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知识必学:广陈皮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


这是李东垣在《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中的六陈歌。粮之六陈是指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和芝麻,以其可以久藏故称六陈。药中六陈之狼毒、枳实、枯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不得用清新也。


百年陈皮胜黄金,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大有内涵的新会陈皮。


红曲鲜红色艳,入药以陈久者良。艾性纯阳,新者气味辛烈,用以灸病恐伤血脉,当艾取陈久者良。吴茱萸思邈曰陈久者良,闭口者有毒。不得之伤神,咽喉不通。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

 

中药中诸如芦根茅根、生地石斛、麦冬沙参等皆为鲜者药用较佳,较陈久者效优。盖因鲜药味甘而厚而气不浓烈,反而阴柔津液较多,故鲜用之则最能生津护阴也。上述诸药惟偏于味,而六陈药偏于气,气味不同用法各异。药在气与味,陈药之新产者气均很强烈,过犹不及,服用时容易发生副作用。为了避免副作用所以必须将上述六种药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稍和为度。

 

古代所称“橘”,包括了现代柑、桔(橘的俗字)、橙、柚、柠檬等品种类群,先秦记载只称橘、柚,曰“小曰橘,大曰柚”。后来“柑”从“橘”中独立列出。因其经霜成熟后,果味甘而称甘,因木而生为柑。柑发生于橘之后。西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述:“柑,乃橘之属,滋味甘美特异者也。”按《中国百科全书》介绍,新会大红柑又名茶枝柑,属橘类。可见新会柑不同于柑、蜜柑、红柑,也不同于甜橙与柑天然杂交出的蕉柑。由于中药名“陈皮”一般专门表示柑皮。“橘皮苦辛温,柑皮辛甘寒,外形虽似,而气味不同”;“柑、橘皮今多人混用,不可不辨。”尽管今天某些辞书仍将“橘皮”解作柑橘皮,笔者认为“陈皮”应专指柑皮而言

 

广陈皮入药已有近800年历史。《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清《本草蓬源》载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新会老陈皮香气特异,醇而浓郁,味甘凉香,微辛但微苦。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茶品和调味佳品。其可除肉类腥膻,使之甘醇,令齿颊留香。南药北用,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广货之一走向全国。大医叶天士所开“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非新会所产的陈皮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涩味重。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新会著名特产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传统的陈皮制作方式通常在生晒好后,还要被吊在村屋的窗框、厨房的锅盖上方等地方“陈化”。广产为胜名广皮。陈者良名陈皮。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陈皮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陈皮别名有陈广皮、陈柑皮、新会皮、大红皮、冈州红皮。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记有:“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橘实形圆色黄,味香肉甘,脾之果也。其皮气味苦辛,性主温散,筋膜似络脉,皮形若肌肉,宗眼如毛孔,橘皮花开于夏,成实于秋,得火气少金气多,故味辛苦。味薄气厚,降多升少阳中之阴也。入手足太阴,足阳明经。

 

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辛能散温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仓,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陈皮、枳壳利气而痰自下盖此义也。同杏仁治肠胃气秘,同桃仁治大肠血秘,皆取其通榜。通神轻身长年者,利脾肺之极功也。盖其温中而无燥热之患,行气而无峻削之虞,中州之胜剂也,盖天下第一和药。

 

广陈皮其皮、核、络、叶均是道地药材,橘皮去掉白色内层,只留表皮称为橘红,具有理肺气、祛痰功效,留白者补胃和中,去白者消痰泄气。临床多用于咳嗽、呃逆等症。果核叫橘核,有散结、止痛之功效,用来治疗睾丸肿痛、乳腺炎性肿痛等症。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橘叶具有疏肝理气、消肿散毒之功效,为治胁痛、乳痛要药。

 

本人笔记中记载,金银花15克贡菊花15克霜桑叶15克橘络9克,用于降压,血脂高者可酌加生山楂。泡水服用不可煎服。(自拟方)橘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可有效防治高血压,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


市场上超过40年的上好新会陈皮,一两可卖两万元。据载1929产陈皮曾经拍出55万元一斤的高价,比黄金贵重许多。或许因为这类陈皮的稀缺性造成了资本介入,成为了人为炒作的投资品。《药鉴》言:“陈皮须用隔年陈,麻黄三载始堪行,半夏隔年须炮制,茱萸气烈待挥散。”此中可见“六陈”也不能无限期贮存,陈皮理气作用主要是靠它皮中的挥发油,年数愈久挥发油越少。药用一般是3到10年最好,如果保健用亦不要超过30年。

 

新会陈皮按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和大红皮。


>>>>

柑青皮:


茶枝柑未成熟时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甙含量较高,多糖的含量较低,油室则较小而并不饱满,果皮青绿色,陈皮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耐贮。


>>>>

大红皮:


新会柑已成熟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甙含量较低,多糖的含量较高,油室则大而饱满,果皮色泽鲜红色至大红色,此时橘白浮松,用指甲易将其刮去。陈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性温,味甜香,不耐贮。

 

拣果考眼力,二三刀开皮。反皮看门路,晒皮趁天气。新会陈皮基部相连,规则三瓣状,内皮反卷。用其它柑、橙果皮制作的陈皮多表现为橘白厚实,用肉眼不可见油胞眼。正品表皮可见猪鬃纹,油包粒突出,用指甲刮外表破皮的地方突显油亮。正品与其它产地茶枝柑皮相比较,正品产地由于受台风影响,风力大,常有外皮硬疤。用手撕一小瓣正品尝,正品微苦而甘香,伪品苦涩。


新产的新会果皮质较柔软且带韧,剌激性气味少,而散发出明显的甜香味,用口嚼之,觉甜香味。判断陈皮的年份主要要看陈皮的色度和硬度。年份短的陈皮含有大量果糖和水分,所以易受潮软身。而年份越长的陈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年份短的陈皮内表面白色而年份高的陈皮内表面黄色到红色。50年以上的陈皮弥足珍贵,橘白不见陈化脱囊,不是凡品。

 

后记

中药炮制古人先工非常重视,药之生熟如人之生死。举两个例子可窥一斑而见全豹。橘禀东南阳气而生,故以闽粤者最胜。其逾淮而北,则变为枳,此地气使然。药土地所出,真伪陈新,井各有法。李东垣《用药法象》有载凡用黄芩、黄柏、知母时,若疾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等浅表部位,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因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并指出生可以升,熟可以降,因而大黄须煨,恐塞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不尔勿用也!而现今药店不管生熟,不论炮制,其货真者奈何?何其悲也!!!


购料不惜重货,炮制必依古法。守规矩方可成方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会陈皮有关药史、书中记载全录
广陈皮与普通陈皮,还傻傻分不清楚?
「本草驿站」行气燥湿广陈皮
改善呼吸?关于新会陈皮的主要医学记载
一两陈皮一两金!只有专家才知道的陈皮的秘密 !
陈皮,常用的理气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