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阅读笔记6

绝处求生,齐克果的生命珍惜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阅读笔记6

索伦·齐克果(1813-1855),19世纪丹麦诗人、宗教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存在主义最早的先驱。“齐克果”是丹麦语译音,其广为人知的英文译名为克尔凯戈尔。黑格尔逝世后,其空前庞大的哲学体系分崩离析,叔本华、尼采和齐克果功不可没。

关于存在

“存在”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逻辑范畴,但齐克果却将其定义为一个只能适用于个人的概念。“存在”即一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包括自我参与、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三个环节。在这一点上,齐克果以其非理性,人本地定义了“存在”这个哲学中的重要主题。在洛克(Locke)那里,神存在,自己存在,数学存在,这是由“经验”(包括“感觉经验”和“内感”)得出的不证自明的确定项;在笛卡尔(Descartes)看来,实体有神、精神和物质三个;到了斯宾诺沙(Spinoza),实体又只有神一个了。齐克果的思想没有任何的本体论,他的焦点始终是人、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选择。他的“自我参与”意即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人生的全过程。“自己选择”即感性地,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完全自主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在齐克果看来,总是朝向一个目标的飞跃而非偏离目标的堕落。齐克果的“自我实现”是个体的实现,是个体越来越脱离社会而存在的过程。齐克果对群体、集体、整体深恶痛绝。他反对黑格尔的国家主义理论。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的时代体现就是国家,通过把基督教信仰理性化,神学思辨化来顺应国家教会。

关于生活辩证法

除了其“存在”的理论外,齐克果的生活辩证法同样很有新意。我们必须牢记,齐克果和叔本华、尼采一样是非理性的,他的辩证法的内在推动力是“无理性的心理转变”,这与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推动力——理性不同。齐克果的生活辩证法也分为三个阶段,感性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他指出,在每一个飞跃的时刻,这样选择的人都有一种畏惧感,他称之为“同情的反感和反感的同情”。

齐克果说:“不管一个人沉得多深,他可能沉得更深,而这个可能就是恐惧的对象”。在齐克果看来,存在本身就蕴涵着恐惧,即我们活着就有恐惧。当恐惧的事物一朝成真,那么人就会产生另一种特殊的感觉——绝望。齐克果把绝望区分为无意识的和有意识的。前者,他解释说,犹如绝望者的灵魂后有一扇门,门后却一无所有;后者他又称为内向性绝望,是“在灵魂的门后我坐在那儿,就像曾经在那里似的,注视着自己从事填补时光的工作而不愿成为自我。”

他说:“无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众神因为无聊创造了人类,神和人一起无聊;亚当因为无聊创造了夏娃,男女一起无聊;然后是亚当与夏娃又与该隐和亚伯一家无聊……在唯美阶段,人因为无聊而享乐,因为享乐而更无聊,终至残忍、自残与死亡。齐克果早在弗洛依德前就指出:享乐原则的秘密即是一种对死亡的渴望。我们必须“选择你自己”(这令人想起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关于人生三阶段

齐克果的“人生三阶段”之说,可看作他对“我如何成为一个基督徒”这一问题的解答。人生的提升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一个修养的境界或存在境界(这不等于说每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三阶段,事实上,有些人可能一生都留在第一阶段中)。

1、感性阶段

感性阶段是一个试验性的阶段。在这阶段中的人,只对各种可能性作试探,而不会遽下决心﹑将自己投入﹑从而作出热情的抉择。

浪漫的享乐主义者-感性的享乐是生命的唯一目的。要达到这种享乐,身体的美丽及健康是必要的内在条件﹔必要的外在条件则为高位﹑财 富﹑名誉等。

感性的存在者其生命是破碎的﹑不一贯的,只是“见一日过一日”地,将自己迷失在目前的时刻中,将过去与将来都忘掉。最后,感性阶段的人唯有面临空虚和无意义。空虚和无意义之最强烈的表现是绝望。这时,感性阶段的即体验到,他不能向外追求真正的自己,在这方面,享乐与玄想都是无能为力的,他只有自外转内,在自己的内部找寻真正的自己。只有这样的实践,人才能由破碎分散的存在中跃起,成为一个统一的自己。

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对主观真理、对存在和信仰的选择。选择必然伴随着痛苦和恐惧,这一过程就是齐克果的“飞跃”,经历飞跃后,人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伦理阶段。

