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塔韵:九江古塔一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所在地

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

年代

1

永修县

真如寺塔林

6

唐至元

2

浔阳区

大胜塔

7

宋至明

3

浔阳区

锁江楼塔

7

公布时间:

第一批:1961年03月04日

第二批:1982年02月24日

第三批:1988年01月13日

第四批:1996年11月20日

第五批:2001年06月25日

第六批:2006年05月25日

第七批:2013年03月05日

第八批:2019年10月16日

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所在地

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

类别

1

庐山管理处

恭乾禅师塔

2

古建筑

2

庐山管理处

庐山诺那塔

6

近现代

3

濂溪区

西林寺塔

2

古建筑

4

彭泽县

黄岭大圣塔

5

古建筑

5

德安县

禅师明十墓

6

古墓葬

6

修水县

黄龙寺塔墓群

6

古墓葬

黄龙寺塔墓群包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

公布时间:

第一批:1957年07月01日

第二批:1959年11月30日

第三批:1987年12月28日

第四批:2000年07月25日

第五批:2006年12月18日

第六批:2018年03月09日

1、真如寺塔林

云居山真如禅寺

真如禅寺,位于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10年),开山祖师为道容禅师。真如禅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祖庭,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誉为全国三大样板寺庙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真如寺塔林

真如寺塔林位于永修县云居山五脑峰南麓,始建于唐朝元和年间。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僧墓塔有91座,是中国佛教寺庙中保存高僧塔数量最多的一处,也是一千年以来历代高僧圆寂的宝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真如寺塔林

僧塔建筑取自于山体岩石,建筑形式大多由塔坪、塔院、墓塔构成,附设有供台,不少墓仍保留石碑,上面详细记录了高僧的生平。可以说是中国僧侣佛塔中的典范,被称为中国佛坛的三大样板寺之一。

真如寺塔林

比较有名的僧塔主要有:唐代 道膺禅师塔、北宋 罗汉塔、宋代 心印禅师塔、明代 颛愚和尚全身法塔、清代 德胤禅师塔、清代 元宗禅师塔、清代 雄庆禅师塔、清代 古镇禅师塔、清代 戒显和尚全身塔、虚云和尚舍利塔、海会塔等。

真如寺塔林

其中最为恢宏的一座是颛愚和尚全身法塔。最早的为道膺禅师塔,由顶、身、基三部分组成。

真如禅寺

将军塔

位于真如寺前。传说战国时楚怀王被骗入秦,楚将欧岌保后主康王逃难。康王遁入庐山;欧岌寻后主不得,避入云居山。后人因称云居山为“欧山”。唐代建将军塔以示纪念。

颛愚塔

位于云居山顶,系明代建筑。墓塔建筑面积达100多平方米,全部采用花岗石,石座、石顶,结构严谨,风格独特,气势雄伟。

虚云塔

为纪念“禅宗第一人”虚云长老而建,塔内安放着虚云长老的骨灰。

2、能仁寺大胜塔

能仁禅寺

能仁寺位于九江市中心。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年),旧名承天院。焚毁后,唐代重建。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扩建,更名为能仁寺。后多次兴废,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复建,为九江三大丛林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能仁寺大胜塔

大胜塔在能仁寺大雄宝殿东南侧。始建于东晋,后毁。唐大历年间(766—779年)白云端禅师重建,殿、塔并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虽经兵祸,殿堂遭毁,但塔依旧完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遭兵火破坏,塔毁3级。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关督白景福劝募修复。塔为砖石结构,通体呈六角锥状,共7层,高42.26米,底层对角直径长8.9米,门朝西南。从第二层起,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如此可盘旋而上。塔外形似楼阁,古朴庄重,塔顶为六角攒尖式,上立铜刹。左侧底层镶嵌石碑一块,是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胜宝塔碑记》。

3、锁江楼塔

锁江楼

锁江楼塔又叫文峰塔,回龙塔,明万历14年(1586年),时任九江知府吴秀既为锁江镇水,也为祈求文风昌盛,兴建了锁江楼塔。

锁江楼塔

锁江楼塔为楼阁式砖石空筒仿木结构,高25.6米。塔体六面七级,六角尖顶。底层青石砌筑,塔门向西。石拼腰檐,檐口平直,石凿斗拱,砖砌牙檐,翼角微翘。翼角第六层东南外,皆凿有一孔,以系铃铎,时而江风吹来,铃声叮铃悦耳。塔顶为砖叠涩攒尖顶,塔刹乃铁铸就,由覆钵、露盘三重及水烟相串而成。塔内有木楼梯盘旋而上,登塔顶可眺望长江、湖北黄梅。

