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无青年的励志人生—大秦帝国范睢的成与败

[作者:本头条ID 插图:来源网络]

最近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深受大家的喜爱,剧中的范睢谋识过人,睚眦必报,更受到秦昭王的无限的宠信,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才大奸于一体的人。那么历史上的范睢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范睢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政治家、谋略家。

范睢的优点:

一、胸存大志:有一次,须贾为魏秦昭王出使到齐国办事,范雎也跟着去了。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结果。当时齐襄王得知范雎很有口才,就派专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但范雎一再推辞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恼火,认为范雎必是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齐国了,所以才得到这种馈赠,于是他让范雎收下牛肉美酒之类的食品,而把黄金送回去。回到魏国后,须贾心里恼怒嫉恨范雎,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魏国宰相。魏国的宰相是魏国公子之一,叫魏齐。魏齐听了后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雎,打得范雎胁折齿断。当时范雎假装死去,魏齐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厕所里。又让宴饮的宾客喝醉了,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惩一警百,让别人不准再乱说。卷在席里的范雎还活着,就对看守说:“您如果放走我,我日后必定重重地谢您。”看守有意放走范雎,就向魏齐请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可巧魏齐喝得酩酊大醉,就顺口答应说:“可以吧。”范雎因而得以逃脱。后来魏齐后悔把范雎当死人扔掉,又派人去搜索范雎。魏国人郑安平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就带着范雎一起逃跑了,他们隐藏起来,范雎更改了姓名叫张禄。范睢忍辱求全的故事按道理可以作为一个年轻人的典范。

二、文韬武略:秦昭王私自召见了范雎,”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和范雎的会面搞得跟情人幽会似的,秦王耐心地向范雎请 教关于秦国的问题,范雎的一番肺腑之言,说得秦王心服口服,”范雎拜,秦王亦拜“,两人经过一番交谈竟达到了心灵的契合,这种 场面,充斥着一种激昂和感动。具有远见卓识的范雎向秦王贡献了一个妙计,那便是”远交近攻“,这个策略为秦的同一吹响了集结号 ,也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为杰出的重大贡献之一。“秦地之险,天下莫及。雄兵百万,战车千乘,其甲兵之利天下亦莫能敌。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用以治诸侯,如同良犬搏兔。然而 兼并之谋不就,霸王之业不成,莫非是秦之大臣计有所失吗?“。范雎陈述了秦国地势优势,谈到为何秦国条件这么好还不能称王?秦 昭王也是一脸的迷茫,范雎接着阐述:”臣闻穰侯将越韩、魏而攻齐国、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大王不如远 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王释此而远攻,不亦谬乎!”,于是,秦王便采纳范雎的计策率兵伐魏,攻克怀,又 举兵攻占邢丘、少曲、陉城、南阳、野王等地,将韩国孤立,韩秦两国交战,韩国必然处于劣势,而东进的秦国又挑起了赵、楚两国之 间的争夺,秦国又能坐收渔翁之利。可以说正是秦昭襄王采用了范睢“远交近攻”的政策,才给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机巧过人: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郑安平就假装当差役,侍候王稽。王稽问他:“魏国有贤能的人士可愿跟我一起到西边去吗?”郑安平回答说:“我的乡里有位张禄先生,想求见您,谈谈天下大事。不过,他有仇人,不敢白天出来。”王稽说:“夜里你跟他一起来好了。”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两个人的话还没谈完,王稽就发现范雎是个贤才,便对他说:“先生请在三亭冈的南边等着我。”范雎与王稽暗中约好见面时间就离去了。王稽辞别魏王和群臣,驱车回国,经过三亭冈南边时,载上范睢便很快进入了秦国国境。车到湖邑时,远远望见有一队车马从西边奔驰而来。范睢便问:“那边过来的是谁?”王稽答道:“那是秦国国相穰侯去东边巡行视察县邑。”范睢一听是穰侯便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最讨厌收纳各国的说客,这样见面恐怕要侮辱我的,我宁可暂在车里躲藏一下。”不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向王稽道过问候,便停下车询问说:“关东的局势有什么变化?”王稽答道:“没有。”穰侯又对王稽说:“使臣先生该不会带着那般说客一起来吧?这种人一点好处也没有,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王稽赶快回答说:“臣下不敢。”两人随即告别而去。范睢对王稽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处理事情多有疑惑,刚才他怀疑车中藏着人,可是忘记搜查了。”于是范睢就跳下车来奔走,说:“这件事穰侯不会甘休必定后悔没有搜查车子。”大约走了十几里路,穰侯果然派骑兵追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人,这才作罢。王稽于是与范睢进了咸阳。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高度评价范雎对秦国的建树和贡献:“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范睢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和谋略家。

范睢的缺点:

一、睚眦必报:与司马迁不同的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可以说给了范睢一个大大的差评。范睢做了秦国相国之后,秦国人仍称他叫张禄,而魏国人对此毫无所知,认为范睢早已死了。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范睢得知须贾到了秦国,便隐蔽了相国的身分改装出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偷空步行到客馆,见到了须贾。后来范睢还故意给须贾当马夫,诓骗侮辱须贾。后来须贾去向范睢辞行,范睢便大摆宴席,请来所有诸侯国的使臣,与他同坐堂上,酒菜饭食摆设得很丰盛。而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槽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像马一样喂他吃饲料。

二、嫉贤妒能:这个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范睢和白起之死的恩恩怨怨了,其实白起之死和范睢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具体说,白起死这个事情,范雎的责任不是很大,只是范睢对白起心生妒忌,加速了白起之死。范雎主要是坑白起,未必就想让他死。邯郸之战,秦昭襄王和范雎多次请白起,白起都不肯出山。这其实已经犯了秦法了。最终导致秦军在攻邯郸的时候死了三十万人。(中国军事大百科,战国卷)就这一点来看白起就应该死,《商君书》有明确规定,功不抵过。封建社会武将功高震主一直都是忌讳,但凡有大功绩的武将没几个能善终的,当功绩大到皇权赏赐已经赏无可赏的时候更会演变成皇权统治的巨大潜在威胁,而皇权消灭这个威胁最效率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杀掉该武将,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比比皆是,用谁对谁错是概括不了这种事的,再说商鞅变法秦慢慢强大后,到末了商鞅也一样是被嬴驷“车裂"。

三、用人不查:范雎就是因为推荐人推荐错了,最后死的不明不白。范睢对恩人王稽与郑安平十分感激,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和保举下,王稽被任命为河东太守、郑安平被任命为将军,他还安排郑安平接替白起率兵攻赵,结果不但被赵国打得大败,郑安平还率两万士兵投降了赵国。当时,要按照秦律,范雎用人失察应受到株连,并祸及三族,只不过秦昭王念其功劳大,未加追究。他的另一亲信王稽也不争气,竟“里通外国”。尽管秦昭王仍未追究范雎的责任,但范雎深深感到了害怕,因为白起的死与王稽、郑安平的被提拔重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此后,他考虑再三,不得不放弃荣华与权力,称病辞去相位,退出政治舞台。

很多人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有失公允,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睢个人资料 秦国宰相范睢简介
此人首创“远交近攻”,堪称秦国一代名相,如今却还有成语在骂他
宣太后其人 之二 范睢离间
十年以后再报仇,是君子吗?
范睢恩仇录:秦国丞相只是一个副业,快意恩仇才是我的理想
睚眦必报的下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