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胰岛素使用四要诀

文/宋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

石勇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者,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因此,近年来运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对于胰岛素治疗的自我管理并不了解,甚而存在不少误解。那么胰岛素怎么使用才算是“用好”呢?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不同部位 效果不同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很重要,正确地选择注射部位涉及到治疗的效果,甚至胰岛素的用量。一般来说,身体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所以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应选择腹部作为注射的部位。如果是晚上需要注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

饮食运动 不可忽视

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很多患者就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觉得既然打了胰岛素,就可以放开随便吃东西,反正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又没有副作用。殊不知,不控制饮食而想靠多用胰岛素来抵消的观点是错误并且危险的。这样做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或者血糖高高低低,波动很大,同时胰岛素越打越多,体重明显增加。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控制体重还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坚持适量的运动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注重采取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等。为了避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在空腹或餐前运动,一般在餐后1~2小时运动较佳;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应避免在胰岛素作用巅峰时段运动。

药物联用 疗效更佳

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早期联用,可使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有助于保护和修复胰岛功能,延缓胰岛B细胞功能的衰竭;

可以节省胰岛素的用量,避免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避免体重增加,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还可使口服降糖药的用量减少,避免因药物用量过大所致的肝肾毒副作用;

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更好地控制血糖。

结合血糖 调整用量

为了监测和预防无症状性低血糖及高血糖,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时要注意自我血糖的监测。

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监测时段一般为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监测其他时段。睡前胰岛素剂量参照前一天空腹血糖,而餐前胰岛素剂量则根据前一天餐后血糖调整,每次调整2~4单位胰岛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专有名词释疑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18
降服“脆性糖尿病”需要精细调控 | 王建华主任专栏
6个测血糖的黄金时刻,你要牢记于心!
空腹、餐前、餐后 2 小时....血糖,到底怎么选检测时间?
糖尿病人测血糖:找准6个黄金时刻,才更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