4、西林寺千佛塔

西林寺

西林寺位于庐山北麓,因苏轼的《题西林壁》而名扬天下。初是沙门竺昙现结庵草舍,死后慧永继承师业。到晋太元二年江州刺史陶范为之立庙,命名为西林寺,是庐山北山第一寺。自晋至唐一直鼎盛,与东林寺和大林寺一起被称为庐山三大丛林。元为兵焚,明修又毁,此后又屡经兴毁,至1949年,仅剩一殿一塔。

《题西林壁》

1987年,台湾觉海法师回祖籍江西九江朝山,参拜净土祖庭,路过西林寺,看到寺殿破败不堪,愿重振西林寺。1989年末,觉海法师带回从美国、中国台湾筹措的资金。从1990年初至2005年底,西林寺的修葺扩建,分3期计划实施,共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新建慧永塔、大雄宝殿、天王殿、阿弥陀佛殿、地藏殿、观音殿、藏经楼、三圣殿、五观堂、念佛堂、玉佛殿、伽蓝殿、僧舍楼,塑装金佛像48尊,全寺占地面积40余亩,殿宇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2006年至2013年,又征用土地1600平方米,新建《题西林壁》碑、文化长廊及精净庵、海会塔、般若海塔。已重现昔日丛林的规模和庄严。

西林寺千佛塔

西林寺后的西林塔,亦称千佛塔,砖浮屠。唐玄宗敕建。明王鸣玉重修。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塔顶曾裂开,至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自行愈合。塔高七层,呈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龛。

西林寺

5、恭乾禅师塔

恭乾禅师塔

恭乾禅师塔位于庐山牯岭西南的金竹坪,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为恭乾禅师的墓塔。

恭乾禅师塔

据《庐山志·续志》记载,恭乾禅师在万历七年创建九齐寺,后九齐寺香火日盛。

恭乾禅师塔

历史上恭乾禅师塔曾多次出现坍塌,1986年经全面维修后,文物管理部门一直定期对它进行维护。重修后的禅师塔分为三级,由八块花岗岩组成,高3.5米,基座直径1.3米,静卧在万绿丛中,庄严肃穆占地200余平方米。四周以雕花栏板与花饰望柱组成的围栏,高雅清新。基座上有六角形石墩,墩上用仰覆莲承托圆鼓石,石上刻有“圆寂禅和尚鼎塔”等字。六角石柱的相轮上,刻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0-常转,佛国增佛,阿弥陀佛”等禅语。在相轮与仰覆盆之间饰以仰覆莲座。祭合左前方有天然卧石,上书-“卧碑”二字。卧碑上方有巨石为船,船头有一座三级六面石塔,古朴优美,人称船塔。船头翘仰,似欲腾空飞去。此塔集经幢与喇嘛塔的特点于一体,颇为少见,是庐山现存最大的一座僧塔。

6、黄岭大圣塔

大圣塔

大圣塔位于彭泽县黄岭乡,原名旧县塔。塔始建于唐,重修于明,清乾隆年间陶子仙再建。原唐塔旁建有“宝华寺”,后几遭焚毁。大圣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楼阁式,用厚重青砖叠砌而成,无基座,塔身拔地而起。空筒结构的塔身收分较小,给人以安定、古朴之感。

大圣塔

大圣塔高17.7米,底层边长3.73米,南北双向开门,塔底内置八角浮雕力士神像石一方。二层以上每层各面有一门,皆作圭首形。腰檐、平座以青条砖菱角牙子斜叠出檐,平座三层,腰檐两层,每层之间均间平砖一层。塔体六角以特制圆砖转角,自二层直至顶端。另外每层平座以下亦以平砖齐缝渐出叠涩三层,形似腰箍。塔室之内原有木质楼层及阶梯,现均毁而不存,仰顶为叠涩穹窿顶。

大圣塔介绍

现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桥

仙人桥

7、黄龙寺塔墓群

慧南禅师塔亭

慧南禅师塔亭,据说慧南的灵骨葬在图下端的石头下面

慧南禅师塔亭内部

黄龙寺塔墓群位于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黄龙村,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另有黄龙寺僧浴池、黄龙寺上天梯古道,2018年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南禅师塔亭,旁边两个是新修的

