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回顾

这个展览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了,为啥小编今天还要写这篇文章来回顾呢?那是因为小编觉得苏州博物馆当时推出的这吴门四家的学术系列展览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是给我们梳理了明代苏州这个地方艺术发展的脉络。让我们能够通过实物来了解明代苏州地区的绘画发展,而不是原来的只能通过书籍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

仇英特展海报

展览及作者生平的简单介绍

展览名“十洲高会”,取意海外十洲仙山,以云雾间的“葫芦”映衬仇十洲画中人物之仙姿风雅。

吴门四大家中,仇英不似沈周、文徵明家学渊源极深,也不及唐寅年少时家境殷实。仇英曾只是一名贫寒的漆工,家世如何,现今已不可考证,出生年月也不见明确记载,只能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一二。仇英大体生活于十六世纪前半叶,但对于仇英的出生时间争议颇多,徐邦达先生生认为,在仇英《玉楼春色图》的文嘉题跋中曾说到仇英“盛年遂凋落”,古时所述“盛年”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岁。也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曾有“仇英知命”“行年五十”之语。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大约生活在十六世纪的前五十年,原籍太仓,后移居苏州,拜周臣门下学画,住桃花坞一带。中年以后,仇英凭着自己一贯的勤奋与努力,以他独特的绘画技巧,成为明代苏州非常有代表性的职业画家之一,继周臣之后“独步江南者二十年”。由于画风精工之极而又有士气,在画史上得以与沈周、文徵明、唐寅齐名,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曾师周臣学画,苦学成功,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位能手,文征明赞其为“异才”,连董其昌也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仇英一生寿命短暂,只活了40多岁。仇英人物图 初为漆工,为人彩绘栋宇,有志丹青,周臣发现有异才,收为弟子教之,得文徵明称誉,知名于时。临摹唐宋名笔十分刻苦,规仿之迹自能乱真。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明画录》谓其:“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画山水以青绿为多,细润明丽而风骨劲峭,董其昌称其”赵伯驹后身,即文(徵明)、沈(周)亦未尽其法”。偶作花鸟,亦清丽有逸致。晚年客于收藏家项元汴家,为之摹仿历代名迹。

仇英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他功力精湛,以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几乎难辩真假。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青绿山水 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因而观看仇英的绘画,你可以感受到那些丝丝缕缕的情感几乎都隐藏在极其认真的笔墨之中。

作品局部

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这一点很重要,是鉴别其作品真伪的一个重要点)

展览作品赏析

《沙汀鸳鸯图》 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的花鸟画传世真迹绝少,如果有那必精工典丽,《沙汀鸳鸯图》就是他的一件难得的佳作。画面上沙洲染绿,蓬草丛生,四周水色茫茫,清波荡漾。一对鸳鸯栖息于其中,雌鸟在水中正踩浪戏游,雄鸟单足立于岸边,侧颈低头梳理羽毛,也似刚从水中上岸。鸳鸯姿态生动,颇费经营,刻画精致。画面上方大段留白,只勾画两只翩飞的燕雀,显出水天一色,气韵空漾之感。仇英用笔细致、皴擦柔和、工写兼备,敷色层次丰富浑融,深具宋人的写生功力与元人的笔意。本画构图新巧,体现了作者纤细清雅的艺术特色。

《桃源仙境图》 天津市博物馆藏

《桃源仙境图》是仇英所作的一件青绿山水人物画。该件作品的题材取自《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晋代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桃源仙境图》即描绘了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

全画以高远取势,分三层迭进:近处三白衣逸士临流而坐,一人抚琴,二人低首聆听,一童把卷侍立,一童正捧书踏桥而来,身后古松倚斜虬曲,藤萝盘绕,桃花烂漫,清泉沿石壁顺势而下,汇成宽阔的河面。中景山石峥嵘,溪云蔚起,危径盘旋。远景峰峦隐没,白云飘渺,楼阁半藏半露,若仙若幻。山石勾写轮廓转折之后,施以青绿与赭石晕染;树木体势或曲或直,点叶、夹叶兼备;人物意态闲雅,神情超逸;云气以淡墨细笔勾描晕淡,虚实相生。全画作者用大青绿着色,山石以勾斫的笔法,较少皴染,色彩华丽而不艳俗,用笔工致而不呆板,风格冷隽而秀雅,堪称明代青绿山水的典范之作。


