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洋战场之——“自行车闪击战”:日不落帝国如血残阳

【摘要】:日军为占有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印尼),兵分两路进军新加坡,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共有约8.8万盟军部队,以及由“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护航舰只组成新太平洋舰队(Z舰队),日军登陆一周,狮城陷落,“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丘吉尔曾悲痛地指出。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模型

山下奉文率领日本第25军在泰国南部的宋卡登陆,揭开了马来亚战役的序幕

大英帝国的远东之盾

帝国的夕阳之下,稀松的几艘驱逐舰安静地停在有着“狮城”美誉的新加坡章宜海军基地巨大的船坞中,不远处的高地上威严耸立着一群群的炮台,十五英寸的巨炮指向大海,充分显示着帝国的实力。三三两两的水兵悠闲地穿梭在炮台之间,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大炮无法转向后方。

马来半岛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称为“远东直布罗陀”的新加坡更是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也是阻挡日军夺取荷属东印度(现印尼)石油的天然屏障。大英帝国已经在新加坡经营多年,其章宜海军基地更是规模不凡。但二战开战后,英国已无余力顾及这块属地,在新加坡的部署已降到了最低的程度。

1941年下半年,德军转向东线进攻苏联,大英帝国本土所受的压力已逐渐减少,同时日本南下太平洋的意图日趋明显。丘吉尔决定派遣“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护航舰只组成新太平洋舰队(Z舰队)奔赴远东。12月4日,Z舰队达到新加坡。Z舰队也就是防守新加坡的海军全部主力。这时马来半岛和新加坡陆军部队共有约8.8万,由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和马来军组成,帕西瓦尔中将负责指挥陆军。空军有约150架老式飞机,如美国淘汰的F2水牛式战斗机。

日军登陆后,分兵沿马来半岛东西两岸向南疾进。

“膏药旗”下的大和之矛

日军的实际战略目标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印尼),袭击珍珠港也只是战略支援任务。为取得荷属东印度,必需要经过英属的马来半岛。日军对马来半岛的进攻兵分两路:一是由陆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已经进占印支南部的近卫师团,从陆上进入泰国,占领曼谷后,沿马来半岛南下;另一路由海上,由山下奉文中将率领的第5和第18师团,分批从海上登陆。为了支援登陆行动,日本海军以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的南遣马来舰队负责掩护,辖有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4艘以及护卫舰只。

Z舰队到达新加坡的那一天是1941年12月4日,日本登陆舰队浩浩荡荡的从海南三亚启航,向马来半岛进发。

12月6日登陆舰队转向西北,佯装开往曼谷,声称要切断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运输线。

12月7日上午,英军侦察机发现日军舰船,英军判断日军将先在泰国登陆。其实,这支登陆输送队于7日12时已突然转向,分兵数路,驶往哥打巴鲁(马来)、北大年(泰国)和宋卡(泰国)。

1941年12月8日凌晨1时45分,入侵舰队的南路5千多名日军在4艘驱逐舰交叉火力的掩护下在哥打巴鲁登陆。

与此同时,4500海里以外的珍珠港以北,突袭机群正在准备起飞。

两个小时后,日本登陆部队,击退了哥打巴鲁的守军,控制了第一个滩头堡,珍珠港的突袭机群也飞临美太平洋舰队上空。随后宋卡和北大年的登陆部队也成功地守住了阵地。各地的登陆部队上岸后,迅速抢占附近的机场。

8日天明后,日军航空兵对马来半岛尚未被其地面部队占领的机场和新加坡航空基地进行多次空袭,大英帝国的空军已损失殆尽。

帕瓦西尔将军

帝国海军“Z舰队”的覆没

12月8日中午,非利普斯中将在“威尔上亲王”号闷热的作战室中踱着步,他意识到z舰队的战略威慑任务已不短存在了,尽管号称“小拿破仑”的非利普斯中将的一个强烈的信念是“轰炸机不是战列舰的对手”,但z舰队也不能在港口中等着敌人空袭。他简述了其作战计划:黄昏时起航,摧毁宋卡的日军滩头堡。

黄昏,太阳已从新加坡这座帝国城市后面慢慢滑落,忙碌了一天的樟宜海军基地终于平静下来。17肘30分,“威尔士亲王”号缓缓收起了锚链,与“反击”号一起在“伊莱科特拉”号、“快速”号、“特内多斯”号和“吸血鬼”号4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静静驶出柔佛海峡。舰桥上菲利普斯中将第一次对将要执行的使命流露出一丝不安,因为对于z舰队将从哪个何方向航行,他也没有明确的把握,但这种不安并没有传到水兵中间。当“反击”号舰长坦南特大声地宣布“我们要出去自找麻烦”的时候,水兵们高声欢呼起来。

12月9日,早晨天气开始恶化,空中积满了厚厚的云,时而下起小雨,但这正是Z舰队的好天气。为避开日军潜艇,2舰队选择了东北绕航,上午借着天气的掩护,Z舰队已经绕过了亚南巴斯群岛,继续向北航行。

