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床常用血清酶同工酶及其亚型分析

临床上可根据酶浓度的变化用以辅助诊断。若酶浓度变化由细胞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引起,表示脏器或组织损伤;若为细胞内酶合成增加所致,提示组织再生、修复、成骨或异位分泌,或提示有恶性肿瘤的可能;若为酶排泄障碍引起者说明有梗阻存在。同工酶的分析与鉴定则能反应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一、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一)生物化学特性

转氨酶或称氨基转移酶是一组催化氨基在氨基酸与a-酮酸间转移的酶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前者俗称为谷丙转氨酶(GPT),后者为谷草转氨酶(GOT)。


(二)体内分布

AS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肝、骨骼肌和肾等,肝中7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AST有两种同工酶ASTs 和ASTm,分别存在于可溶性的细胞质和线粒体。细胞轻度损伤时ASTs 升高显著,而严重损伤时,则ASTm大量出现于血清中。正常血清所含AST的同工酶主要为ASTs,但在病理状态下,如细胞坏死,则血清中以ASTm为主。

ALT大量存在于肝脏组织中,其次为肾、心、骨骼肌等。血清ALT活性升高,通常表示肝脏损伤。ALT有两种不同活性的同工酶a(ALTs)、b(ALTm),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及线粒体,后者的活性为前者的16倍。肝细胞坏死血清中以ALTm为主。


(三)临床意义

AL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很灵敏的指标,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肝损害时,血清ALT 水平可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且ALT>AST。一般而言,急性肝炎时血清ALT高低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且往往是肝炎恢复期最后降至正常的酶,是判断急性肝炎是否恢复的一个很好指标。假如能同时测定AST,并计算DeRitis比值,即AST/ALT之比,则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肝炎的转归也特别有价值。急性肝炎是时DeRitis比值<1,肝硬化时DeRitis比值≥2,肝癌时DeRitis比值≥3。

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AST主要存在于心肌,以往多用于AMI的诊断。AMI发病6~8h即升高,48~60h达到高峰,4d~5d恢复正常。但由于AST在AMI 时升高迟于CK,恢复早于LD,故诊断AMI价值不大。在急性肝炎时,AST虽亦显著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及ALT,而在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胆道疾患时AST亦可升高。

二、γ-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一)生物化学特征

g-谷氨酰转移酶(γ-GT或GGT)又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P),是一种含巯基的线粒体酶。组织分布以肾脏含量最多,其次为胰、肺、肝等。血清中的γ-GT则主要来自肝胆,红细胞中几乎无γ-GT,因此溶血对其测定影响不大。

(二)测定方法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γ-GT活性。IFCC参考方法采用L-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作为底物,以甘氨酰甘氨酸(双甘肽)作为γ-谷氨酰基的受体。在pH7.7的条件下,γ-GT催化底物生成γ-谷氨酰双甘肽和黄色的2-硝基-5-氨基苯甲酸,在410nm波长处直接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γ-GT活性成正比关系。

(三)临床意义

γ-GT是肝胆疾病检出阳性率最高的酶。

γ-GT 还可用于判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肿瘤患者如有γ-GT 的升高,常说明有肝转移。

γ-GT与乙醇的摄取量有关,对乙醇性中毒的判定有相当的价值。长期接受巴比妥类药物、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者常有γ-GT升高。

用醋纤膜电泳可将γ-GT同工酶分为γ-GT1、γ-GT2、γ-GT3和γ-GT4四种,正常人只见γ-GT2和γ-GT3。重症肝胆疾病和肝癌时常有γ-GT1出现,乙醇性肝坏死和胆总管结石时常有γ-GT2增加,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炎时γ-GT2也增加。γ-GT4与胆红素增高密切相关。 

三、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和亚型

(一)生物化学特性

CK催化肌酸和ATP或磷酸肌酸和ADP 之间的磷酸转移的可逆性反应,所产生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CK广泛分布于全身,在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脑。测定样品宜用血清或肝素化血浆。

