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虽号称一朝,实为二国

大唐可以说出道即巅峰,自唐高宗李渊退居太上皇后,唐太宗李世民正式成为大唐这艘巨轮的掌舵手。这个新建立的国家,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耐性,先后展开三次灭国战争。

使得大唐周边的突厥、薛延陀、土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彻底放弃染指华夏的幻想,为贞观之治打下国际和平稳定的发展基础。在经过武则天执政之后,于唐玄宗李隆基手中,大唐迎来了盛世的巅峰。

这段跨越了129年的辉煌,终于面临了一场足以毁掉根基的叛乱——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大唐气运如高空坠物一般猛然下坠,不仅盛世不复存在,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唐包容的利弊

唐代是历史上最为包容的一个朝代,无论汉胡,李唐王室都将其视作自己的子民。在李唐王室的带头作用下,百姓们也展现出充足的民族自信和包容度,上下齐心铸就大唐整体的豁达风气。

这种风气推动了政治、军事、农业和文化的发展,又使得大唐硬实力与软实力纷纷站在世界之巅。然而万事万物利弊共存,包容确实有其利,同样也会被小人利用。

由于李唐王室的这一执政风格,导致出现节度使制度。这一制度如同东汉时期的州牧制度,将地方管理权最大限度的给予地方官员,甚至连兵权也委任了出去。

李唐王室这种信任与包容,在前期给予地方充分的自治,可以说给了地方官府很大的发展空间,老百姓也相继获利。然而地方有了权柄,自然会衍生出贪官污吏,这就又造成大唐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

最最关键的是,我国自古以来生产战马的地方大多在北方与西北草原牧场,这些产地全部不在李唐王室的实际控制范围内。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军事活动中,机动性永远占据着首要位置。

两军对战,调度阶段,骑兵永远比步兵作战效率更高;对战阶段,骑兵冲击力更强,步兵打不过,也追不上;后勤补给,马匹可以散养,而步兵需要的粮食更多。

更何况马匹还能承载物资,任何方面都要比步兵优秀。

唐朝本来并不缺马,然而当安史之乱爆发后,优质马匹再不能流入中原,反倒是掌握产马地的节度使们,纷纷以军马自立。整整七年动乱,叛军占据了河北、陕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和安徽等地。

若不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又与史思明内斗,大唐或许再无喘息的可能。

唐宪宗即位后,大力整治战争留下的烂摊子,实现了“元和中兴”,将大唐的国祚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那么既然李唐王室重新掌控天下,为什么说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实际分为两国呢?

节度使制度

上文已经提到了盛世大唐对于地方的管理制度,将军政、民政和财政三政一体全权交予节度使管理。

封建社会最看重的就是中央集权,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其本意便是将地方行政权力划归中央。汉武帝刘彻用了史上最大阳谋“推恩令”,这才慢慢消除汉高祖刘邦郡县、分封共存的情况。

但大唐太自信了,甚至唐玄宗太自负了,不仅没有制约节度使的发展,甚至还加强了节度使的权力,寄希望于让他们对付吐蕃、突厥等少数民族。

唐玄宗时期边镇十个节度使手中兵力高达四十九万,而大唐禁军才不过十二万。

这种局面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无力制约各个诸侯一样。好在唐宪宗雄心壮志,将节度使能打的都打了一遍,重新收服了这些地方官。

只是大唐的实力终究下降的太快,例如安禄山发家的河北地区,幅员辽阔,又有重兵把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一般来说,战争后期必然要清算造反的帮凶,因为这个原因,大唐没办法直接攻打河北进行清算。

李唐王室只能不停地采取绥靖政策,底线越来越低,以防止在朝廷讨伐其他节度使时,河北再次造反。

所以此时的大唐,名义上仍旧奉李唐王室为主,但实际上整个河北都被安禄山投降大唐的旧部所占领。

河北势力

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由叛军四名将领占领,而后四镇兼并为三镇,掌控在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手中。统治范围包括河北和山东,兵马高达二十多万。

由于唐宪宗的能力和决心,三镇即便兵力强盛也不敢公然对抗,生怕等唐宪宗收拾完其他节度使后会轮到自己,不如趁着绥靖政策还不错,先表示愿意效忠朝廷。

等到唐宪宗死后,三镇又开始反叛。他们杀死了中央派遣的官员,而后自己内部也开始互相争夺权位。割据领袖换了又换,始终没有彻底投诚大唐。只是这一阶段的大唐,也没有了能够征讨的实力。

河北三镇和大唐朝廷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既不能自立称王称帝,害怕下面将士不服,推倒自己成为新的领袖;又不能公然拒绝大唐的任命,以免其他二镇借此攻打自己。

他们能做的就像周朝诸侯国一样,每年给大唐进贡和述职,仍需要大唐的任命来安抚军心。

公元826年,幽州兵乱,兵马使李载义杀死节度使朱延嗣;五年之后,幽州再度兵乱,兵马使杨志诚驱赶李载义,成为新的格局领袖。在这种情况下,朝中主张收服幽州。

宰相牛僧孺摇头道:

“河朔三镇自安史之乱后就非朝廷所有,前面刚一个节度使入朝称臣,朝廷花了八十万钱,就又动乱,出现一个新的节度使。所以还是不要管了,当地军民拿着当地税赋卫国戍边就好。”

由此可见,此时的大唐看似还是一个国家,而实际上真正掌握在朝廷手中的土地并不包括河北三镇。

这三镇犹如国中之国,具有高度的自治,缺少了河北赋税和人口的大唐,再也回不到鼎盛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横空出世
颠覆你的思维,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救了唐朝
国都沦陷五六次,却是史上第三长命朝代,凭什么?
昭义之战:唐武宗力挽狂澜 大唐王朝的回光返照*
帝国的灿烂---------26藩镇割据(上)
安史之乱后,唐代并未废除藩镇节度使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