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范仲淹为何长命,珍视身体素质,方成大事

有句话中国人最熟悉,这就是“身体是事业的本钱”。

范仲淹在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活中,不但发扬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而且对武术亦有奇特的爱好。在南都学舎期间,范仲淹虽昼夜不息地饱读诗书,每晩至夜半才和衣而眠,但每早仍闻鸡起舞,在凌晨舞上一通剑,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寒来暑往,从不问断。

范仲淹酷爱武术,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个人体质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希望以文武双全之才来精忠报国的远大抱负。

范仲淹

在封建专制的社会体制下,历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大多都只重视自身思想和品质的建设,而忽视了白身体质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知识分子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手无缚鸡之力。他们的思想虽可与日月齐辉,但他们的身体却不堪一击。为此他们在远行时还得带上一个书僮负笈而行,正因如此,古代的儒生总是被人们讥笑为“腐儒”。他们的孱弱之身往往使得他们难以完成大业,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身体却经不住病魔,往往英年早逝,空给人们留下一番悲叹。如辅佐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诸葛亮,在蜀国岌岌可危时却中道病逝,空给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血泪感慨。若天假以年,诸葛亮能多活些许年月,蜀国的结局自不至于那样惨淡的。

虽有满腹经纶,虽有博大的胸怀和气魄,但身体孱弱,才智往往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便悲哀地死去,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初唐四杰的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几乎全是短命鬼,他们的才华还未充分展露出来就过早地夭亡了,据说王勃仅被水淹后受惊吓而死,可见其身体之孱弱。卢照邻身体更弱,青年时代起就落下了终身病疾,以至贫病终身,终日只得坐卧哀叹“命兮命兮若如此,死兮死兮奈若何”。

初唐四杰

没有强健的身体,这样的悲哀枉叹又有何益?天才诗人李贺,年仅二十七岁便饮恨而逝,老天真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了。不少封建知识分子,虽在事业上有凌云之志和奋进之心,无奈体质孱弱,惆怅而逝。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名人中是屡见不鲜的。他们的短命空给后人留下无限哀叹,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诗人李贺

细究这些古代知识分子短命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封建时代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精神和物质上的压迫,这似乎可以说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却也是由于古代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思想造成的。古代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社会对读书人是较为專重的,但对于雄纠纠气昂昂的武夫,人们往往不屑一顾。因为社会(尤其是宋代)尚文崇文,所以知识分子们乐于勤奋苦读,以博功名。但他们却厌恶习武,认为那样有损读书人的形象。因此,知识分子们只重视知识的摄取,而忽视了身体的锻炼。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样当然不可能坚持长久,于是英年早逝便成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

重文轻武,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极大缺点,它一方面导致了古代知识分子们普遍的短命,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国家人才的匮乏和国力的削弱。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人才是决定因素,那些有着经天纬地之大材的俊杰们英年早逝,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爱护自己的身体,努力使自己身体健康,为社会和国家多出力,这便是爱国的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人师德工作总结
老年找娇妻,没那个身体素质,就不要强行拿自己的命去搏!
中国文化的伟大在哪里?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十神象意之二:十神组合意象
第08章 算命算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