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及临床分类

本病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发生于卵巢功能期。


1.雌激素水平失衡 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雌激素水平的过度刺激,可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 正常乳腺的各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高低不一,敏感性高的组织易患病,不同妇女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对雌激素刺激敏感的妇女得病几率大大增加


3.饮食及身体因素 高脂高能量饮食肥胖肝功能障碍等使体内雌激素增多,进而刺激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本病


4.遗传倾向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为:


  1、大体形态:肿瘤一般呈圆球形、椭圆形、分叶状,与周围境界清楚,有完整包膜,直径多在3cm以内,质地较坚实。切面质地均匀呈灰红色,略向外翻,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裂隙及黏液样光泽,少数可见切面有囊腔及囊内乳头状瘤形成。有时还见钙化区或骨化区。


  2、组织形态:根据肿瘤中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以下5型。


  (1)管周型(围管型):病变主要为腺管周围弹力纤维层外的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弹力纤维也参与肿瘤形成,但无平滑肌,也不呈黏液样变性。增生的纤维组织从周围压迫乳管及腺泡使其成为腺管状。纤维组织致密,常呈胶原变性或玻璃样变,甚至钙化、软骨样变或骨化。腺上皮细胞正常或轻度增生,偶见囊性扩张及乳头状增生。但腺上皮增生不如纤维组织活跃。


  (2)管内型(向管型):主要为腺管上皮下结缔组织增生,上皮下平滑肌组织也参与肿瘤形成,但无弹力纤维成分。病变可累及1个至数个乳管系统,呈弥漫性增生。早期上皮下结缔组织呈灶性增生,细胞呈星形或梭形,有不同程度的黏液变性。


增生的纤维组织从管壁单点或多点突向腔面,继而逐渐充填挤压管腔,形成不规则的裂隙状,衬覆腺管和被覆突入纤维组织的腺上皮因受挤压而呈两排密贴。在断面上,因未切到从管壁突入部分,纤维组织状如生长在管内,故称为管内型纤维腺瘤。


在较大的腔隙内,有时可见许多上皮包绕间质的乳头状结构,腺管上皮亦可受挤压而萎缩或完全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可发生黏液变性,纤维组织可变致密并发生透明变性。间质亦可发生钙化及骨化。


  (3)混合型:一个肿瘤中以上2种病变同时存在。


  (4)分叶型(巨纤维腺瘤):多见于青春期或40岁以上的女性,瘤体较大,其直径多在7cm以上,呈球形,基本结构类似管内型纤维腺瘤。由于上皮下结缔组织从多点突入高度扩张的管腔,又未完全充满后者,故在标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时呈明显分叶状。


一般纤维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但无异形。本型与管内型的区别在于,分叶型瘤体大,有明显分叶。与叶状瘤的区别在于,后者常无包膜、间质细胞有异形,可见核分裂。


  (5)囊性增生型:是由乳腺增生症演变而来。瘤体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可有包膜。肿瘤由腺管上皮和上皮下或弹力纤维外结缔组织增生而成。上皮病变包括囊肿形成、导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及大汗腺样化生等。本病与囊性增生病的区别是后者病变较广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且常累及双侧乳房。


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1.普通型纤维腺瘤

此型最多见,瘤体小,生长缓慢,一般在3厘米以下。


2.青春型纤维腺瘤

大多发生在月经初潮期,临床较少见,特点为生长较快,瘤体较大,病程在1年左右可占满全乳房,肿块最大径为1~13厘米。


3.巨纤维腺瘤

中年妇女多见,可见于妊娠、哺乳、闭经前后妇女,特点是生长较大,可达10厘米以上或更大,偶可有肉瘤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纤维瘤是怎么形成的
对乳腺纤维瘤的基本认识
女性生殖系统:乳腺
葛洪乳腺易主任解析乳腺纤维瘤是如何产生的?
活检报告镜下描述模板(二)
http://www.bioon.com/Article/Class306/14479.shtml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