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读《金瓶梅》?

小编在之前的两篇文章里,分别介绍了《金瓶梅》的必读原著版本和必读参考书,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天下那么多好书,小编你为啥不介绍《三国》、《水浒》、《西游》、《红楼梦》?古今中外的名著浩若烟海那么多不介绍,为啥偏偏要介绍这样一部“不名誉”的“黄色小说”?

是呀,小编为什么要介绍《金瓶梅》呢?诸位看官稍安勿躁,听在下慢慢道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我们为啥要读《金瓶梅》。

事实上,《金瓶梅》从它问世起,就被一些人认定是一部“淫书”。明代万历年间的沈德符就说这部书“坏人心术”,朋友劝他将收藏的抄本交书肆出版,他不敢,他怕“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万历野获编》)。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即使是思想较为开放的公安三袁中的小弟弟袁中道,也说这部小说“诲淫”(《游居柿录》)。后来从清代到现代,它一直被列为禁书,有人甚至说它是“古今第一淫书”(《中国小说史》)。这样的书,偷偷地看还马马虎虎,在明清两代,许多达官贵人就在公开的场合下说着这部书“诲淫”,“必当焚之”,却偷偷地“雪夜闭门读禁书”,日本也长期将它看做“桌底下的读物”,而如今堂而皇之地在网络上介绍这样一部“淫书”,岂不是明目张胆的“诲淫”吗?

袁中道

不错,《金瓶梅》里的确有大量的赤裸裸的性描写。对于这种现象究竟应该如何看?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小说中的有些“淫话”与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大有关系,是艺术表现的有机部分。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些完全是为了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而加的黄色“浇头”。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与当时和现在的主流社会的道德观念不合拍的,特别对青少年是有害的。这一点毋庸讳言。假如仅仅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禁毁它。

但是,《金瓶梅》中的“淫话”只有一二万字,仅占全书70万字中的一小部分,小说的主旨也不在于“宣淫”,而是在“暴露”,暴露整个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昏庸的皇帝、贪婪的权奸、堕落的儒林、无耻的帮闲、龌龊的僧尼、淫邪的妻妾、欺诈的奴仆,乃至几个称得上“极是清廉的官”,也是看着“当道时臣”的眼色,偏于“人情”,执法不公,到处是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经济的棍乱,人心的险恶,道德的沦丧。

有人说,《红楼梦》中除了一对石狮子外,再也役有干净的了。这话说得未免过分。大观园中的主人公们还在为取得自以为干净的东西挣扎着。而一部《金瓶梅》,除了如武松、曾孝序、王杏庵、秋菊等毫不重要的配角身上还闪烁着一星正义的火花之外,整个世界是漆黑漆黑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没有一部作品像它这样全面、深刻、集中地暴露了中国社会的阴暗面,所以有人说它是“我国暴露文学的杰构”。在艺术表现上,它有一系列的创造与发展,使得中国长篇通俗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部小说在明代出现后,尽管当时有一些文人说它“诲淫”,但也有一批有识见的文人十分欣赏它,说它写得漂亮,犹如“云霞满纸”,也有教育意义,胜过枚乘的《七发》(袁中郎《董思白》)。当时有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它是“稗官之上乘”,也就是肯定它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金瓶梅跋》)。

到现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高度赞扬了《金瓶梅》:“同时说部,无以上之。”也就是说,当时所有的小说都比不上它。后来,郑振铎接着说,《金瓶梅》是“中国小说的发展的极峰《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鲁迅、郑振铎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家,他们给《金瓶梅》这样高的评价,难道是心血来潮、随便说说的吗?既然是文学史上‘无以上之”的“发展的极峰”,难道不应该好好读读、好好研究它吗?

鲁迅

郑振铎

《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那么,我们阅读它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名著吗?

不尽然。我们阅读它,研究它,当然是要认识它在中国小说史、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它在中国文学承上启下演变、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文学创作的经验。这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不可缺少。但更重要的是,阅读与研究《金瓶梅》要对现实的人生起有益的作用,也就是对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怎样认识社会与怎样做人这类问题,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及积极作用。这就不仅仅是对文学爱好者有用,而且是对每一个现代人都有用。

在这里,小编有必要介绍一下毛泽东主席曾一再号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看看《金瓶梅》。1962年,他曾经对一位高级干部说:

