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头脑之一

弗里曼·戴森

弗里曼·戴森,生于1923年,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在早年研究量子电动力学时,曾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但这些人你应该听说过:

  • 哈代:英国数学家,英国王家学会成员,对分析学和数论有深刻的影响。著有随笔《一个数学家的辩白》。

  • 费曼:理论物理学家,参与曼哈顿计划,量子电动力学专家,被誉为“纳米技术之父”。师从冯·诺依曼,受他影响的人有大名鼎鼎的: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Google创始人Sergey Brin。

  • 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家,参与曼哈顿计划,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为什么说戴森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头脑之一?

  1. 在理论层面有研究基础

  2. 在应用层面有研究成果

  3. 在大众传播领域还影响了一大批人


强大的跨界能力

每个时代的伟大头脑,你都很难给他下一个单一的定论,或者说贴上唯一的标签。强大的跨界(跨领域)的能力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 跨地域: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二战之后来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继续学习和授课。

  • 跨学科:在基础学科领域,涉足了数学、粒子物理、固态物理、核子工程、生命科学、天文学领域。

  • 跨行业:除了从事深度的理论研究,戴森还著有许多普及型读物,甚至还协助核武器外交政策方面的工作。

Death Star


理论研究贡献

讲完跨学科的研究能力,聊聊戴森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自旋波:论文发表于1956年,堪称物理学史上的重量级论文之一。

  • 戴森球:在无数的科幻作品和游戏中被提及。

戴森球是一种设想中的巨型人造结构。这样一个“球体”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戴森认为这样的结构是在宇宙中长期存在并且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文明的逻辑必然,并且他建议搜寻这样的人造天体结构以便找到外星超级文明。即使没听过戴森球,但看过《星球大战》系列的一定对上图的死星(Death Star)印象深刻。

此外,戴森一生获得许多殊荣:伦敦皇家学会休斯奖(Hughes Medal)、德国物理学会普朗克奖(Max Planck Medal)、欧本海默纪念奖、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哈维奖(Harvey Prize)等。


普及性读物

很多人对戴森的了解,都是源自于一本书《反叛的科学家》。实际上,戴森出版了多本普及性的读物,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人物传记、哲学等。

  • 《反叛的科学家》

    讲述了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从牛顿专心致志于物理学、炼金术、神学和政治,到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再到爱因斯坦固执地反对黑洞观念。戴森还以切身经历回忆了他的老师和朋友特勒与费曼等聪明绝顶的科学家。

  • 《一面多彩的镜子 : 论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

    一个关于生物技术、生命在宇宙中的命运,以及生物学与宗教之交汇的文章合集。

  •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戴森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以来的回忆录。记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如欧本海默、费曼、泰勒等人的风范与成就,原子炉、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历程与争议,同时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前途有深刻的省思。

  • 《全方位的无限: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

    第一部分讨论“生命为什么如此复杂”,第二部分讨论“核子冬天到又见蝴蝶”。

  • 《想象中的世界》

    透过文学以及科幻小说的色彩,点出明日科学的命运,预测未来科技的邪恶与美好。探讨多样的生命,并进一步深思人类、科技与道德之间的互动。

  • 《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

    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是我们已经进入的新时代中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戴森强调技术是科学的工具,随科学的变化而演进。科学技术人员不固步自封,重视实践,勇于实践,就能使太阳能技术,遗传工程和通讯技术得到发展。

以上6本书都有中译本,其中前3本书仍有出版,后3本不再出版,可以在图书馆借阅。

Maverick Genius:The Pioneering Odyssey of Freeman Dyson

2013年,Phillip F. Schewe出版了一本戴森的人物传记,名叫《特立独行的天才》。

还有一些戴森的著作,暂时还没有被引进国内,只有英文原版:《Origins of Life》、《Weapons and Hope》和《Dreams of Earth and Sky》等。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头脑之一

戴森,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头脑之一。在理论研究层面,横跨多个学科。在成果贡献层面,论文被多次引用,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在大众应用层面,出版多本普及性读物。这样的人,你真的很难给他贴一个“标签”。

最后用戴森的原话结束本文:

“技术是上帝的恩赐,他(是的,他)或许是生命之外上帝对我们的最大恩赐,他是文明、艺术和科学之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涂杰欣 | 超越东西文化的对立:饭塚浩二的世界史理论研究
托勒密:天文学和古典占星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对当代有何启示?
《科学·经济·社会》2022年第1期
量子认知助力元宇宙心理学交叉推演
为什么发现了戴森球,就等于对黑暗森林证伪?
用无为法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