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顶峰的十四首送别诗词

本文约5500字。

“送别”与“离别”相似却又有不同。

相同者,都是双方或者多方空间或者时间的分离。有山河相隔、有生死殊途,有朋友、有妻儿、有师长……

不同者,“送别”,在双方或多方分离的时候,一方一定有过相送。“离别”则可能有过相送,也可能没有。而且“送别”强调的就是相送的那一刻,“离别”强调的更多的是离开后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

从字面里深刻品味,其实“离别”一定有悲伤或者伤感,但“送别”可能没有悲伤或者伤感。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离别”也好,“送别”也罢,都是伤感的。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送别”的那一刻。

有凄凉、有伤感、有豪放、有旷达、有平淡,更有超然……

一、最凄婉、最缠绵的送别

柳永的这首《雨霖铃》写出了情侣之间最有代表性的送别之情,道出了普通人之间的最真挚的感情。当然,最有代表性的,往往也就是最平常、最小儿家的送别。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七政坛上一生失意,流连坊间,成就词人之名。此词是他汴京南下与恋人分别之作。

词牌是因唐玄宗蜀地思念杨贵妃而成,本身就有凄凉之意。柳七这首词上阙写景,下阙写情,渲染出了一幅深秋阴雨凄凉送别的经典场景,情以景深,景以情真,千百年来,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无数情侣送别的场景几乎都有此定格。

这首词更经典之处在于,柳七除了写自身的送别场景之外,更层层递进,推演出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的人生哲理,是全词的升华之笔。

俞文豹《吹剑录》中,以此篇跟苏东坡“大江东去”几相提并论,一工笔小画,凄凉委婉之际,一泼墨山水,气吞山河。或可一比。

二、最慷慨悲歌的送别

越白描,越深情。越直接,越动人。

不过唯有胸怀大境界,才能有此白描。

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公元747年冬(唐玄宗天宝六年),是高适最失意,最穷困潦倒的一年,同时,高适早年政坛失意的时候也是其与文坛诸公交往最密的时候。

胸怀大志,无处可诉,似乎是那个时候文人们的标配。也许,也正因为这样的标配,催生了那个时代那么多的大诗人。

高适以边塞诗成名,其它诗篇也跟他的边塞诗一样寥廓豪迈。

南宋严羽评价他:“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

这首送别诗也同样豪迈慷慨。最落魄的时候,好友董庭兰随着吏部尚书房琯的被贬,也要随之离开长安。身无分文“今日相逢无酒钱”的高适送别自己的好友,此刻的心情,恐怕不只是双方山水相隔的分离那么简单。

同样的遭遇惨淡,同样的前途未卜,同样的理想抱负,“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劝朋友,又是劝自己,更是互相勉励。

也许,这就是两个落魄有志青年的互相寄托。

三、最“诗中有画”的送别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整整三十岁的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便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会面,会面数日后,孟浩然乘船东去,李白送至江边,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在送别诗中应该是诗意的离别,两个风流阳光的诗人的离别,于是,在那个诗意繁华的时代,那个诗意繁华的时节,那个诗意繁华的地方,有了这篇诗意的离别。

那个时候的李白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意气风发,跟孟浩然的分别并不是伤离别,相反恰恰是愉快的相送,送朋友去另一个烟花繁盛,繁花似锦的地方,同时也透露出李白对扬州—当时繁华大都市—的向往。

《唐宋诗醇》评价道:“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

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岑参二次出塞,送前任武判官回长安。送别之时,岑参写下了这首同样千古名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以边塞诗成名,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的风光,边塞的战争,边塞的苦难,边塞的离别体会最深。

边塞的离别往往就是生离死别。

这首诗传达出来的是另一种诗意,是那种最质朴的清冷凄凉。

看着茫茫到天际的大雪,看着远去的马蹄印,也许此生再无相见之日,而自己又要在这茫茫的边塞中孤独凄凉,悲呛之意不用再多加言表。

《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列为最有诗意的送别诗,所不同者,一者繁锦,一者苍茫。

四、最平淡却细思伤感的送别

应该是在王维半辞官住辋川别业的时期,诗人送别有人写下了这篇名作,平淡如水,细细品来却又匠心别运,深得五味。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朴素的题材,最朴素的语言,却欲说还休的表达出了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

