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 | 海尔的组织创新--“互联网 ”时代中国企业的无边界行动



海尔向无边界化的转型与2000年前后IBM公司转型面对的挑战是很相似的。第一、居于各自领域行业排名全球第一的领导者,面对产业增速放缓,需要与日益强大的竞争者们争食日趋缩小的市场“蛋糕”;第二、需要集中主要能力、公司的资源和市场影响力,还要有创业小公司特有的求生的渴望、灵活性和进攻性(Gerstner,2002)[22]。拥有百年历史的IBM公司内生式的变革,与海尔转型实践采用的“企业无边界”方式、在资源和市场的“两极”进行社会化变革,二者重要不同在于社会化程度、人才与激励人才储备的基础相对较弱、专业化运作能力总体上还需提升、外部环境市场化的程度不足、网络化带来新的“跨界”竞争压力,这些是在中国产生“企业无边界”理论的重要原因。


海尔如何实施无边界化


1)从自主经营到小微企业

张瑞敏提出企业无边界,就是不要只看企业内部资源,更要看到外部资源。互联网时代已经出现无边界经营方面的尝试,比如沃尔玛的众包模式:顾客在购物回去的路上,可以顺路给沿线的顾客带货,沃尔玛给提供带货服务的顾客一定补偿。

 

自2005年,张瑞敏带领海尔开展了“人单合一模式”的变革,其内核正是“互联网思维”。人单合一双赢战略的人是员工,单是用户的价值,将每个人和他的用户价值连起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张瑞敏认为,以企业为中心找客户我们变成以用户为中心,每个人找到自己的用户,海尔集团有几万人,每个人要找到他自己的用户。

 

现在,海尔员工创客平台上经营的2000多家小微企业要实现人单合一双赢,要让每一个小微企业成长为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专业化公司。海尔探索的正是按单聚散的人力资源平台,找最正确的人为海尔工作。以海尔的家电研发为例,原来的研发人员现在变为接口人,对接外部资源。张瑞敏提出,海尔有1150多名研发接口人对接全球5万多研发资源。海尔美国研发接口人韦恩说,美国最不缺的就是技术人员,缺的是怎么把他们整合起来。他自己转型为接口人后,整合了很多美国的研发资源。资源接口人发展的方向是创建小微公司,独立创业。

 

同时,海尔需要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这是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对内,要打破“年功序列”(论资排辈),就像海尔为了激活收购后的日本三洋资产,把员工与用户连接起来。对外,引入“空降兵”(新的人),实现“一流资源无障碍的进入”。变革后的海尔只有三种员工:平台主、小微主与小微成员。搭建平台,既要有互联网式的治理结构、建立新的秩序,又要确保平台是开放的、吸引更好的人进来,才能使各方利益最大化(图1)。


图1  无边界的海尔创客平台社会化示意图

 

从企业内部赛马,到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做专业的事、用专业的人”是海尔“走出去”满足社会化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小微企业对内服务海尔集团成员单位,是以建立能力、提供社会化服务为目标的,这样的小微企业“走出去”服务社会化市场时才能有一席之地,甚至成长为产品与服务所在领域的第一名或第二名。

 

2)管理无领导

在2000多个小微企业的组织体系下,海尔推出管理无领导的理念。过去的领导是马克思·韦伯总结的科层制产生出来的。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决定企业,而不是企业决定用户。海尔探索小微公司自制,中层消失,管理扁平化。管理无领导是解决目标的问题。海尔现在做的是请用户来做360度考核。比如海尔物流限时达,不用分层分级计算打分,只要用户评价,很简单。对用户承诺按时送达,超时免单。这对海尔的渠道综合服务体系是一种倒逼。赔付不是由公司拿钱,而是谁的责任谁拿钱。这样,体系中的所有环节都动起来了,共同努力来满足用户。直接由用户考核比公司收集用户意见、上下级协调,效果要好很多。

 