附桃源图主题的由来和历史:

〝桃花源〞是一个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路中的概念,代表的是人际和谐,生活安适,没有政治纷扰的理想世界。此一世界的产生,始自一千六百年前东晋时代陶渊明所创作的《桃花源记并诗》;经过千馀年来不断的传承、演绎,陶渊明个人成为隐逸之士的典范,而〝桃花源〞则成为文人社群的理想,具体展现于文艺的各个领域之中,深化为集体意识中特定的文化符码。除了在文学领域中受到历代文人不断歌颂讚美,在绘画的表现上,〝桃花源〞的题材随著时代推移也产生了多样的面貌,从而在画史上形成了特别文化现象。


《剑阁图》 上海博物馆藏

《剑阁图》是唐以后著名的山水行旅题材,相传唐王维、宋郭熙、元王蒙以至明沈周等均绘过这一题材。仇英这件《剑阁图》表现的是蜀道剑阁雄险场景。图中绝巘险峰如剑刺天,中有栈道高架縈纡,遥通千里冰雪。近景道上正有一群旅人下马暂歇,而图上部有一队人马正愈行愈远,走向大山深处,充分表现了古代行旅的艰难。作品在构图上有北宋全景山水气象,笔墨有李唐一路遗风,颇得沉着雄浑之气。同时此图人物的画法工细,赋色鲜亮。山石画法意在工意之间,颇有浑厚之趣。为仇英难得之巨制。

《玉洞仙源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玉洞仙源图轴》是仇英传世的大青绿山水代表作之一。此轴以文人隐逸为题材。画面采取高远构图,近景岩洞深豁,溪流潺湲,松林高映,一文士临流独坐,琴书相伴,童子数人侍应茶点,人物虽小但刻画精细,位置突出,反映出画家在驾驭复杂场景、安排主从次序方面精深的造诣;中景烟云浮动,水阁架设溪上;远景主峰峻峭峥嵘,山间楼阁隐现。画法以青绿为之,山石勾勒轮廓外,以晕染为主,在宗法南宋青绿山水大家赵伯驹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树法严谨,松干尤其圆浑。云容水态,以细笔勾写,辅以淡墨晕染。笔墨简淡,风格清丽,与天津博物馆藏《桃源仙境图》相近。是一件能代表了仇英青绿山水的典型作品。

《煮茶论画图》 吉林省博物院藏

此件画作以文人隐逸为题材。画面取边角之景,左侧山麓山石壁立若削,右侧湖光旖旎演漾,二文士携带琴书卷轴之属,席地而坐于湖畔,正相对清言;松林杂树之下,有童子或汲水、或煮茶。画法皴笔以小斧劈为主,墨色晕染沉厚,意境尤其闲淡,将南宋院体风格与文人趣味自然融为一体。

《赤壁圖》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仇英的《赤壁图》绘制于1548年,为他的中年力作。仇英流传至今的真迹仅存一幅,那就是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这幅仇英《赤壁图》卷。该《赤壁图》是仇英按北宋词人苏轼的赋词原意、并仿前人与同代人《赤壁图》所创作。

苏轼写下的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为文学名篇。此赋一出,历代书画家以之为题材者,层出不穷,吴门画派中尤其流行,此卷即绘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的情境。画法以文派小青绿为之,构图平中见奇,大片落寞空荡的江面上,一叶小舟缓缓地行驶,画上方还有一只孤鹤掠空而过,显出了夜游客的形影孤单。“孤鹤横江东来”的情景,烘托出苏东坡孤冷的心境。画面左上方是陡壁峭崖,崖间有蛟龙盘空似的古松,还有飞泉直泻,显出赤壁之险。整幅作品笔墨秀润,赋色清丽,风格显然出自文徵明,布景与文徵明《赤壁图》(上海博物馆藏)极其类似。图的右上方有文嘉先生题写的《后赤壁赋》全文,时间是1544年秋9日,题写顿使作品增姿添色。

《柳下眠琴图》 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读书不多,均于画幅边角落款,此件作品以文人隐逸为题材。构图取院体边角之景,岩壁之侧古柳高映,一文士席地倚琴而坐、展卷冥思,一童子正负书而来。画法以水墨写意,山石皴笔以斧劈出之,加以水墨晕淡;柳树作绞干状,柳叶以淡墨细笔写出。人物衣纹亦为院体一路,用笔方折顿挫。风格苍劲纵逸,是其粗笔风格的作表之作。