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看一看,这本书写了明朝的真正的历史。

毛泽东主席

什么叫“真正的历史”?就不是表面的、肤浅的甚至是虚假的历史,不是只写帝王将相、没有人民大众的历史,而是明代这个封建社会的活生生真相的历史。读了这样的历史,就能真正认识封建社会,认识它的矛盾、斗争、腐败与黑暗。这正如郑振铎在1933年说的:“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谈<金瓶梅词话>》)我们了解明代的历史,了解那个社会的真相,不是仅仅为了多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重要的是为了从中学会认识社会,对照现实,改造世界。郑振铎接着上面的一段话说:

它是一部很伟大的写实小说,赤棵裸的毫无忌惮的表现着中国社会的病态,表现着“世纪末”的最荒唐的一个堕落的社会的景象,而这个充满了罪恶的畸形的社会,虽经过了好几次的血潮的洗荡,至今还是像陈年的肺病患者似的,在恹恹一息的挣扎着生存在那里呢。

于不断记载着拐、骗、奸、淫、掳、杀的日报上的社会新闻里,谁能不嗅出些《金瓶梅》的气息来。

郓哥般的小人物、王婆般的“牵头”,在大都市里是不是天天可以见到?

西门庆般的恶霸土豪,武大郎、花子虚般的被侮辱者,应伯爵般的帮闲者,是不是己经绝迹于今日的社会上?

杨姑娘的气骂张四舅,西门庆的谋财娶妇,吴月娘的听宣卷,是不是至今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那西门庆式的黑暗家庭,是不是至今到处都还像春草似的滋生蔓殖着?

当他提出了这一系列的现象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金瓶梅》的社会是并不曾僵死的,《金瓶梅》的人物们是至今还活跃于人间的,《金瓶梅》的时代,是至今还顽强的在生存着。

这是郑振铎在20世纪30年代下的结论。到现在,这个结论是否己经过时?小编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虽然不能说还是《金瓶梅》的那个时代,但《金瓶梅》时代的一系列现象,至今同样是顽强地生存着。西门庆这样一类角色,恐怕也没有完全绝种。我们今天读了《金瓶梅》,就不能不想:

到底是中国社会演化得太迟钝呢?还是《金瓶梅》的作者的描写,太把这个民族性刻画得入骨三分,洗涤不去?(《谈<金瓶梅词话>》)

进而,我们不能不想:怎样才能将《金瓶梅》时代的那些污泥浊水彻底地洗涤干净,建设起一个和谐美好的新社会?

这恐怕是我们要阅读、研究《金瓶梅》的一个重要目的。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目的。《金瓶梅》世界中的芸芸众生,都是在不同的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活着。在这个世界里,道德丧尽,人伦全无,没有什么正当的社会秩序,有的是各个个体的私欲膨胀,贪财,求官,纵情声色,个个像乌眼鸡一样,恨不得我吃了你,你吃了我。到最后,一个接着一个葬送了青春,毁灭了美,走向了迢迢不归的黄泉路。人啊人,究竟应该怎样构造社会的关系?怎样完善个体的人性?怎样在人欲与天理、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一言以蔽之:究竟应该怎样做个人?《金瓶梅》就是一部教人怎样做人的教科书。

当然,《金瓶梅》是一部小说,是文学作品,我们还不能忘记把它当做“文学”来读。假若将《金瓶梅》当做文学来读,也不是拒绝将它放在思想性、人性的角度上拷问。一谈到“文学’,就拒绝思想、拒绝道德、拒绝人文关怀,而一味讲究形式上的美,讲究无底线的娱乐性,那并不是讲真正的文学,那只是追求一种廉价而庸俗的商品。

《金瓶梅》的文学性,首先就表现在它用小说这一载体,真实而细腻地暴露了当时的社会,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美的渴望与反省;同时表现在它用一些比以前更为圆熟的、更为审美的文学表现手段来遣词造句,塑造人物,开展情节,给人以一种艺术趣味与心灵愉悦,《金瓶梅》是文学的,它的文学性就是焕然文采与深刻思想的有机结合。我们阅读、研究《金瓶梅》,体味它的艺术表现的特点与成就,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与探索当今文学创新的通途,无疑都是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小编认为《金瓶梅》并不姓“黄”,而是确信它姓“金”;这部书也不是为了“诲淫”,而是为了“警世”。希望朋友们也不要只是盯着黄处看,而是要把它当做一部“世情书”来看,当做一部杰出的小说来看,这样才不失这部书存在的真正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建武:《金瓶梅》经典化过程中的两大坐标轴
百科全书:五四学人对《金瓶梅》的评价
刘心武全新解构《金瓶梅》:在巨大误解面前有压力
【金瓶梅解读】朱家英、卢仙娥【韩】:晚清民国对《金瓶梅》“社会意义”的再认识
金瓶梅背后的这些历史真相 鲜为人知
最牛的四大禁书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