黄龙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的发源地。黄龙寺周边灵源摩崖石刻在1987年被列为第三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井——佛道斗法处

黄龙寺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超慧至黄龙观止而言曰:“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真佛境也。”遂建黄龙寺。据僧谱所载,此寺初建时,一进九重,规模宏大。建有韦陀殿、天王殿、钟鼓楼、金刚殿、大雄宝殿等殿宇,气魄雄伟。至清末民初及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寺院最后惨遭破坏,古树被砍倒,寺庙被焚烧,神钟被砸烂,佛像被推翻。

吕洞宾留在石柱上的指印

几经兴衰的黄龙寺,至1994年,本县出家多年的比丘尼——仁玉、惟白母女俩为弘扬家乡佛法,随缘回乡住寺,使沉睡多年的黄龙寺重新点燃了香火。并将古寺尚存的遗址东方丈、祖师堂等得到了修复;

和尚浴池

1996年,上海等地佛门弟子远道捐赠神钟,送来佛像;1998年地方政府协助修通了抵寺公路;近年来寺院住持等筹资又修改了门首河道,恢复了古寺地形风水原貌;日本佛教界多次专门派人前来拜谒黄龙祖庭。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寺塔墓群

黄龙古刹,由于历史悠久,风景别致,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常游此地,如宋代王安石、苏轼、苏澈、黄庭坚、张商英、陆游、万承风、明军师刘伯温、清乾隆等,他们之中并留有摩崖石刻,“灵源”、“黄龙山”、“法窟”、“三关”、“翠云洞”等手迹,并保存完好。而其它遗址(物)因年代久远,历尽沧桑,尚存不多,令人叹息!

8、禅师明十墓

禅师明十墓位于德安县吴山乡红桥村九组,墓中有碑刻1通、佛塔2座、石雕6通、石拱案1座。

禅师明十之墓整体通长9米,宽5米。坐北面南为一座覆钵式佛塔。佛塔由顶、身、基三部分组成,塔底座直径3.2米、高约4米,塔顶为莲花状。塔中有一座小塔,小塔直径50厘米、高1.5米,小塔上书“禅师明十宝塔”。佛塔外侧由青石堆砌成半圆形,左右共镶嵌石雕4通,上面刻有农夫耕作、坐禅、官员、莲花图案。佛塔前方1米处有一墓碑,碑上刻有“禅师明十之墓”字样。墓碑前1米处有一香烛石拱案一座,石拱案上部刻有花瓶、烛台、香炉,香炉上刻有“福寿”两字,下方刻有双狮戏球图案。碑前左右有石雕2通,上均有瑞兽图案。据介绍,该墓十分罕见,从墓碑上雕刻的图案风格可以初步判定该墓为明代墓。禅师明十墓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佛教文化提供了实物见证,而且也反映出当时德安佛教文化的昌盛。

9、庐山诺那塔

庐山诺那塔

国内有两座诺那塔,一座在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一座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夏都庐山,一座在南京著名的玄武湖畔,一座在庐山非常显眼的小天池山顶。死后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人,生前一定非同一般。关于诺那呼图克图(呼图克图是清朝和民国初年对一部分高级活旨所封的职衔,其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找一些资料来了解,但首先要明白的是,一个拥有崇高地位的藏传佛教活佛最后一定会是一名政治人物。

诺那塔

诺那塔院,位于庐山风景区内的小天池,是我国南方唯一对外开放的藏传佛教密宗红教(宁玛派)道场。塔院内有安葬近代著名爱国大活佛诺那呼图克图骨灰的诺那塔,特殊的西藏造型喇嘛塔,及塔院内供奉的藏密本尊、祖师、护法,在内陆的寺院中极为罕见。

庐山诺那塔

1936年5月12日,西藏喇嘛诺那呼图克图在甘孜圆寂,享年72岁。国民政府为表彰诺那喇嘛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的贡献,追赠他为普佑护国禅师,拨款指示将诺那的骨灰运到庐山小天池进行塔葬,并建立诺那塔院。塔院于1937年春正式动工,次年夏即建成。蒋介石为此私人捐款5000元。

