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五脏与脑的关系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故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由心、肝、肺、脾、肾五脏主司,即所谓“五神脏”。脑的功能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精气充盈,功能旺盛,才能化养五神并发挥其生理功能。

“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主运血之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

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魄生而主司感觉,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腐熟运化五谷,气血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入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杲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血气和调,则脑清神聪,魂化而主司运动及内在思维。若疏泄失常,肝气抑郁或亢逆,则见精神失常,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为中风昏厥;若肝失藏血,神失所养,魂不得涵养而飞荡,则见运动障碍或梦呓夜游等。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脑为髓海。髓由精化,“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其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病亦从五脏论治,其关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异常的病证,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与脑的病变,而应从五脏论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奇恒之府——脑2
关于五脏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
形意拳“易筋、洗髓”理法精解(2)
“元真”论 —— 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内经》对脑髓学说的认识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