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发烧使用抗生素要谨重

小儿一些感染性疾病治疗用抗生素的要非常慎重,应尽可能获得感染病因是细菌还是病毒的临床证据后方可确定是否用抗生素。

目前,一些家长对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治疗有许多错误的观点。诸如把抗生素便成了“包治百病”的“一帖灵”,很多家长混淆抗生素和消炎药区别,错误地将消炎药等同于抗生素,经常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发烧、呼吸道炎症或者拉肚子等,其次输液几乎已成就医习惯,而发烧输液多配合抗生素,儿科成了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

孩子呼吸道炎症、感冒、发烧等,一般不需要用抗菌药,如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无需治疗,只要多喝水、休息即可,因从医学的角度讲,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功能更快地消除感染因素;只有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以用扑热息痛(泰诺林)或布洛芬(退烧药)退热,辅以温水浴等物理疗法,如果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可以使用小柴胡、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感冒本身就有一个过程,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好转。如果上述处理仍不能解决问题,或患儿精神差,建议尽早带小儿到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服用成年人使用的退烧药物,如阿司匹林、感冒通、速效伤风感冒胶囊等,小儿在病毒感染时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甚至诱发孩子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减少,出现血尿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过度应用抗生素会给小儿造成额外伤害。譬如,小儿脏器尚未发育完善对抗生素的代谢有缺陷;长时间应用抗生素会造成小儿体内正常菌群紊乱,引发二重感染;过度使用抗生素将造成耐药菌感染,增加了疾病复杂性;部分抗生素不适用于小儿,或者根本没有小儿使用的指征和临床应用资料;有一些特殊体质的小儿会对部分抗生素发生过敏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因此,小儿要慎用抗生素。

对于儿童,药物剂量通常是由医生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既确保抗生素很好地发挥作用而又不对机体产生危害,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缩影,用药即为简单的成人剂量减半的概念是错误的。不同药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和生效的速度不同,家长应严格按时给患儿用药,切记不能随意更改。

“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婴幼儿输液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其毒副作用也增加。只有在以下情况才考虑进行输液治疗:高热超过40℃、孩子严重吐泻有脱水情况、不能进食或口服药物困难等,但需要避免输液引起的交叉感染。

婴幼儿轻度腹泻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脓血便时,应该留取大便做化验与培养,有细菌感染时再用抗生素治疗,普通的黄稀便用抗生素没有意义,家长可以让孩子吃一些收敛性、益生的药物,预防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

抗生素的应用医学上有严格的规范和指南,如果难以确定感染类型,是否用抗生素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防止随意给小儿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二种及以上的抗生素联合使用更要谨慎。用药时一定要严格用药剂量和疗程,一发热就给小儿使用抗生素,是属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小儿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再慎重。家长给小儿使用抗生素以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的药物说明书,详细询问医生抗生素应用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小儿能安全地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腹泻益生菌别乱开,这5点要注意!
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宝宝生病了,抗生素,用或不用?
儿童用药十大误区,家长请牢记!
小儿抗生素使用问答
童用成人药 被忽视但存在严重隐患的普遍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