诺那塔,照片最左边的亭子是天池亭,周边其它建筑是诺那塔院

文革期间,诺那塔寺被毁,诺那塔顶部被削去,改建一凉亭置塔身之上,以便游客登高望远。1990年,在庐山管理局的支持下,海峡两岸四众弟子共同捐款,启动了诺那塔修复工程,1992年6月2日,诺那塔重修竣工开光大法会隆重举行,诺那塔院基本恢复原貌。然而,在这次修复中,由于工程队不了解舍利塔的样式,修建的塔身比例失调。

诺那塔

2008年,诺那塔寺再次启动修复工程,这一次遵循了藏式佛塔的建筑比例要求,并参考灵塔原貌照片,对塔身及内部结构进行调整重建,2010年6月,修复工程完成。如今的诺那塔院,已成为庐山上规模与影响力较大的寺院,内陆唯一的密宗红教(宁玛派)道场。

诺那塔院

中国的名山中,能将近代中国流行的宗教包容于一体的,只有庐山。

10、东林寺塔

东林寺

东林寺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不久就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南方佛教中心,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净土宗创始人慧远大师也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莲宗创始人。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废屡兴。

文佛塔(上方塔)

文佛塔(远处)

上方塔始建于晋代。当时天竺高僧佛驮跋陀罗尊者(释迦族,甘露饭王后裔,今尼泊尔人),携带了五棵珍贵的佛陀舍利赠予慧远大师,大师便在东林寺后山兴建舍利塔院供奉,塔院地处东林之上,故曰上方塔,今改名文佛塔。现塔为1998年重修。

文佛塔在寺后山原上方塔基础上新建,9层,1-7层门上有题额,一层为文佛塔,二层为自在天,三层为光音天,四层为满净天,五层为福生天,六层为善观天,七层为仕乐天。

远公塔(下方塔)

远公塔

远公塔在东林寺下方,也称下方塔,和上方塔相照应。慧远大师圆寂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人建塔供奉,是为“远公塔院”,又因其墓塔叠石如荔枝,故又称“荔枝塔”。旧有塔院在清代已毁坏,现塔为1983年重修,2000年又修葺一新,院内有一棵“佛手樟”,相传为慧远大师手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 。

佛驮跋陀罗尊者塔

佛驮跋陀罗尊者塔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林寺。

果公塔

圆华首座塔

青莲塔

青莲塔

2016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廿七,庐山东林寺隆重举行了青莲念佛堂、青莲塔开光法会。塔为佛教特有的建筑,按建塔目的不同,有祈福塔、报恩塔、寿塔及法身塔等。法身塔乃供养佛陀或高僧大德真身舍利之所,青莲塔即属此类,里面供奉有一千六百年前的佛驮跋陀罗尊者馈赠慧远大师的佛舍利数颗。

东林净土苑光严塔

光严塔

2016年6月27日东林寺净土苑举行三大殿区域开通法会,标志着东林寺净土苑历经10余载艰辛的建设,终于迎来了中轴线建筑的全面贯通。

光严塔是中轴线上的一个标志性木建筑,寓“香光庄严”之意,表生佛同具之般若智慧光与五分法身香。此塔三层,总高约23米,三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燃灯古佛的水晶舍利。此光严塔,确指极乐,弥陀慈父,头头接引。吾辈应一如光严塔上的“圆发三心”、“一心西驰”而笃行。

东林寺铜塔(已毁)

东林寺铜塔,已毁

明崇祯年间(1628—1644)江西省丰城县居士熊汝学在荆州为官时所铸造,送东林寺供奉,并置匾曰:“以此报本”。塔高丈许,七层八面,其中四面为塔门,每门分刻天王菩萨、金刚、尊者等像,其余面则刻金刚经,书法遒劲,端庄秀丽。每层浮雕铜鳌鱼两条,鼓睛翘尾,栩栩如生。

清咸丰年间,寺遭兵燹,其他铜佛尽行熔化,唯铜塔独存。清宣统二年(1910)日本商人出钱二十万,欲购回国,寺僧不许,日商乃纠数十名日本浪人来劫,逐层拆卸,奈最后一层无法移动,浪人惧神明迁怒,乃弃之而去。寺僧以铜补之,完整如初,其弥合处仍有裂痕。惜此珍贵文物毁于文化大革命中,遭拆除被作废品变卖。

