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随笔】酒以成礼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公元前672年春季的一天,齐国大臣田敬仲完在家中请齐桓公饮酒,正喝到兴头上,天却黑了下来,齐桓公命田敬仲完点起火把继续喝,田敬仲完拒绝了。他说:臣下只想在白天请主上喝酒,没有打算晚上还继续,所以不敢奉命。说罢,就恭恭敬敬地把齐桓公送出了家门。
  这事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不好理解。不过就是想多耗一会儿时间多喝几杯酒而已,不要说下级对上级,更不要说臣下对国君,就是一般的主人对客人,也不好断然拒绝的,至于吗?但是,在那个上层社会盛行长夜之饮,耽酒误事,酗酒成风的时代,田敬仲完此举却有着破恶习、正世风的示范意义。当时有德望有学问的君子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赞道:“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说田敬仲完请人饮酒,表达了敬意,完成了礼仪就结束,不放纵过度,不因酒违礼,是仁义之举,是伦理道德在饮酒中的完美体现。这个评价被社会公认。从此,“酒以成礼”就成了人们社交饮酒自觉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这个故事在春秋时期广为流传,遂生出几种不同版本,因为人们太喜欢其中蕴含的鉴戒意义了,而管仲又比田敬仲完名气大得多,所以后来的《吕氏春秋》记载此事,就用管仲取代了田敬仲完,故事也讲得更细了。一次管仲请齐桓公喝酒,暮色已降,而齐桓公酒兴正隆,就叫人去拿火炬,要与管仲来个长夜之饮。管仲是齐桓公得以称霸天下的第一功臣,又比齐桓公年长许多,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所以管仲对齐桓公的拒绝就比田敬仲完来得干脆明了,在说了我只请您白天喝,并没请您晚上接着喝后,就下了逐客令:“君可以岀矣。”齐桓公不高兴了,说:仲父您已经老了,寡人还能和您同乐几回呀,请允许夜里接着喝吧。管仲诚恳地告诫齐桓公:主上错了。“夫厚于味者薄于德,沉于乐者返于忧”,任何事情都有个限度,过分重视感官享受就会放松道德修养,沉浸于享乐之中就会生出莫大忧患,厚此必然薄彼,乐极必然生悲。年轻时不警惕就会虚度光阴,老年时不警惕就难保晚节,我和主上都应勉力作事,“若何其沉于酒也?”(《吕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览·达郁》)


 ▲ 齐桓公像


  这不禁让齐桓公想起此前一次醉酒的经历。那次太没节制,喝得晕晕忽忽,把头上的冠都弄掉了。国君所戴之冠,乃君权神圣的象征,自己却当着众多陪酒大臣之面,醉酒落冠,也实在太过失态,太有损于君上风仪了。羞愧,悔恨,总觉没脸见人,齐桓公一连多日不好意思上朝理政。后来还是及时采纳管仲谏言,积极搞好政事,才得到百姓谅解,“雪遗冠之耻”(《韩非子》卷十五《难二》)。这种不堪回首的举止,怎么能一再出现呢?齐桓公对管仲的拒绝,自然不好拒绝了。《吕氏春秋》的作者赞美管仲在这件事上善于“伸志行理”,既坚持了应有的道德操守和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又处理得合情合理。管仲这样引导齐桓公为人处事,辅佐其为政治国,“此桓公所以霸也。”
  究其实,若按《仪礼·燕礼》所记西周宫廷的宴饮礼仪,齐桓公的要求并不违礼。西周以至东周初期,宫廷宴饮是可以白天黑夜连着来的,并且规定,天一黑,宴会大厅的东西台阶上,都要有专职人员高举火把,庭中和门外,则要点起更大的火把,照耀得大厅内外一派通明,以畅酒兴。参加宴会的人们还可以喝醉,并且可以乘着醉意,在乐工演奏的名叫《陔》的乐曲声中,拿起自己席前没吃完的肉脯走下堂,在出门时赏赐给敲钟的乐工,颇似西方近代以来的小费,然后带着醉意岀宫回家。尽管西周初年鉴于商纣王酗酒亡国的前车之鉴,曾对贵族饮酒作岀过严格限制,在我国最古老的文献汇编《尚书》里,就收有当年的限饮酒令,但无论古今,再严厉的宏观强调,也没有具体而微的制度和行事仪节来得实在。像《仪礼·燕礼》所述这样的礼仪行之既久,必然促成酗酒之风,误人误事误国,既背离了饮酒的本义,也走向了礼仪的反面,变得怪异而荒诞,且成为催生社会动乱的一个直接源头。所以当田敬仲完和管仲对饮酒礼仪进行革新,赋予“礼”以全新而积极的内涵,对齐桓公的“君命”断然加以抵制的时候,齐桓公这位明君也就欣然采纳了。
  且不要小看了这件事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孔子曾以礼乐征伐的制定和号令是岀自天子还是诸侯,将周代划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按照这个分法,西周时期的礼乐征伐岀自周天子,春秋时期的礼乐征伐则岀自诸侯霸主,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应是春秋史的实际开篇者。如果说历来为史家盛称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征伐方面的具体事功,那么倡导“酒以成礼”,就应是其在代天子制礼作乐方面的具体事功之一。由田敬仲完、管仲和齐桓公倡行,由君子概括升华的“酒以成礼”,革除了传统社交饮酒礼仪中的不文明成分,而代之以“伸志行理”,合乎人情,顺乎事理的伦理原则,将社交饮酒规范在表达情谊、和谐关系的氛围之内,为一个新时代的礼乐文化高调开篇,也将华夏古老的酒文化推向高度文明。今天,当各种时尚的“酒文化”铺天盖地,变着把戏岀奇翻新,野花渐欲迷人眼,蔓草到处绊马蹄,令人莫衷一是的时候,只要知道我们的文明史上早就写岀过“酒以成礼”四字,什么叫恶俗,什么叫高雅,立马就一目了然了。

  版权所有:文史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家注】史记·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齐桓公宴群臣管仲摆谱 迟到 把半杯酒当众倒掉,其他
孔子的交友之道
《论语》谭(四十二)
宪问
酒入舌出,舌出言失——饮食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