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张居正(7)最感人的科场“暗算”

在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乡试中,按理说,13岁的张居正才学横溢,即使凭本领硬考,拿个举人也是小菜一碟。更何况,湖广巡抚顾璘对他如此赏识。

然而让所有人吃惊的事发生了:这一年乡试,张居正竟然落榜!

他的恩人顾璘搞的鬼。

原来,就在张居正踌躇满志地准备答卷时,顾璘找到了担任此次乡试监考的冯御史,对他说:“这次考试,有位名叫张居正的神童才子,你知道吧?”

“当然知道。”

“那好,这次希望你做一件事。”

“大人请讲。”

“无论张居正的文章写得多么漂亮,绝对不能让他中举!”

冯御史目瞪口呆。这段时间,顾巡抚带着张神童四处应酬,老顾对小张的赏识赞许也早已不是秘密。这种情况下,顾巡抚竟然专门关照,“不要”让张居正中举,实在匪夷所思。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巡抚大人亲自托付,冯御史莫非还要刻意作对不成?于是,老冯打定主意,要“黑”张居正一把了。说句笑话,在僧多粥少的考试中,要让一个很糟糕的人中举未必容易,但要让一个牛人落选,那也并不是很难。

事实证明,要让张居正落选,确实很难。

因为他的应试文章确实写得太漂亮了。当时的湖广佥事陈束一眼看中了张居正的文章,拍案叫绝,一定要录取他。

冯御史受了顾巡抚所托,自然不肯。陈束相当不满,张居正如此出类拔萃,为何不录取?这岂不是埋没贤才么?他据理力争。要知道这位陈束,人称“嘉靖八才子”之一,不但文笔出众,而且为人放浪,口无遮拦,说起话来唇枪舌剑,咄咄逼人。估计这时候冯御史撞墙的心都有了,可巡抚大人的吩咐,终究不能不照办。他老着脸皮顶住陈束的狂轰滥炸,最终张居正还是落选。

原本以为手到擒来的乡试,竟以败北而告终。对于年少轻狂的张居正,是很沉重的一个打击。然而他才十三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发泄完郁闷之后,张居正收拾书包回家,准备三年后的第二次乡试。

那么,顾璘究竟为何要把张居正的举人给取消呢?莫非他之前对张居正的种种赏识,都只是掩人耳目,内心深处,还是存了嫉贤妒能的恶意?

当然不是。

顾璘自有他的顾虑。他认为,张居正本是第一流的人才,假以时日,必然能够担负洗清乾坤,振兴大明朝的使命。然而,即使天分再好的人,要真正成为有用的栋梁,都必须经历一个潜心内省,从逆境中崛起的历程。如果过于一帆风顺,不经受丝毫挫折的话,只会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狂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毛病。等到真正面临残酷的斗争和压力时,往往会一败涂地。

张居正以十二岁考取县学第一名,成为整个湖广地区的大明星。在这光环的笼罩下,在周围人赞许和褒扬的包围中,如果再让他以十三岁的年龄中举,只会进一步助长他的骄傲与轻狂。张居正很可能会陷入固步自封的泥沼,如同很多出色的年轻人一样,背负虚名,放浪形骸,不思进取,最终度过虚浮而平庸的一生。

这样的一段人生,或许在许多人看来也不坏。然而顾璘心中,张居正的才华,并非是个人拿来炫耀的奢侈品,而是属于国家的宝贵财富。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应该用于大明帝国的振兴,决不能让它被虚名与酒色所侵占。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让张居正跌个跟头!

于是,有了这次特意安排的落选。顾璘指望通过一次挫折,增强张居正的心理素质,让他学会更沉着地应对各种境遇。

顾璘成功了。

过了三年,即嘉靖十九年(1540年),张居正在第二次参加乡试并考中举人之后,再次见到了顾璘。这时候,顾璘才告诉他,第一次落榜是自己安排的。

面对着十六岁的举人,顾璘诚恳地说:“上一次,因为我吩咐冯御史,你才落选。耽误了你三年的时间,这是我的错误。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主要指的是中等人才,而你这种天才不在其中。不管如何,我希望你要有远大的抱负。你要做伊尹这样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大政治家,或者做颜渊这样文章道德名垂千古的大学问家。我不希望你只做一个年纪轻轻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

得知顾大人捣的鬼,张居正痛哭流涕。这不是怨恨,而是感激。他完全领会这位忘年之交和师长对自己的一片苦心,以及在他身上寄托的殷切希望。如果说,对之前的张居正而言,“报效国家”只是光宗耀祖的手段,那么与顾璘这次交谈后,匡扶社稷,利国利民,已经变成了张居正仕途经营的直接志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537年,61岁的金陵才子顾璘无意间读到一本诗册,其中的一首诗
一代神童张居正,12岁考中秀才,为何又接连两次名落孙山?
少年张居正的家庭,原来只是一个寒伧的家庭
少年张居正的早慧与挫折教育
江陵辨疑
胸怀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