西林寺慧永塔

慧永(332~414),晋代僧,即西林觉寂大师,慧远师兄,西林寺始祖。河内(河南)人,俗姓潘。十二岁出家,师事竺昙现,后与慧远共同学于道安座下。素与慧远共期欲赴罗浮山,然慧远为道安所留;师乃于东晋太元(376~396)初年先出发,至浔阳时,为郡人陶范所留而居庐山西林寺,未久慧远亦来,及至,入住东林精舍,遂有终焉之志。又另立茅室于岭上,作禅思修持之用,至其室者常闻异香,因号'香谷’。 与一虎同居室中,人至则驱令上山;人去后,还复驯伏。师耽好经典,善于讲说,言常含笑,语不伤物,蔬食布衣,励行精苦,愿生西方。义熙十年病危,仍持戒不懈,临终前自敛衣合掌,示众云:'佛来!’言毕,怡然而寂,世寿八十三。道俗在山,咸闻异香,七日始止。唐玄宗追谥'觉寂大师’之号。【梁高僧传卷六、莲社高贤传、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二十七】

慧永去世后,其弟子将其安葬于西林寺边上。前几年慧永大师塔经十方善士出资重修,现塔系覆钵式汉白玉筑。

湖口鞋山塔

鞋山塔

鞋山塔又称大孤塔,位于山顶南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塔矮小、中实。清代安世鼎重修,砖石结构,6角7层。鞋山塔是湖口八景之一,有“鞋山宝塔镇鄱湖”之说。1966年10月塔被炸毁。1987年,鞋山整体修复期间,由东庄建筑工程队,在原塔址上按原型开始重建。城山窑场专门特制“三六九”(三寸厚、六寸宽、九寸长)古式滚子砖,经过车、船、人工多次转运,搬到工地。当塔建至2层时,停工3年,终于1991年10月建成。新建的鞋山塔,塔底周长28.4米,塔身高35米,塔尖(顶)5.4米,为182.5千克重的铜鼎,海拔高程131.1米。鞋山宝塔为钢筋水泥框架,外包砖石,6角7层,且每层6面3门,门外阳台护栏。塔内中空,旋梯可通各层阳台,直达其巅。登顶举目,一览无余。

湖口石钟山临湖塔

石钟山临江塔

1980年,新建于江天一览亭左下侧,塔顶装设红灯,为湖上黑夜行船导航,故又名天灯塔。塔建原惜字炉址,惜字炉于1966年毁。

都昌灵运塔

灵运塔

灵运塔八角七级,塔高49.5米,总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底层设大回廊,二至七层设平座、腰檐。灵运塔2010年3月开工,2011年12月27日竣工。

德安文华塔

文华塔

文华塔座落于德安县蒲亭镇附城村师古墩,也叫师古墩宝塔,据1963年《德安县志》载:“唐大中四年(850年)普照禅师始建于县城南门外无相寺”。《永乐大典》卷6698与卷6699引《江州志》云:“无相院在县务南,本唐(大中四年)置僧伽塔(文华塔)。宋庆历甲申(1044年)修,嘉定癸酉(1213年)重修。”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县令徐应堂因闻塔内有玉带观音金樽香酒之异,命工拆毁,拆至三级见先记石碑而止。后县令刘锤捐资修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县令姚文燕重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府方礼酌议移建师古墩.....”。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破坏。

文华塔约高二十五米,六角七级,单壁直井,每层有门,砖、石、木结构,全用青砖砌成,宝葫芦顶,塔心中空,有木梯而上,塔顶用砖层层叠收。198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县内唯一古塔。

此塔历史悠久,德安县宝塔乡、宝塔工业园等地皆因此塔而名。据说这座宝塔是德安镇县之塔,与德安的兴盛息息相关,有“塔兴则县兴,塔废则县废。”之说。因行政区划调整,文华塔现在不在宝塔乡,而在蒲亭镇。

修水文峰塔

唐、清,当代重建

文峰塔

始建于唐(公元800年)的文峰塔是修水县璀璨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千年县城的唯一象征。清嘉庆年间(1804年)重修过,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塔为当代重建,塔高9层共41米,比旧塔高14米。

修水桃坪文峰塔

桃坪文峰塔,原名聚星塔,意为文星聚集,后改名文峰塔,位于修水县山口镇桃坪村,座落在宫家坳上西八百米处小溪南岸,邻陈家大屋。塔六角五级,高24米,塔基直径约4米,麻石砌成。清光绪庚辰年陈姓倡修。此塔是修水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古塔。现已设石栏保护。