正午十分,担负侦察任务的皇家空军的水上飞机传来经过证实的报告,日军又在宋卡北面登陆。菲利普斯满怀信心地命令舰队向西航行,因为他估计z舰队最多不过遇到日军老式的战列巡洋舰。事实也是如此,掩护登陆的日军小泽治三郎的马来舰队最大的舰也只有巡洋舰。

下午3时,Z舰队被日潜艇“伊—65”发现了。随后,几乎像6个月前皇家海军追踪德舰“俾斯麦”号一样,一场大规模的海、空搜索开始了,只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从猎手变成了猎物。由7艘巡洋舰和2艘战列舰组成的日军近藤舰队迅速南下支援,但实际上这一舰队并不能及时截击到Z舰队。而截击Z舰队的任务不经意地落在于西贡的日军航空兵上。当潜艇的报告传到西贡机场时,虽然天色将晚,但53架轰炸机还是奉命起飞了。

黄昏的海面,波光鳞鳞,有一架日机发现海面上出现几道光的军舰航迹,立即召唤其他飞机前来攻击。他们在投弹的瞬间发现,那是小泽编队的几艘军舰。为了不误击己舰,日军指挥部命令,出击各部在天朗之前停止搜索与攻击。

日蒋前,“威尔士亲王”号又被臼本的侦察机发现,但夜幕降临,日机已无法实施攻击了。

20时15分,菲利普斯确信Z舰队已被发现,突袭任务难以完成,遂令舰队向南返航。就像命中注定z舰队要无功而返似的,如果舰队晚转向几分钟,那么一队小泽的巡洋舰就会驶入“威尔士亲王”号14英寸舰炮的射程内。

同一个晚上的伦敦,丘吉尔和顾问们正进行着激烈的讨论,议题就是: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惟一的关键武器z舰队既然已失去了威慑作用,该如何处置?丘吉尔建议将其派去加强美国太平洋舰队,庞德海军中将想把这些军舰凋回大西洋。大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丘吉尔后来回忆到:“由于夜色已深,我们决定将问题留在明天解决。”然而,当伦敦天明的时候,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

日军飞机攻击下的Z舰队,最近处为迅捷号,往远处依次为反击号和威尔士亲王号

日军攻击下的反击号(下)和威尔士亲王号

12月10日凌晨,Z舰队又接到未经证实的情报:日军在关丹登陆,舰队又转向关丹。同时,日潜艇“伊-58”号电发现z舰队,并向其中的“反击”号发射5枚鱼雷,均未命中。随后2舰队甩开了潜艇的追逐,奔赴关丹。

清晨天气转晴,云雾消散,Z舰队的运气电随天上云雾一样消散了。忙碌了大半宿的日空军第22航空队并没有休息,6时25分,太阳刚刚飘出地平线,西贡基地9架侦察机立即起飞7时55分到9时30分,59架九六式陆攻机(25架装91式鱼雷,24架装500公斤炸弹)和26架一式陆攻机(全部装鱼雷)起飞搜索2舰队。

早10时,2舰队已驶近关丹,“快速”号驱逐舰对关丹港进行了仔细侦察后,认定“一切就像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下午一样平静”,实际上日军并没有在关丹登陆,情报来自一头水牛蹋响了海滩上的地雷。

随后,菲利普斯中将命令舰队继续向北搜索日军,这是一个轻率的决定。11时45分,一架日机终于发现了Z舰队,其后,日机各中队向2舰队扑来。日军壹歧春大尉率领的轰炸机首先扑向了“反击”号。

9架日本飞机在明媚的阳光下看起来一清二楚,它们排成一排在1000英尺的空中径直朝着英舰一头俯冲下来,而英舰的高射炮则立即开火回击。就在第一批飞机即将撤离的时候,一枚炸弹落在离“反击”号很近的海面上,瞅起来的水柱,把甲板打湿了。与此同时另一枚炸弹穿透舰载飞机的弹射甲板在甲板下面的机库里爆炸了。

随后,鱼雷机进入了战场。“它们就像一群狼围住了两只大熊,先头只在远处的空中盘旋,并不急于扑过来,但扑过来时总是选择最难对付的角度。一架鱼雷机直截了当地朝着英舰俯冲了过来,飞行高度离水面不过600英尺,它在距舰队500英尺处丢下一枚鱼雷,接着来了一个侧身飞,于是,它的侧翼统统暴露在英舰的炮口下。这架飞机没有来得及飞开,就以优雅的姿势,一头向海里栽了下去。舰上除14英寸的主炮外所有的火炮都在喷火,炮声震耳欲聋,无烟火药的气味令人窒息,炸弹的爆炸声简直能撕裂耳膜,海面上激起的水柱没头没脸地泼在人们身上。突然一位军官叫道:“瞧,鱼雷过来了!”