CK是由M和B两类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在细胞质内存在3种同工酶,即CK-BB(CK1),CK-MB(CK2)和CK-MM(CK3)。在细胞线粒体内还存在另一CK同工酶,即所谓线粒体CK (CK-Mt),也称CK4。

(二)临床意义

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3d~4d恢复正常。

CK-MM亚型测定对早期AMI的检出更为敏感,一般以CK-MM3/CK-MM1>1.0作为诊断AMI的标准,但必须排除急性骨骼肌损伤。

四、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一)生物化学特征

乳酸脱氢酶(LD或LDH)催化乳酸氧化成丙酮酸,同时将氢转移给辅酶而成为 NADH,依条件不同而有可逆性。

(二)体内分布

LD是一种含锌的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肝、心肌、肾、肌肉、红细胞含量较多。LD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M3)和LD5(M4)。

(三)临床意义

临床上测定LD同工酶有助于相应组织病变的诊断。心肌梗死和心肌炎时以LD1和LD2升高为主,且绝大多数的AMI患者血中LD同工酶都出现LD1/ LD2>1,即所谓“反转比率”(flipped LD ratio)现象,且持续的时间长。骨骼肌和肝细胞损伤时常出现LD5>LD4。急性肝炎时LD1和LD2相对下降,LD5升高;慢性肝炎时LD5升高,且LD1<>

五、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一)生物化学特征

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含锌的糖蛋白,在碱性环境中(最适pH为10左右)可以水解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的磷酸单酯化合物底物。ALP广泛存在于各器官组织中,其含量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胎盘、小肠、骨骼等。血清中ALP 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生长期儿童血清内ALP大多数来自成骨母细胞和生长中的骨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人体各组织ALP同工酶可分为3大类,即胎盘ALP、肠ALP和肝/骨/肾ALP同工酶。

(二)临床意义

在骨生长、妊娠、成长、成熟和脂肪餐后分泌等生理情况下,ALP活性可增高。除外上述生理性增高,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对于原因不明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六、酸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一)生物化学特征

酸性磷酸酶(ACP)是作用类似ALP的磷酸酶(最适pH在7.0以下),存在于人体不同组织,如前列腺、红细胞、血小板、肾脏、肝脏、脾脏、胃、肌肉及骨髓等,以前列腺含量最多。正常男性血清中ACP 约有1/3~1/2来自前列腺。ACP同工酶分前列腺ACP(PAP)和非前列腺ACP(如红细胞ACP、溶酶体ACP、破骨细胞或吞噬细胞ACP等)两大类,在前列腺中含有丰富的PAP,比其他组织约多100倍。测定标本以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为宜,应及时分离血清(浆)并尽早测定。

(二)临床意义

ACP测定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前列腺癌时血清ACP活性显著升高,转移性癌患者可达40~50ULN。

七、淀粉酶及其同工酶

(一)生物化学特征

淀粉酶(AMY或AMS)是能将多种糖化合物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等产物的一组酶。人和动物只含a-AMY。人体中胰腺含AMY最多,由胰泡细胞合成后通过胰管分泌入小肠,唾液腺也分泌大量AMY入口腔开始消化多糖化合物,此外AMY还见于卵巢、肺、睾丸、横纹肌和脂肪组织中。肝中AMY很少乃至没有。 

(二)临床意义

长时间以来,AMY水平一直作为评价胰腺外分泌功能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3h AMY开始升高(也有延至12h后升高者),多在12~24h 达峰值,2~5d下降至正常。如持续性升高达数周,常提示胰腺炎有反复,或有并发症发生。而尿AMY约于发病后12~24h开始升高,下降也比血清AMY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AMY更有价值。

临床上检测AMY用于胰腺炎诊断时,应注意AMY增高幅度与病情不成比例,如原AMY已升高却发生与症状不相应的降低时,常为凶险的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兆。AMY水平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急性胰腺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酶与它们的同工酶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诊断酶学
第七章 诊断酶学
2016资格考试生化检验分章节复习(五)
解读心肌酶谱五项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