另:文峰塔坐落桃坪河出水口,为七层实心塔,外墙石砌,内填黄土。相传为镇桃河水患,保桃坪平安,续桃坪文风之用。

修水兜率寺塔林

兜率寺塔林

兜率寺塔林

兜率寺塔林

宋至清数十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修水兜率寺佛塔

兜率寺佛塔

当代

武宁文峰塔

文峰塔

文峰塔始建于1796年,后毁坏多次,2002年武宁县政府拨款重建文峰塔,将原七层的塔增至九层,后面小塔为'风囗塔’。

文峰塔

武宁文峰塔是全县造型最大的古塔。塔高41米,塔基直径24米,九层六面,登塔远眺,武宁县城尽收眼底。塔的中柱创意为一条巨龙,旋梯攀龙而上,寓意飞黄腾达。塔内装饰典雅,书画碑刻琳琅满目,一层为“武宁历代文豪墨宝”;二层为“古艾新貌”;三层为“百岛之乡”;四至九层分别为“豫宁八景”的书画碑刻。

栖贤寺大明铜塔

铜塔铸造于康熙三年,名曰大明铜塔,立于大雄宝殿之后。康熙六年(1667年)石鉴禅师重建寺院时,在栖贤三峡桥西掘地得舍利一瓶。《庐山志》记载:舍利子“如黄豆”“若宝石”“若玛瑙”“有光气”。舍利子以玻璃瓶载,石钵一层,石函二重,藏于铜塔之内。1946年铜塔和舍利子仍在寺中,后因战乱,不知去向。

智常禅师塔

庐山东南麓栖觉寺遗址寺后

青莲涧墓塔

庐山东南涧,建于明、清

常总照觉禅师塔

庐山东林寺西

庐山天池寺东西舍利塔、六和塔、 文殊塔、观音塔等

庐山般若峰巅舍利塔

系东晋佛驮耶舍自西域来,奉佛舍利建塔于此,即阿育王所建八万四千塔之一。

赤脚祖师塔

白云千年骨,青山万古情

----题庐山掷笔峰西南白云山上赤脚祖师塔

龙宫洞口塔

彭泽县

武宁乡村石塔

清,十余处

观音阁塔

观音阁塔

观音阁塔位于武宁县甫田乡楼湖村修河岸边湖滩至石渡乡渡口旁,建于清朝嘉庆八年(1803年),历经200多年风霜雨雪、沧桑浮沉,依然保存完好地屹立在那里。

此塔高约7米,塔基为圆形,边上刻有莲瓣,塔身七层为实心六边形,整个形似一朵荷花雕像。据传说,武宁县境内修河两岸原有24座这样的石塔,护佑过往船只平安,后因建柘林水库,目前只有这座石塔完整保存下来。

杨洲塔

顺德桥塔

南皋村双塔,宋溪镇

文峰塔,宋溪镇,清嘉庆年间

武宁已毁古塔

元、明、清,六处七座

白马塔,建于1803年,高6.4为,底3米,7级

白马塔遗址

武宁荷塅塔,清,已毁

庐山秀峰文殊塔

庐山秀峰文殊塔

宋,当代重建

老照片:黄岩寺古塔

庐山秀峰下小石塔

秀峰寺塔

民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方形五层,葫芦状塔刹,塔身四面雕有佛像。墓塔西侧不远处,便是被大文豪苏轼称为庐山“绝胜之一”的漱玉亭,漱玉亭为宋僧若遇所建。

庐山金竹坪普同塔

金竹坪普同塔,位于九江市庐山牯岭西南金竹坪,座落在千佛寺遗址右侧约五六百米处的丛林中。

塔建于明代崇祯十年,毁于清末。塔于198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依据残件,经反复考证,决定修复方案。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化厅于1986年拨专款修复。”

修复后的普同塔,较完整,形制与庐山恭乾禅师塔(明两座·省保)相同,为经幢式与覆钵式塔的结合,石塔与周围建筑组成了完整的塔院。塔碑有“崇祯拾年(1637)冬月吉立,差监造典服所正堂(从六品)吴登元、 伴读张进孝仪卫司百户刘××”等字样。

