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用药6大误区,一定要转给父母看!

很多老年人就医后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很可能是药没有吃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刘治军讲述老人用药6大误区,快转给你的父母看看有没有中招吧!



误区一:靠经验用药

人体是一个“精密机械”,经过几十年磨损难免出现一些故障。老年人经历多种疾病折磨后,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用药“经验”或“习惯”。久病成医,就成了老年人用药的一个守则。

医学虽有一定经验性,但“正确的”经验是建立在医学基础上的,仅靠“吃得多”来的经验,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比如:感冒了,就冲一杯“板蓝根”;血压低了,就擅自停了降压药;忙碌了,漏服药物一两次也觉得没大碍,殊不知,对症下药才是良方,很多老年人主观体验上的“不痛不痒”,很可能存在很大风险!

误区二:吃药多一把吞


由于多种慢性病缠身,许多老人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老人服药多采用“一把吞”方式。原来,病情没好转,很可能是错在了服药方式上!

一把吞服药物,易造成疗效降低或损害身体,且存在相互作用(打架)风险,如改善肠道菌群的活性菌制剂就应避免与某些抗生素同食,因抗生素可杀菌,影响药物作用。因此,想要治疗有效,还是要按照医嘱正确服药,切忌图省事一把吞!

误区三:用药不遵医嘱

对于医生的诊治将信将疑,喜欢跑多个医院“验证”医生诊治是否正确?在执行医嘱方面,喜欢掺杂自己主意,对医嘱打个折扣?只相信病友的真实治疗体验,认为比医生更有说服力,而停用医生开的药?这些错误表现父母是否全中招?!

其实,老年人在用药方面的自作主张,不仅会给医生带来困扰,更会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忠实地遵照医嘱治疗,多一些信任,少一些自作主张!

误区四:中药天然无毒


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传统中药发展几千年,中国素有“药食同源”说法,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毒的。其实,这是错的!

1990~1992年间,比利时发生著名“中草药肾病”事件。一家诊所给女性使用“苗条中草药”进行减肥,导致近50名患者出现贫血、肾功能衰竭事件;

2015年,济南张女士因患有乳腺癌在抓药过程中听信“老中医”,喝下142副中药后,竟然出现了肝中毒症状,确诊为中药中毒;

2016年,浙江张大爷寻“土郎中”开了几帖中药,其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症状,鬼门关回来的张大爷经诊断为中药“草乌“作祟。

如此多的事件都警示我们,是药三分毒,一定要打消“中药无毒”观念,同时万万不要采取“不分黑猫白猫,治好了病就是好猫”的理念来合用中药和西药。

误区五:不良反应多的药不可用

药品说明书上不良反应林林总总一大片,看着就让人害怕不敢用,是不是不良反应越多越不安全?事实上,不良反应罗列越多越详细,证明对此药物安全性了解越清楚,药物相对越安全!

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中彩票”,不是吃了都会中!因此可以放心按说明书使用,而老年人更应警惕不良反应项下为“尚不明确”的药品背后隐藏的安全风险。

误区六:保健品可治病

保健品广告宣传铺天盖地,某种产品可根治糖尿病、可清肠治疗高血脂,甚至有些号称可根治肿瘤,闲赋在家的老年人频频被“忽悠”,儿女也敬孝以此献爱心,其实,保健品根本不治病!

保健品为何不治病?因其根本不是药品!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保障,而保健品不是药品,就是一种食品而已!因此,保健品只有所谓的“保健功能”,却没有确定的“治疗功效”。

因此,一定要告诉父母,保健品不能代替药!!!

(内容来自《“药”想治病须谨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刘治军著

实习编辑:郑新颖

大牌专家问诊、贴心健康提醒,尽在健康时报客户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下载,蓝色图标才是官方出品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七大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 全国高血压日
有医说医 | 血压常见误区 了解一下
高血压者要想血压稳,医生提醒:注意8个误区,不然血压越来越高
高血压防治的10大误区,现在知道你的血压怎么总是降不下来了吗
药能掰开吃?中药太苦加点糖?20个常见吃药误区,记住了全家受益!
远离五大用药误区,记住四项用药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