危急中,“反击”号舰长坦南特亲自驾舰进行闪避,并躲过了10枚以上的鱼雷。在此紧急时刻,他不得已打破无线电的静默,将z舰队遭受攻击的噩耗发回新加坡基地。

Z舰队终于厄运难逃,日军22航空队的架飞机用2个小时干净利落地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击沉,远东海军主力不复存在了。

威尔士亲王号的舰员正在离舰

“自行车闪电战”

由山下奉文将军率领的登陆部队——第5师团、第18师团均为日军的精锐部队。其主力从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陆,而后向马来半岛西南穿插,然后沿西海岸向南推进。牵制分队从哥打巴鲁登陆,而后从马来半岛东海岸南下。两股日军在轻型坦克和空军的支援下隆隆南下,多数日军备有自行车。

12月11日,由英军希思将军指挥的印度第十一师首先和日军交火,尽管印度军队在数量有三比一的优势,但部队训练很差,装备处于略势,“军官与士兵的团结意识又几乎等于零”,所以这样一支军队与日军对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12月19日日军西路部队分队占领了槟榔屿上的英空军基地,消除了英联邦军队从印度、缅甸方向对马来半岛守军进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

1942年1月6日东路部队攻占关丹,然后向柔佛州前进。

1942年1月11日西路部队攻进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然后继续前进。

“失败的阴影象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装备落在日军手中。日本空军可以在英国的机场装上英国的燃料往英国的阵地上投英国的炸弹。日本步兵骑着自行车紧紧追赶撤退的英联军,他们三人一排,又说又笑,好象是去看足球比赛。数以百计的车轮汇成嘈杂一片,溃退的印度军队惊恐万分,以为是坦克在追赶他们。”

马来半岛灼热的路面令自行车车胎很快爆裂,日军士兵干脆剥去橡胶胎,只用钢圈骑行,数千辆这样的自行车发出的响声确实有点象坦克。

1942年1月下旬,英军增援部队运抵新加坡,其中包括英军第18师和50架飓风战斗机。由于马来半岛大部分已失守,前者已来不及运往前线;而由于训练和装备问题,后者在与零式战斗机的交锋中又一败涂地。1月25日,帕西瓦尔将军已下令向新加坡作最后的撤退。

2月1日,英军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柔佛州的一千余米长的海峡堤坝,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岛屿。

1942年2月15日,防守新加坡的英军无条件投降。

新加坡的陷落

“比圣诞节布丁里的葡萄还要多的大炮是会守得住新加坡的”,一家澳大利亚报纸如此生动地打消了读者对新加坡前途的忧虑。

但按照丘吉尔的话就是“新加坡没有陆地防御,等于一艘没有底的战舰可以航行!”。新加坡的防御是针对海上进攻的,岸炮只有极少数可以作大角度旋转,所以对付后面的登陆毫无用处。此时新加坡还有英、澳、印联军约8万人,粮食弹药虽较为充足,但是士兵士气低落,无制空、制海权。

整修一周后,后来被誉为“马来虎”的山下奉文向“狮城”发出了致命的吼声。

日军在马来半岛

42年2月8日晨,日军炮兵和航空兵对新加坡岛上的火炮阵地、机场等设施进行了猛烈轰炸。随后,近卫师团在新加坡东北角的开阔地带佯装登陆,使守卫在东北部的英军主力第18师不能向其他处调动。

2月8日夜,日军主力第5和第18师团乘冲锋舟在长堤以西灌木和沼泽地登陆,守在这里的是疲惫不堪且疏于防范的澳大利亚军。日军登陆后,着手建立并巩固登陆场,随后近卫师团也向西转移并在登陆场登陆。日军3个精锐师团并肩向南推进。

至2月14日,日军先后占领了提马高地、因保丁水库和加兰机场等要地,并对城区造成三面包围之势,同时加紧空袭。

2月15日,在日军登陆一周后,帕西瓦尔签定了无条件投降书,这座“东方第一坚城”落入日军之手。

“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丘吉尔曾悲痛地指出。

帕西瓦尔用了9周的时间最终将大英帝国苦心经营的狮城交给了日本帝国,其中战略处于被动当然是主要原因,但防御战术的失误也不可忽视的。英国并没有放弃新加坡,但新加坡仍在被困一周后失守,从这一点说来,帕西瓦尔要比防守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差好多。

战争就象一场赌博,只是没有赌博那么目的明确。帕西瓦尔在投降前的最后一刻还是有胜利的机会,只是他没有敢于下那么大的赌注。因为,就象山下奉文所说的“敌人也很困难”,言外之意,也就说日军也很困难。随后,日军举行了独特的受降仪式:让数万名战俘战站在道路的两边迎接高奏凯歌的日军进城。但是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看到了战争的结束,这要比守卫菲律宾的美军战俘要幸运。日军投降时,代表英国签字的也是刚从战俘营中出来的帕西瓦尔,或许这就是放弃的意义。

马来半岛陷落后,通向荷属东印度的大门也就敞开了一半,另一半就是麦克阿瑟驻守的吕宋岛菲律宾。

80年代被打捞出水的威尔士亲王号舰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万日军俘虏13万英军,这是日不落帝国最耻辱一战,没有之一
二战往事:马来亚战役 让曾经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颜面尽失
【二战风云】新加坡陷落:英军史上最大规模投降
大溃败:二战新加坡陷落,13万英军投降,成就英国最大耻辱!
二战日军横扫东南亚(3)
远东之盾与大和之矛 ,日英新加坡海战,形成了一边倒的结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