3)平台与品牌作为海尔的核心能力

大量自主的小微企业存在,企业如何获得凝聚力和向心力?海尔重视企业资源的平台化导入,对外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海尔建立的3.2亿元智慧家庭产业专项基金,是与赛富基金联合设立的,为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软件与硬件创业者、极客、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多资金资源。

 

依托全球研发、设计、模块化,使智能化柔性化制造资源在海尔资源云平台上共享。公司的开放性创新、模块化资源无障碍接入、用户参与设计,为精准、及时、个性化满足用户需求创造条件。合作伙伴、用户可以通过海尔官网、海尔用户社区、卡萨帝官网、海尔商城、海极网直接交互,供应商通过模块资源平台海达源参与前端设计,通过研发资源平台、 海立方平台、众创汇、微信、微博等动态引入全球一流研发、设计、销售体系也推行平台化。


海尔强化了电商业务,推进自有渠道转型为O2O服务平台。2014年海尔电商渠道业务收入增长超过150%。为了增强互联网时代的门店竞争力,公司的加盟门店体系快速从卖货店向用户体验店转型。让店上网,货不进店,将门店打造成O2O服务平台,成为虚实融合的导流平台。在拓展京东等电商渠道的同时,契合年轻一代消费者注重娱乐化、参与感的特征,以移动端社交媒体驱动用户朋友圈分享。用户提供自主传播内容的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平台,促使网上用户因关注而喜爱海尔品牌。日日顺物流的快速配送在2014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海尔”品牌以人民币3.2亿元销售额第三次夺得天猫“双十一”购物节的家电第一品牌(海尔年报,2015)[27]。

 

4)推行社会化服务

实现社会化服务是检验小微企业生存能力的标准,也才能够实现企业价值、兑现团队强激励、避免海尔作为一个整体被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旁路”或边缘化。

 

从施行内部市场化到海尔企业的社会化,通过横向一体化联合,逐步形成新的能力来满足客户越来越个性化的家电及家居需求。布局未来智能家居市场,海尔推出了U+智慧生活开放性的合作平台,涵盖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初步建立智慧空气生态圈、智慧用水生态圈、智慧洗护生态圈、智慧美食生态圈、智慧健康生态圈、智慧娱乐生态圈、智慧安全生态圈七大生态圈。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09万人,其中活跃用户19.5万人。基本搭建起 U+智慧生活平台SmartLife,吸引近百家合作伙伴,初步形成智慧生活生态圈。

 

2014 年公司发布全球首个智慧生活操作系统——U+系统,实现了从 1.0 到 2.0 的升级,系统具有全开放、全产业链、全兼容特性。以U+智慧家庭互联平台、U+云服务平台以及 U+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技术支撑,通过建立统一的智慧协议标准,实现不同品类、不同品牌的智慧家电和服务的互联。

 

从内部市场化,到横向一体化的小微企业社会化经营。公司网络化转型的方向和愿景是用户可全流程实时互联,用户和互联工厂零距离,制造物流全流程透明可视、云追踪。

 

5)供应链无尺度

过去以大规模制造为主,互联网时代则是个性化定制。不仅要按需制造、按需配送,还要按需设计,全流程按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零库存,解决面对用户的问题。海尔人相信,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手机行业在第一代的模拟制式时代,摩托罗拉公司保持领先。到了第二代GSM数字时代,诺基亚手机保持了15年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名。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美国苹果公司,把手机变成云计算的终端,手机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满足每一位苹果产品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苹果公司超越了诺基亚手机,在产品与技术上全球领先。

 

智慧物流模式下电商物流平台的社会化业务大幅增长。覆盖全国“仓储、配送一体”、“送装同步”的日日顺服务成为天猫网站的大家电主要物流服务提供商。日日顺物流平台以开放方式吸引了几万辆“车小微”加入,是国内唯一实现进村入户、送装一体的大件物流服务网络。“车小微”模式“最后一公里”订单分配和管理平台,利用驾驶员手机端 APP 获取订单,用户可现场评价配送服务,根据用户评分自动优化车辆资源分配,交付环节客户体验不断提升。为了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及客户口碑第一的家居电商物流提供商”的社会化市场目标,海尔电器于2015年1月战略投资上海广德冷链物流,占34%的股权。上海广德是目前市场领先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

