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宗棠教子有方,虽草根身心怀天下

题记:感谢方正出版社地支持提供文本,本文摘自《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

“诸孙读书,只要有恒无间,不必加以迫促。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况科名有无迟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不过望子孙读书,不得不讲科名。是佳子弟,能得科名固门闾之庆;子弟不佳,纵得科名亦增耻辱耳。”

这段话出自清代名臣左宗棠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大意是在叮嘱儿子,要其在教育孙儿的问题上,切忌以科举功名为目的,而是要重在明理,如有违背,那么即便教导出来几个科场高手,也只有辱没左家家风的“好处”。

左宗棠是晚清时期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并立的中兴之臣,也是维护中华领土主权的功臣,他在家教上也是令人称道。左家家风严正,好学精神浓厚,尤其秉承了左宗棠不为科举功名读书而为明理读书的宗旨,子孙后代尽管没有再出没于仕途,却在更广阔的天地为这个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家教有方学名扬

左宗棠出自于一个书香门第,七代先祖都是秀才,且才学均颇为出众,但似乎都对当时许多人热衷的科举功名没有太大兴趣,乐于以秀才之身,留在家乡,做一些教育事业,以此终老。比如其父左观澜,就是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没有兴趣,安贫乐道,在乡间教书育人二十余年。

左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除了父亲教书所得外,只有先祖传下的田产不到百亩,日子很是清苦。但有家学传承,古书为伴,精神生活上却很是富足,如此也养成了左宗棠吃苦耐劳的品性,而这种物欲上的淡薄,本就是读书人的操守。

左宗棠启蒙颇早,大约三岁时就在爷爷、父亲的教导下,开始读书识字了。他的记忆力很强,在几个兄弟中算是天资最为出色,四、五岁时便能记下许多诗文,也开始接触四书五经,八岁就开始学习八股文,看来先辈虽然无意于科场,但到了他这一代,还是抱着希望能培养出来,去试一试。毕竟当时清朝内忧外患,但凡有些见识的读书人,都有一种出来匡时济世的热血,那么就必须踏入仕途,走科举之路。

家教有方,天资不错,左宗棠应该可以早早考得功名归,却无奈那八股文实在是刁难至极,以他才学,竟然多次名落孙山。屡屡失利之下,左宗棠不由得对这种僵化的考试取材模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转而将求学的方向转向追求实用知识,也就是明理。在他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黄金时期,以极大精力钻研了历史、地理等门类,这些知识在他将来征战四方时将发挥巨大价值。

在这条求学路上,他又得遇良师。那是晚清有名的学者贺长龄,也是提倡追求实用学问的先锋人物,家中更有丰富藏书。左宗棠慕名而往,几番交谈下来,让贺长龄很是欣赏,从此有了师生之谊。后来左宗棠又在贺长龄弟弟贺熙龄负责的长沙城南书院修学十年,实用学问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好友——胡林翼。

有意思的是,胡林翼的岳父,后来也成了左宗棠的亲家,这大约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吧。当时跟他“聚”到一起的,还有林则徐,这位当时名声极大的人物,与还没有“身份”的左宗棠曾经彻夜长谈,并认定将来若西北有事,那么平乱者必此人,在家书中更是称赞这是“绝世奇才”,可见左宗棠在学问上的造诣已达何等地步,可叹在当时的体制下,如此人才却不得以出。

不出便不出,左家本来就有隐居乡间,教书育人的传统,这股家风因左宗棠断绝科举念头后而得到了延续。他带着一家老小,过起了长时间的耕读生活,为此还特别去钻研了一番农业知识,编写出了一本农业生产指导手册,让其所有的田产产量大大超过其他乡亲,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后来他又用田产经营所得,开设学馆,招收弟子。当然,他所要教的不会是怎么做八股文了,而是要传授自己的实用学问,故而前来拜师的学生也是深恶痛绝于科场者。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为晚清有为之臣,如“颇能刻苦立志”的周开锡,就以战功做到了巡抚级别的官职。

其实已因实用学问上的造诣而为许多人所知晓的他,不止一次的得到推荐,包括来自好友胡林翼的推荐,一些地方大员也有意招他入麾下供职,但左宗棠始终不出。

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在他四十岁时,遇上太平天国起义军攻打长沙,在胡林翼推荐下,湖南巡抚急召左宗棠出山,并将军事事务全权委托。一个此前从未有过什么官职,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乡间教书先生,一出来就被委以如此重任,可见左宗棠虽然长年隐居,却早已名满四方,这都是他有真才实学所致,也与学问路上的良师益友之推荐密不可分。

左宗棠的一身所学也得以真正的派上用场,在他出谋划策之下,太平军攻打长沙失利,他也从此远离了乡间,步入了晚清风云变幻的舞台。

可笑的是,当时却有自高自大的满清贵族樊燮,看不起这个突然跳出来的“小人物”,结果被左宗棠痛骂,告状告到朝廷上去,却反被皇帝降罪革职。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小人物”可能在官职上没有他大,却在学问上是连皇帝都看重的人才。

恼怒之下,回家后重金请来老师,严加教导两个儿子。同时立下一块洗辱牌,将左宗棠骂过他的话刻在上面,与祖宗牌位供奉在一起,要儿子将来在学问上超过左宗棠后,才能将这块牌子烧掉。他还立下一条“复仇”的遗训: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

家风史上的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不过这倒逼出来一位享誉晚清的诗人樊增祥,只不过这个儿子如左宗棠所言一般,是学到了书中道理的人物,并未将父亲当年的恼怒之举当真。他后来进入张之洞府中,为国家做了许多事情,樊燮泉下有知,当好好反省下了。

本期主打文章:

康熙朝明珠失势后,用高利贷再次控制了大批官员 201701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左宗棠为什么瞧不起曾国藩?
古代落榜生的春天:一位落榜3次却成为封疆大吏,一位落榜后扬名国外400年
书讯 | 曹南屏《阅读变迁与知识转型——晚清科举考试用书研究》
左宗棠:静观时变,耐心地等待着有利的时势
【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一图读懂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家风家训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30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