独居深山,送别有人,最难过的时候可能不是送别那一刻,可能是送别之后,日落西山的那个时刻。

日暮黄昏,空山独剩自己,无限寂寞、惆怅的夜晚必将是最难过的时刻,而就是这种时刻,王维只是淡淡的用了一个“掩柴扉”的动作,不禁让人想起“风雪夜归人”和“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境界。

宋朝刘辰翁在他的《王孟诗评》评价道:“古今断肠,理不在多。”

明朝李沂在《唐诗援》评价道:“语似平淡,却有无限感慨,藏而不露。”

诚以为然。

五、最凄迷的送别

在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送别友人后,独自对着风雨凄凄的深秋,许浑酒醒不知何处,凄迷之下写下了这首诗。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暮秋本来就是伤离别的时刻,送走远行的朋友,对着深山秋色,许浑自斟自饮到大醉,醒来已经是日暮,四望空山一片迷蒙,朋友早已远去,在沉沉暮色和风雨中,一人走下西楼,此刻凄凉孤独和空虚难以言宣。

《删订唐诗解》评价道:“酒醒之后,对风雨下西楼,情之难堪,有其于别时者。”

《汇编唐诗十集》评价道:“唐云:'唐人长于送别,而《阳关》称最。’他若“雪晴云散”、“蓟庭萧飒”,转相步骤,几成套语。此独舍却行子,写居人之思,立意既新,调复清逸,堪与盛唐争雄。”

与李后主的“无言独上西楼”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最洒脱旷达的送别

年少的王勃就有高意。

送别时刻离离相惜,却又能意境旷达,把友情继续升华到另一个高度,实为送别诗中的千古佳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蜀地与长安那是千里之隔,中间何止千山万水。此处一别,何时再见?

但是王勃的胸襟和目光却不仅在离别的寸地之上,他的诗中长安、三秦之地一望无疑,以这等胸襟来看离别,那自然是短暂的。况且只要“真情永在,万山难阻”。

友情的存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此等胸襟,可见王勃风骨。

难怪顾璘在《批点唐音》叹道:“读《送卢主簿》并《白下驿》及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评价道“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初唐风骨,此诗可见。

七、最直白的送别

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李白在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漫游,当地名士汪伦美酒招待,数日后,李白离开泾县,离开之际,汪伦又敢来以美酒相送,李白写下这首送别佳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谪仙人李白最没有仙气的名篇应该就是这一首。

此篇要是换做他人所写,笔者怀疑都入选不了《唐诗三百首》。小时更觉得都不是李白之语。

不管唐诗也好宋词也好,豪放也好,婉约也好,中国诗词讲的就是含蓄蕴藉,藏而不露,锋芒内敛。而李白这首诗从直呼二人其名,到大白话表达感情,无不都是村民之词。

但是,可能也就是这种贵在直接的表达,加上李白特有的夸张想象力,让这首大白话送别诗变的千古传诵。

《镫窗琐语》评价道:“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

诚然吧。

八、最普通却深藏情感的送别

盛唐期间,那个时候“安史之乱”还未开始,王维送远行的朋友元二去边疆。送别之际,王维写下的这首诗流传千古。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仿佛清风,洗净雕琢,明朗自然。写情写景都纯发自然,全篇不做惜别之语,却处处深藏惜别的强烈之情。

清晨驿站的春雨绵绵,蒙蒙晨雾笼罩着前方远去的官道。无言的送别,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举起这杯酒,打破沉默,却也是最富有深情的一刻,一刻仿佛永久。

这首没有任何渲染的送别诗,却被后人编入乐府,名为“阳关三叠”之曲。

九、最勉励也感同身受的送别

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在杭州任间,送别老友钱勰(穆父),那个时候苏轼外放为官,钱勰也因政局原因,要远赴瀛洲(今河北省沧州市),送别之际,苏轼写下这篇千古名篇。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久别重逢却是为了给老友饯行,想起当年在京城两人意气风发的时候,真是恍如隔世。

