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凯:加强城乡规划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和保障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加速期,为保证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一、扩大视野,用区域的观念研究城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城市均无法脱离其所在区域而独善其身、自我发展。用区域的视野研究城市定位、与其它城市的联系、生态保护的落实、交通体系的完善等;用区域的观念研究城市,加强规划对区域发展、宏观调控的职能,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必要。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能够缓解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而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二、改革规划编制模式,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势不可挡的发展规律,目前城镇体系规划滞后于新兴工业化发展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规划滞后的最大危害是建设与发展的盲目性。常规的规划编制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需要改革和创新。首先是规划思想要向引导、调控大中小各类城市的协调健康发展转变,促进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是规划的重点工作应从适应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对各类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对空间的管制;再次是规划要从静态转向动态。传统的城市定性、规模及功能定位已不能适应区域化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从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角度,利用复合型手段科学确定城市的环境容量和建设标准,以良好的规划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注重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

中国的人居环境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和乡村具有不同的人居环境发展政策,城市规划多年来也是一直把视野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内,而忽视了广大的城乡结合部及城市外围空间,城乡发展各行其是,阻碍了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重视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重视大城市卫星城建设及旧城建设,加强规划对城镇化的调控和引导,从而使城乡发展良性互动,促进人居环境发展,是各级政府及其规划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探索,加大工作力度,使城乡规划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规划师》,2003年S1期

(责编:商文芳、蔡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理精讲Ⅲ | 新农村问题
【分享】在全县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陇上江南
两院院士吴良镛:推动人居高质量发展
“田园城市”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