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北故宫馆藏精美钧瓷(三)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


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


接下来几期小编将根据器形特点为大家带来台北故宫馆藏精美钧瓷,请持续关注!

 


 028.  金-元钧窑天蓝鼓钉洗


高9.9公分 口径25.5公分 底径18.3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一枚,下缘十八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蓝釉,釉彩不均,边棱呈米黄色。器内则蓝紫釉彩相间,浅蓝釉面并出现紫色的蚯蚓走泥纹,及浓密的紫色斑点。


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刻有数目字「一」,周缘并有支烧痕二十枚



 029.  金-元钧窑天青葡萄紫鼓钉洗


高10.4公分 口径27公分 底径19.2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三枚,下缘二十枚。


胎骨厚重,通体施釉,釉质匀称,釉彩内外不一,釉色天青,外为葡萄紫釉,边棱呈褐色。


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三十余枚,支点大而排列紊乱。底刻数目字「一」。



 030.  金-元钧窑月白鼓钉洗


高12公分 口径25.6公分 底径18.9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足作云头形。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三枚,下缘十九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月白色浓釉,釉质乳浊,口下、足际皆有垂釉痕。


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二十九枚,支点大、排列紧密。足内壁刻数目字「一」,底面清宫刻「养心殿长春书屋用」的款记。




031.  金-元钧窑天蓝葡萄紫鼓钉洗


高8.5公分 口径22.2公分 底径16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一枚,下缘十八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浓釉,釉彩内外不一致。器内天蓝,器外一变为葡萄紫色,边棱皆作褐色边,内外釉面皆有蚯蚓走泥纹。


施釉至足底,釉质浓稠,鼓腹外壁的弦纹几乎为流釉所覆罩。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并有支烧痕十六枚,底印数目字「二」,足底露灰土色胎



 032.  金-元钧窑天蓝丁香紫鼓钉洗


高7.5公分 口径20公分 底径14.4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十九枚,下缘十八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浓釉,釉彩内外不一致。器内天蓝,器外一变为丁香紫釉。边棱皆呈褐色,釉面皆有蚯蚓走泥纹,外壁口下一周紫白色流釉,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十七枚。底印数目字「四」,足底露灰土色胎。



 033.  金-元钧窑天蓝葡萄紫鼓钉洗


高8.5公分 口径22.2公分 底径16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十八枚,下缘十五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紫釉,釉彩亮丽,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边棱褐色。口下外壁有一周流釉痕,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二十枚。底印数目字「五,足底露灰土色胎



 034.  金-元钧窑月白鼓钉洗


高9.7公分 口径23.5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足作云头形。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枚,下缘十六枚。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月白色浓釉,釉质乳浊,釉表气泡稯眼明显。


器内釉面有蚯蚓走泥纹,线条长而连续,边棱呈褐色。施釉至底足,口下、足边流汁低垂而下,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二十四枚,支点大、排列密集。器底及一足内壁各刻数目字「五」,字迹拙劣。



 035.  金-元钧窑月白鼓钉洗


高10.2公分 口径23.3公分 底径16.7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足作云头形。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一枚,下缘十七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月白色浓釉,釉质乳浊,釉面有蚯蚓走泥纹。施釉至底足,口下、足边流汁积垂,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十五枚,支点大、排列密集。器底及一足内壁各刻数目字「五」,字迹拙劣



 036.  金-元钧窑葡萄紫鼓钉洗


高5.7公分 口径16公分 底径12.4公分


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足作云头形。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十六枚,下缘十五枚。


胎骨厚重,通体罩施葡萄紫釉,器内转为灰蓝色,釉面局部出现紫色斑点与蚯蚓走泥纹。


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并有支烧痕十五枚,支点大小不一致。底刻数目字「八」



注:本文由太史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网络, 太史瓷,版权归属原作者,谢绝商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佳士得香港:重要私人珍藏的四件千万级钧瓷
故宫“色彩斑斓
市场丨钧窑离天价纪录,还差多远
故宫陶瓷馆宋代陶瓷(五)钧窑瓷
釉具五色 艳丽绝伦:钧窑的灵动之美
故宫博物院精品陶瓷欣赏(第3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