但是,人生逆旅之下,相见还是欢笑,还是如春风一样和煦,而且两人还是坚持正道,坚持自己的操守,这让相别之时更多了一份志同道合的慰藉。

这首词同样能看到苏轼对人生失意的旷达,同时,他也用这种旷达来勉励和安慰自己的朋友,虽然有淡淡的消极氛围,但是,这种志同道合,坚守正道的情分和勉励在凄冷之中春风化人。

十、最豪情的送别

公元748年(元宝七年),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省怀化市),他的老友柴侍郎从龙标到武冈(今湖南省邵阳市),王昌龄在分别之际,写下了这首名篇。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别难免有伤感之情,尤其是在自己被贬谪的低谷期,又在这个时候,他乡的故人却又要离开自己,可谓雪上加霜。

但是,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却一再强调空间之“近”。先说有流水相连二者的地域,后边更是豪情升华,风雨相同,明月共有,何惧离别。使人不禁想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十一、最光明磊落的送别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王昌龄贬谪到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好友辛渐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取道北上洛阳,王昌龄送老友到润州,在润州作别,临别之际,写下了这首名篇。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全诗一开篇凄雨冷风,寒意满江,同时,也是一幅天水相连、浩渺无垠的壮阔景象。作者和友人在临江的芙蓉楼上,远望吴江,看到江北的远山慢慢被云雾隐没,油然孤寂。

不过,作者用浩大的场景烘托,更是要表达自己纯洁的真心,让友人把这颗真心带回给洛阳的亲友。

寒江孤寂,更显作者光明磊落的品格和远大的胸怀,一片空明清澈的意境中,更衬托作者冰清玉洁的形象。

《唐诗镜》评价道:“炼格最高。'孤’字时作一语。后二句别有深情。”

十二、最怅然淋漓的送别

孟浩然擅写景,但写情也不输于写景。

送杜十四(杜晃)到江南,孟浩然写下了这首名篇。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春江上烟雨蒙蒙,薄雾浩渺,马上要送别老友,作者心情恐怕也跟此景一样茫然。友人离别之后,浩渺的江面上,这一片孤舟夜幕将要停泊到何处?

从近到远,从明到黑,作者随着看不到的孤舟,一直在想象友人此刻的情景,深刻、自然的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限的怅然。

王士禛在《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评价道:“渺然思远、不胜临歧之感。”

十三、最悠然不尽的送别

开元年间,王维被外放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期间,送好友祖咏(祖三)一直到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方告别,临别作者写下这首名篇。

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王维的送别诗都以朴素、平淡却又意蕴不尽取胜。

好友刚相逢,马上就又要分别。寒冷的暮色中,好友已经消失在暮色里,诗人却还一个人伫立在暮色中,仿佛一尊风雨刻成的雕像。此刻也是永久。

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评价道:“黯然入画。”

吴煊和黄培芳在《唐贤三昧集笺注》评价道:“足未出阁门者,不能解此诗之真味。”

诚然。

十四、最唯美超然的送别词

公元1915年寒冬,上海,还未变成弘一法师的李叔同送别自己好友许幻园,别后,李叔同独自在雪地中站立了一个多小时,回到自己寓所,李叔同一挥而就写成这首名篇。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上阙,词人按照古书古诗词中的意境,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一幅苍茫夜色中,好友长亭送别的凄凉场景,伴随着远处若有若无的笛声,更为这个场景增添了说不出的迷蒙印记。

仿佛,这就是词人心目中最有意境,最有代表性,或者最渴望的送别场景。而不是现实中大雪纷飞中的上海。

下阙,词人从场景回到自身。走遍天涯海角,知己又有几人?而现实中,知己往往都是聚少离多,这是现实中的遗憾,也几乎是词人这种知识分子或者人类的共性。

全词之中,仿佛有一种断断续续的笛声贯彻始终,这种若有若无的笛声其实也就是全词的情感主线。

那是一种,无法描述,时有时无,若断若续,淡淡的,悠悠的哀伤。

也是全词的主旋律。

三年后,词人把自己珍藏的所有印章赠予“西泠印社”,转身在虎跑定慧寺剃度。

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低吟浅唱的李叔同,多了一个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师。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易老诗难老: 名家解读唐诗
“七绝圣手”王昌龄: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唐诗概说
明月无语 诗词载之
中华酒文化与中国古代诗画
《诗歌唐朝》2听讲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