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魏朝堂也有铁骨铮臣

太上皇自主调兵的行为让冯太后感觉到了恐惧,她忍无可忍,终于狠下心出手,恰好拓跋弘进宫摊牌,劝告太后不要随便干涉朝政,却被早有准备的冯太后责备请安不及时,按照皇家祖制家规,皇太后关了太上皇的禁闭。

作为养母,干掉儿子不过举手之劳,一星点类似今天铊盐的莫名毒药,便让太上皇稀里糊涂死于非命!

公元476年7月20日,年仅二十三的拓跋弘驾崩于永安殿,死因不明,而且至今没能破案,据说已被定为糊涂铁案。

《魏书》、《北史》、《资治通鉴》中,对献文帝的死亡都有详述,死因有出入,但大都与冯太后有关,有一段干脆明说是太后宠幸李奕的结果。《魏书·天象志》中认为献文帝驾崩“实有鸩毒之祸”,系被太后赐毒酒而死。

而皇帝寝宫睡梦中的拓跋宏,却只能从梦中惊醒,惊悸之余惨然泪下,在黑暗中低声抽泣。

其实,年仅十岁的皇帝拓跋宏,才是这场人间悲剧的最大承受者,祖母与父亲之间的人伦惨剧将年幼的他从精神上几乎彻底击倒。

公元476年7月21日,拓跋弘死去的第二天,小皇帝对天下臣民宣布太上皇因病驾崩,皇太后晋位太皇太后,同时延兴六年改为承明元年。

同年,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年号,“太和”出现了。

拓跋弘被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一辆牛车摇晃着,摇向拓跋家族祖先的墓地云中金陵,此刻,他能否安然瞑目?

平心而论,拓跋弘的才份与能力都属佼佼者,如果没有冯太后,也许他会像祖先那样成就一番丰功伟绩。只可惜他遇上的是更强悍的冯太后,而他在后世的皇帝名声,又被比他更出色的儿子拓跋宏所遮掩。

随便说一句:自冯太后开始,灭绝人性的“子贵母死”制度才变得威风凛凛,之后的北魏后宫竟然流传起这样的保命之道:

妃嫔们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

公元476年7月27日,拓跋弘的灵位被供入太庙,仪式结束,皇帝宣读了太皇太后谕旨:参加太庙祭奠的全体官员爵位晋升一级。

百官皆大欢喜,跪下谢恩,一个人却站起来拒绝接旨。

没想还就是有耿直大臣,秘书令程骏站起质问:封侯赐爵乃国家大事,除非皇亲国戚,或者战功卓著,再者逢国家喜庆盛典,现在太上皇暴病驾崩,算我朝哪门子喜事?

这下,百官面面相觑,皇帝张口结舌。

程骏,能够干上秘书令高位全凭精通儒学,是朝堂著名书呆子,求名不贪财,古板不谋利,遇到这种犟臣,简直能恨死同事、气煞领导!

取消赐爵,这样的大事拓跋宏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回来请示冯太后。

冯太后大怒,站起要说什么却突然停住,随即冷笑!

冯太后本意是借机收拢人心,安定因太上皇莫名其妙暴毙引起的上下猜疑,没想被不识相的程骏给搅黄,大怒之际却发觉无法给程骏定罪,只得暂时忍下,怒斥临时变成了褒奖,吩咐皇帝奖赏给程骏华服一件,丝帛二百匹。

谁也不会料到,古板的程骏竟然拒绝接受赏赐,《魏书·程骏传》记载,他在谢恩奏章中恭维了几句皇帝、太后之后这样说:“臣影颓虞渊,昏耄将及,虽思忧国,终无云补。”——人老话多,有心无力,报国无门——这就有点牢骚加挖苦了。

冯太后这下服气了,嘱咐小皇帝:以后处理国事,就要学习程骏这种认真态度!

程骏后来倒也没有遇到多大麻烦,得以享年72岁善终,冯太后闻之甚为痛惜,“赐东园秘器、朝服一称、帛三百匹,赠冠军将军、兗州刺史、曲安侯,谥曰宪。”

由此可见,苍蝇不叮无缝蛋,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是,古板任性的程骏其实还是被忽悠了:太庙大祭进爵封官被他阻止,但拓跋宏按照冯太后的指示还是给一部分重臣提拔了职务及爵位,例如帮她灭掉乙弗浑的拓跋丕等人,值得关注的还有两位:太卜王睿与秘书中散李冲,太卜也就是一个官办算卦的,冯太后刚刚认识,被提拔为散骑常侍、侍中;秘书中散不过一做文书工作的宫廷小吏,被提拔为内秘书令,并为小皇帝伴读。

这次提拔偏偏没有被太后夸赞为楷模的秘书令程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年少的太上皇死于暗杀吗?
北魏冯太后(图)
特别推荐:扒一扒《锦绣未央》的真实历史(二)
北魏母子争权夺利:拓跋弘大搞集权惹众怒,冯太后坐收渔利成赢家
子贵母死制度之下的漏网之鱼
他12岁就当了皇帝,18岁成太上皇,最终被太后所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