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少将黎原回忆湘西剿匪

刚刚解放的湘西地区,曾经是土匪横行的重灾区。这些土匪可不是小角色,有的集结成股,拥有数千人马武装;有的是国民党官老爷,手里还攥着'民团'的印把子。走过大庸这道门,人民解放军就要迎接一场艰巨的'剿匪'战役了。这些土匪往哪里逃?

1949年10月,解放大军攻克大庸之后,顺理成章要把湘西这块'心病之疴'也整治一番。可这绝非易事,湘西可是全国闻名的贼寇横行之地,光是宋希镰等逃匪部就有6000余人守在大庸一带。

更要命的是,这里盘踞着络绎不绝的土匪,单单永顺一地就有3万多'绿林好汉',张平、陈子贤这些昔日的'王八蛋',如今也算是招安重臣了。他们不是简单的贼寇,而是与地主恶霸、帮会家族勾连在一起的地方武装,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湘西区乃是八八六十四岭,一穷二白,民不聊生。土匪不外乎是些被剥削致贫、反抗无门的可怜虫,只得过着偷鸡摸狗的生活。可时过境迁,他们已然与地主官绅勾结,成了剥削百姓的凶手。

总之我们到了陌生地,环境复杂,战线漫长。但革命就是要战胜一切困难,把湘西这块'翻身仗'打成功!

人民解放军立马就开始大摆'剿匪'阵势。黎原少将率领四七军继续向南推进,到达湘西地区后,立即分兵行动。一三九师沿澄水前进,对准大庸城发起正面进攻;一四一师向九溪、桑植一线挺进,切断宋希镰增援;而黎原的四一八团则插入东山坪、后坪阻歼大庸残敌。

行军艰难万分,山高路陡,马蹄也失了蹄。战士们手脚并用,一路攀爬而上。按时赶到阵地一线,黎原立马命令部队沿澧水岸边布防,切断敌人逃跑的退路。

果不其然,大庸城内一片狼藉。攻城战一结束,惊慌的残敌蜂拥而出,我军一个狙击手的活儿都省了。几乎不用开枪,就把100多个毛贼生擒活捕了。黎原打了这个战无不胜的头阵,接下来便要下一城了。

成功摘下大庸这顶'凤冠',其他据点便如同'暴露的肚皮'。湘西行署和军区先头一支驻扎在沅陵,曹里怀等领导亲自坐镇,负责统筹全局。黎原也奉命随同一四0师进驻沅陵附近,担任'剿匪建政'双重任务。

初期,我军的政治攻势相当成功。1.2万余名投降的'浪子'主动回家,连些中小股匪头头也在摇摆不定。可有的顽固分子仍然孤注一掷,比如保靖县的张平——这个当地臭名昭著的恶霸,号称'遇之草木皆伤'。

为打击张平气焰,黎原兵分两路,一营扼守沿线要隘,三营则亲自带领,直扑罗依溪的匪巢。这是一场遍地开花的'捕捉战',时而似有所获,转瞬又化为乌有。张平狐狸尾巴终究是难藏,老窝被端了个底朝天。只是这些蛰伏于密林老巢的老残匪,往往一探头就销声匿迹。

眼见无法一锤子砸死,黎原便采取循序渐进的剿灭之策。先是固守张平老窝,切断内外联系;再派出小分队,放出'狙击手'包围迫击;等时机成熟,再施以重兵痛击。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党的政策宣传,组建区县人民政府,争取群众的同情。

像这样的战役一个接一个,一场场小胜逐步积累,逐股歼灭顽固残余。从10月至次年春,每个县城镇小村都能看到解放军战士的身影。到1950年,湘西地区基本扫除了匪患,当地人民为此赞颂有加。

一场场无声无息的'围剿战',摧枯拉朽,将顽固的野草连根拔起。湘西大地虽未曾硝烟腾腾,却也是艰难卓绝。宜昌之役后,解放大军继续西疆,熬过千辛万苦,终于把湘鄂边区的叛逃残匪彻底消灭。

剿匪建政,是如何做到的?重要还是要以'慎始'的工夫,谋定后动,决不轻举妄动;再就是要以'诚心'接纳,广开方便之门;最后是要以'恒心'持久战,反复消化。正所谓:

'剿匪建政无捷径,惟有脚踏实地真经营。'

这场湘西战役,不啻是一幕幕英勇顽强的现代京剧。炮火硝烟下,熠熠铮铮;山林密境间,沉稳冷静。这不仅是一场武装斗争,更是一次民心攻坚战。人民子弟兵同心同德,才能取得这番鲜有人血的决定性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黎原同志生平(1917-2008)★(64少将)
这位开国少将,作为华国锋曾经的顶头上司,是如何评价华国锋的?
中国最后的恶匪夫妻:1965年动用7000人才被擒获,各自结局如何
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土匪:杀人抢劫强奸无恶不作,结局悲惨可耻
中国最后一个土匪:曾霸占堂婶杀堂叔,1965年出动7000人才抓到他
解放前湘西匪患猖獗百年痼疾透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