 

6)强激励将成为促进海尔创客平台“万众创业”成功的动力

如果一个大企业是由大量的小微企业构成,如何确保大企业的优势是关键。小微企业个人或团队都有很强的个体能力与创造性,在平台与品牌之外,海尔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激励模式,以形成更强的企业向心力。只有海尔创客平台的网状节点(有市场价值的小微企业)越多越强,作为整体的海尔企业生命力才能越强。

 

以企业资源社会化、平台产品与服务社会化作为平台的两极,海尔从原先的企业内部弱激励逐步转变为资本市场的强激励。从内部市场化弱激励到股权强激励,激励对象离职率与激励强度呈现负相关。

 

举例来说,由三位“85后”男生——李宁、李艳兵和李欣发起的海尔内部创业组织小微企业“雷神”主攻游戏笔记本电脑。诞生4个月的雷神月均销售达到3000台。第一年的销售目标确定为4亿元。生长于海尔这家传统制造型企业的土壤中,在创业精神与新机制的激励下,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海尔小微转型工程真实发挥了效力。对于海尔,雷神具备实验性质与标志意义。对于雷神团队,在庞大传统制造企业“母体”里,需要努力生存以证明自己的小微企业价值。

 

7)组织创新的绩效

海尔通过自主变革和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07年到2012年,公司的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5%。营运资金周转天数海尔达到了-10天,而白电行业平均水平是60天左右。白色家电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能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主要得益于海尔推进了自主经营体,让每个人的薪酬与个人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司主营产品营业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海尔2015年4月8日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2014年度研发成功洗衣机产品的“净水洗”、“免清洗”技术、冰箱产品的“磁制冷”、“干湿分储”技术、空调产品的“空气射流”、“无雾加湿”、“耦合式防触电供电”技术、厨电产品的“深腔变频抽油烟”技术、燃气热水器产品的“无一氧化碳NOCO”安全技术等领先技术。通过对专利技术的研发,海尔保持了中国高端家电市场优势,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家电定制。公司推出卡萨帝云裳洗衣机、海尔免清洗洗衣机、卡萨帝朗度冰箱帝樽、天樽、天铂空调、具备八种健康空气组合方案的空气魔方、 深腔变频抽油烟机、NOCO燃气热水器等差异化、高端化产品深受用户喜爱。

 

结语


海尔企业无边界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营造创业平台,释放员工潜能成为创客;员工创客产生的2000多家小微企业对接社会化资源,满足广泛且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以社会化服务扩展客户市场规模(addressablemarket);以海尔创客平台形成“漏斗状”引力奇点,在产品迭代升级过程中避免“被旁路”。

 

专业化是实现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凭借海尔品牌与经济规模快速成长起来的小微企业,想要走向社会化提供产品与服务,没有强的专业化企业能力是不够的。吸引和留住专业化人才与团队一起创造出企业的社会化(市场)价值,以股权强激励替代原有的内部市场化弱激励,成为了海尔的必然选择。海尔在“互联网+”时代主动求变,成为了组织创新的开拓者。

 

当然海尔面临的挑战仍然存在:大企业模式能否与小微企业的硅谷模式兼容?海尔的平台和激励是否足够强大,以支撑起众多创客的梦想?海尔品牌是否能够支撑大规模的网络化经营?小微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的失控与人才流失。

 

因此,海尔的组织创新还在路上,它符合互联网下企业变革的重要趋势。这一变革,不管成功而否,都将给全球的管理学研究留下重要资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尔的“三要三不要”
张瑞敏:在互联网时代重构海尔
管理智慧-海尔:从“砸冰箱” 到“砸组织”
聚焦||海尔智慧家庭落地:揭开人单合一模式冰山一角
【独家】破家电业'歌德巴赫猜想':10年首现海尔解法!
优酷土豆携手海尔,用纪录片解读品牌“真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