2、伦理阶段

通过抉择与实践的投入,自我就统一起来,集中起来。在感性阶段中的人,常是“自我中心”的。但这种“中心”,只是向外求得的。在伦理阶段中的人,其集中与统一却与此不同:他们的中心在自己之内,他们的生命是以“在自己之内的中心”来得到集中与统一的。

举浪漫之爱与夫妻之爱为例。对一个感性者而言,浪漫的享乐主义者接受“一夜情”,生活在一连串的“现在”之中,而每一个“现在”都是一现即逝的。他们成为过去,再也没有存在的重要性。至于夫妻之爱则是可重现的﹑是亘古常新的。懂得夫妻之爱的已婚者,一方面怀有过往,一方面参预将来,但更承担起当下每天的任务和抉择,这些是以其统一的自己为背景来进行的。通过统一的自己,夫妻之爱是恒常而连贯的。

3、宗教阶段

宗教阶段与伦理阶段的关系密切,其间的些微的不同是,在伦理阶段之中的人格统一,只基于抉择和投入,而且这种统一被认为是最高和独立自足的。但在宗教阶段中的人格统一,除了基于抉择和投入外,更加上要接受上帝的意志。仅靠伦理规则是不足以建立“神─人”关系的,“神─人”关系是一种具有热情和内在性的关系。

举旧约圣经为例,上帝为试探亚伯拉罕,要他将爱子烧了献祭。宗教性的实践有时会要求一个人将其伦理性的实践搁置。在宗教阶段中的人,有时会面对“弃圣而取善”的引诱。宗教生活即个人和绝对者之间的关系,这关系超过一般的道德规律以上,亚伯拉罕必须接受宗教范畴的吊诡性,他必须违反爱自己的子女﹑不可杀人等普遍的道德规律,因为绝对者亲自向他作了特殊的要求。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在关键时刻,上帝认可了亚伯拉罕的诚信,解救了他的爱子。

教育启示

齐克果的哲学观发端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他出生于哥本哈根的基督新教家庭,自幼接受父亲严厉的宗教式教诲,年轻的齐克果曾不堪极端基督教思想的包袱,选择沉溺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最后仍因无法解脱心中的阴霾,决定重拾学业,并以宗教为生命寄托。他在绝望中崛起,挣脱了世俗和社会的束缚,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齐克果强调人的存在、人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实现”。他认为“……人类的教育却腐败,是优异的教人不要有任何态度,不用任何一个字,不做任何最微小的事情——非有保证在他之前已有许多人曾经这样做过……”(齐克果日记,孟祥森翻译,1992:246)

齐克果惊悚的呐喊,引发每一位教师理解并尊重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存在”。好的教师应该乐于自我检视、省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当教师在自我检视中了解到自己就是一位学习者时,才能设身处地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理解并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就要致力于培育主体性的自觉者。齐克果对黑格尔体系、基督教以及社会的严厉批评,其最终的关切是人的主体自觉,而不满足于外在价值和习俗的规范。他认为,重新返回个人的范畴,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自觉个体。唯有当人成为自觉个体时,才能真正了解与超越自我。

我们所处的时代,总会有众多的法令规范、社会价值约束教师的教育行为。这些法令规范、社会价值的介入,可能会使教育更为规范和完善,但也可能僵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作为,更可能使教师丧失工作热情与责任感。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生命自觉的人生导师,教师必先体认到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一切外在的条件、规范,都必须服务于教育,而不是教师为规范服务。达到这层体认的教师,才不会成为教育的奴隶。

理解并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就不会忌讳和害怕学生的消极行为。齐克果说:“要达到真理,必先经历一切消极性。”在过往的经验中,我们惯于将不安、忧惧、绝望等概念视为生命中的缺憾而急于排除;但对齐克果而言,这些状态的产生往往是强化人生动能的开端。他相信“能够绝望”能产生一种“势能”,如果能化绝望为希望,就能绝地求生。一帆风顺的人生会使人变得平庸,艰难困苦的磨砺,才会使人深刻而将强。所以,绝望是人类成长的契机;学生的绝望当然也会成为教育的契机。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当挫折和绝望感涌上心头时,不急着压抑或改变自己,而是去聆听内在的声音,发掘造成绝望的主因,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齐克果主要著作

《反讽的概念》(1841)

《恐惧与战栗》(1843)

《忧惧的概念》(1844)

《致死之疾》(184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
【经典解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读书随笔:歌德谈话录(下)
黑格尔美学思想概览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
周末悦读 | 陈炎:东方与西方(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