庐山天池塔

天池塔

宋、民国,九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池塔位于庐山大天池圆佛殿旁,六角五级楼阁式石塔,传为宋丞相韩侘胄所建,1929年国民革命一路军总司令唐生智来庐山,见该塔已颓,发起重修。挖掘塔基地宫时,发现佛教文物多件。有银质全身卧如来1尊,长9寸,重约1斤;银质长扁箱1口,2斤多重,尺余长;水晶小佛像1尊,5寸长;水晶珠大小各1颗;小银瓶1个,内贮水晶小念珠数百颗;舍利子数粒;银质金瓶1个;磻石梵文印章2个,寸余长;铜罗汉3尊。据金身如来身后阴刻文字记,塔原建于宋哲宗十一年(公元1096年),在韩侘胄任宰相之前,实为湖北蕲州朱氏三娘等人所建。

当时,民国将领唐生智为母亲还愿,在大天池内修建圆佛殿,并顺便想把破败的天池塔重新修建一番,但刚建好塔基,唐生智便因为得罪了蒋介石而被迫下野,人也跑到日本去了。没过多久,林森便把修建天池塔的工程揽了过来,因为那时他还住在小天池附近的日照峰上的别墅内,离大天池太远,但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工,他几乎每天都会乘桥来到天池寺,现场指挥施工。也许是天池寺拥有皇家背景的缘故,当时身为一国元首的林森对天池寺古建筑的修复也是特别热心,在建好天池塔后,林森又出资将文殊台整修一新。

庐山小天池梁居士塔

1930年代,石塔/僧塔,高3.5米

梁居士,名梁和甫

诺那活佛的遗骨运抵庐山后,当即由朱子桥、朱益之、柏烈武等名流组织建塔筹备会。国民政府为诺那活佛追赠“普佑法师”名号,拔建塔费五千元,并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黄慕松前往致祭。江西省政府遵行政院令拨出小天池公地7000余平方米,梁和甫居土捐出在小天池所建房屋八栋。建塔工程由辅国广觉掸师、西康贡噶呼图克图与韩大载居士共主其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正式动工,次年夏即建成告竣。与塔同时完工的还有分居两侧的莲花生大师殿和诺那精舍。

庐山落星墩塔

落星墩

当代重建

庐山归宗寺舍利铁塔(已毁)

庐山归宗寺舍利铁塔又叫耶舍塔,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七年(244),塔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舍利塔最初为木结构,后改为砖石,宋景德年间(1004~1007)改建铁塔(一说明代改为铁塔)。宋、明、清先后重修,一直是佛教徒们瞻睹礼拜的圣迹。铁塔全由铁板镶成,故又名舍利铁塔。塔原高九级,后改为七级六面铁塔,每面宽三尺,高六丈,刻有浮凸佛像,第二层铸楞严咒文,此文字为庐山唯一的古代金文,三至七级铸有浮雕佛像。此塔是反映庐山早期佛教活动的金文古迹,与东林寺铜塔并称“庐山双美”。 1938年武汉保卫战外围战中,日军从星子向德安进犯,用重炮轰毁铁塔,并将镌有佛像铁板全部劫走。千年古塔,从此消失。

金轮峰铁塔

三国东吴赤乌七年(244),高僧会传到建业(今南京)求见孙权,谈起如来舍利子威力,说烈火不能毁,铁杵不能碎。孙权不信,令左右试验,果然如会传所言,且当铁锤在铁砧上砸舍利子时,舍利子不但不碎,反而在锤和砧上烙出陷痕。孙权心服,下令在庐山建舍利塔。

康有为游庐山,两次登临铁塔,作诗云:

千年铁塔抗金轮,云气光明护此城;风雷万劫不动转,烟霄百丈矗飞惊。 墨池就在风流远,粟里为邻基址平。 只有鸾溪清净水,卅年又复听泉声。

庐山太平宫婆媳双塔(已毁)

庐山太平宫婆媳塔

婆媳塔,原座落在九江庐山西麓的道观太平兴国宫(简称太平宫)前。为两座砖塔。塔最后毁于何年未详。1930年代尚存两三级。此双塔文字资料缺乏,从遗存的旧照分析,塔的建筑年代不迟于唐宋时期,毁前遗构以北宋的可能性最大。

