且更看重自己的骑射技术,这也导致他直接战败的原因。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李广跟卫霍二人相比差得不是一丁半点,但为何会出现“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这句话呢?这就要提到司马迁了。

天汉二年,李广的孙子李陵请兵五千直捣单于王庭,不料大败。面对着匈奴数千名骑兵的步步紧逼,李陵选择投降了。

消息传回后,武帝大怒,并问司马迁这是怎么回事,谁知司马迁直言李陵此举无错,武帝一气之下把司马迁关进牢狱并施以宫刑。

司马迁汉武帝这一命令感到不悦,因而在写《史记》时连带着对卫霍二人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靠着裙带关系上位。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卫将军骠骑列传》只记载了某年某月某日某次战役,汉军胜利,卫霍二人受封。而战役中的过程一点儿也没有细写,人物形象更是模糊不清。

但在《李将军列传》中,不仅描写了李氏家族都是英雄好汉,更是直言李陵不得已才投降于匈奴。

此外,大多文人志士对于悲剧性人物多怀有同情之心,在留下的文章或诗句中都夸赞李广,就比如《出塞》里的“龙城飞将军”。

另外,在读书人看来,出身较为卑微的卑微的卫霍二人比不上出身高贵的李广。因而,“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

但要说起汉朝的真汉子愿意跟谁打仗,那卫霍二人肯定是第一选择。一是跟着卫霍二人更能体验到杀敌的快感,同时还能体展现自己当兵的价值;

二是斩首一个匈奴的战绩可以得到5万的赏银,当时西汉士兵的年薪普遍接近4000文钱,如果能斩首一名匈奴,那将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更不用说斩首多名匈奴。

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卫霍二人曾赏赐五十万两给有战绩的士兵,差点把国库弄得很紧张。而前面提到的两点,李广都无法保证,所以结论一目了然。

虽说李广也能带兵打仗,但前提是他所带领的军队人人都像他一样有着高超的骑射技术,不然很难能打败敌人。

我们再来说回“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这句话,《史记》归根结底也只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掺杂着个人感情。因而,我们可以从中参考历史,切不能把它当成真正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明扬 | 说什么李广难封,明明是人生大赢家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诗人都歌颂李广而不是卫霍?
同是对匈奴作战的名将,卫青霍去病为何受到后人礼遇差距如此之大
士人多李广,少学鄙卫霍? 看看汉朝的真汉子们愿意跟谁去打仗
汉代运气最差的爷孙俩——李广和李陵
李广难封?这就对了,让李广这样的人封侯,才叫天意不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