婆塔

相关资料:庐山太平兴国宫始建于唐代,宋元时期曾经盛极一时,元明之际一度衰落。明中期经历主神改祀,晚清以降全面败落。终毁于太平天国。这座历时1300多年的道教宫观,集中见证了庐山道教文化从民间道教走向正统化、又从正统道教趋于边缘化的历史。宋代诗人寇准有《题庐山太平兴国宫》一首,云:飞泉喷薄走虹蜺,远岫峥嵘植玉圭。若有桃花镇开落,游人应认武陵溪。

后期上色的婆媳塔

唐代,崇道之风,席卷朝野。唐太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自命为太上老君的后裔,道教位于三教之上。

《述异记》记载,唐开元十九年 (731年)8月21日晚,唐玄宗梦见一个朱衣金冠的神仙乘舆天降,进宫褐见,自称为九天使者,受玉帝旨意巡视人间事,需要在庐山西北麓建馆修炼,五百年后将造福于天下生民。唐玄宗遂命皇宫画家吴道子根据他梦中所见精心绘制了一幅九天使者像,下诏江州太守独孤正在庐山西北麓择地兴建一座殿宇轩昂、楼阁鼎峙的道观——九天使者庙。唐玄宗赐额敕画,诏集高道,设斋建醮,大供道观,将其提高到与五岳真君庙并列的崇高地位。同时,诏令天下学士杜撰庙碑文。皇上亲赐晶莹发光的异石,置于宫中的宝石池。

从唐至宋,九天使者庙,几经拓置,“糜费不可胜纪”,被誉为道教“咏真第八洞天”,道侣云集,“常三数千人”。据诗人陆游所记,庙中钟鼓二楼,高达十余丈。累砖而成,栏棚翚飞,工艺精良,岿然对峙,气势雄伟,叹为观止。每楼耗资在三万钱以上。

太平宫 (九天使者庙)在历史上迭遭破坏,殿堂楼阁颓废殆尽,碑碣书画,无一幸存,仅“璇玑玉衡”奇迹般残存下来。

璇玑玉衡

璇玑玉衡,一说是我国古代道人测量天体坐标的仪器,即浑天仪的前身,璇玑则是浑天仪的一个部件;一说是指北斗七星,因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合称漩现。长时间未作定论。  “璇玑玉衡”高 105厘米,最大直径84厘米,生铁铸造而成,重吨余,表体留有“岁次癸未七月(原铸字不详)”。经考证为明朝嘉靖二年(1523)由匠人张文进铸造。残存的实物由上下两截组成。下截形如倒覆之甑,上截推之可转,中铁广厚经尺,上下四旁,俱有图翅,长半尺许,周围拱之。其中向下一翅,与下覆甑柄凿相含,如石磨中轴眼,推之圆转如轮。

共青城余村塔

余村塔,位于共青城市甘露镇甘露村余家自然村。塔建于民国年间,为平面六角形,五层,楼阁式三合土构筑的风水塔,塔高6.46米,塔门东南向,用青砖筑,高1.8米,墙厚0.42米,现塔心内原木结构楼梯及塔心室均已损毁,塔顶为六角形尖顶,面积6平方米。

瑞昌天嗣塔

天嗣塔

天嗣塔位于瑞昌市天嗣山万寿古寺南侧山顶处,钢筋砼框架结构,外七层,内九层,建筑面积为1411.73平方米,建筑通高53.9米(含塔刹),2010年1月19日平基,2014年4月1日工程竣工验收。

北苑庵舍利塔群

濂溪区高垅村罗山,清,二十余座

柘林宝塔

位于柘林老镇,2021年6月建成开放,塔高43.38米

柘林古镇

石耳峰下圆通寺

位于庐山石耳峰下的圆通寺内一处建筑,此寺为南唐后主李煜所建。

石耳峰下圆通寺

胜利塔

胜利塔

胜利塔 又叫方尖碑 坐落于八里湖畔文博园内 2006年建成后,超越169米的“华盛顿纪念碑” 以200.6米的高度成为方尖碑的世界之最。

庐山西海观湖岛双塔

庐山西海观光双塔

塔高七层,33米。建筑时间应该不会早于2001年

庐山西海玻璃观光双塔

庐山西观光塔

99米高,2018年6月建成对游人开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西代县极乐寺塔群(明·县保)
寻访古塔之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河北赵县:柏林寺塔(国6)
【庭院深深】沈阳白塔弥陀寺
庐山小天池:诺那塔院
《江西》庐山诺那塔院小天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