《临萧照中兴瑞应图》 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为仇英的摹古之作。仇英中年以后,曾先后在大收藏家周凤来和项元汴家客居近20年,得以广泛观摩宋、元名迹,摹古技艺精深。《中兴瑞应图》卷为南宋萧照所作,取宋高宗赵构即位前的种种瑞应传说为内容,根据曹勋辑“瑞应诸事”所写赞文描绘而成,是一幅歌颂赵构重建王朝的作品。作品曾藏于项元汴家,仇英因此得到观摩机会。此卷临本共4段,分别为一射兔:高宗驻磁州时,晨出郊外,忽遇白兔,开弓应弦而中。二授衣:高宗受命为大元帅,应摄京城,卧于营帐之外,梦见钦宗,脱龙袍授予。三渡河:高宗自磁州北归,于渡河刚即上岸后,冰即崩裂,后随者皆顿陷冰河,高宗得免。四占卜:徽、钦二帝被掳后,显仁皇后在行殿用象棋占卜,兆造康王即位,众皆庆贺。全卷设色精细,画面结构严谨,场面宏大,用笔粗重古拙,敷色沉著雅淡,图中建筑的比例、形象、风格以及细部都极其忠实于原作,再现了萧照绘画的神髓,可谓“下真迹一等”。颇具宋人遗意,由此可见仇氏深厚的摹古功力。

《职贡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绘边疆少数民族进京朝贡的情景。主要刻画有十一支朝贡队伍,皆于旗上书国名,依次为:“北汉大洞主”“汉儿”“渤海”“契丹国”“昆仑国”“女王国”“三佛齐”“吐蕃”“安南国”“西夏国”“朝鲜”,反映了古代中国华夷之辨的观念。图中场景壮观,沿途山峰连绵起伏,白云缭绕,山路崎岖,林木掩映,飞瀑流泉。各路朝贡人马身着奇异的各族服装,扛着大旗,牵着骏马、骆驼,抬着宝物徐徐行进。画面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构图繁而不乱,井井有条。全图用笔严谨,人物刻画生动细致,赋色则以青绿为主,间以五彩,艳而不俗,清古冶艳,堪称仇英的精工之作。据文徵明跋语称,仇英此图乃根据南宋画家武克温之白描本设色而来。

《清明上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仇英此卷《清明上河图》图式取自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法以工笔重彩为之。虽为仇英临摹之作,但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作品画面以明代苏州为背景,分为数段,大致沿河两岸展开描绘:起首郊外烟波浩淼,青山逶迤,浮云如带;其次为村居戏台、芳陌雅舍、田亩佛寺之属;其次为砖石虹桥、城门,帆船往来,商贾云集,城门内街坊、店铺,鳞次栉比,更有青楼歌馆、仕宦府第之类;末段则以红墙三折隔开,界画水上宫阙与高台。其中人物,牧者、嬉者、负者、担者、提者、推者、挽者、牵者、骑者、轿者、饮者、歇者,络绎往来,千姿百态;或围观演出、或携琴访友、或品茗清话、或连榻观舞、或画舫赏春,迎亲队伍乐鼓喧天、城防校场骑射操练,文人雅士、贩夫走卒,可谓各行其是,自得其乐;店铺经营除了涉及一般衣食住行者的米行、酒馆、布行等之外,更有占卜、医药、家具、书坊、扇铺、古玩字画、瓷漆工艺、租借典当之类,社会各行各业,可谓应有尽有。构图根据情节布置,连贯而变化,山石勾勒轮廓之后施以青绿重色晕染,人物主要以线描表现动态,建筑界画工致而严整,赋色深重而艳丽。整个画面和风轻扇,古柳拂动,清波演漾,生动地再现了明代苏州商业经济、工艺技术、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场景,是一幅具有纪实性质的社会世俗风情画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历代《清明上河图》摹本中的精品。

《捣衣图》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画作以传统诗词中描写闺怨的捣衣形象为题材。画面一女子持槌捣衣于一株秋桐之下,女子作矫首凝思之状,桐树亭亭高标,枝疏而叶密。画法以工笔白描为主,人物衣纹与面部皆主要以淡墨细笔勾写,飘带略作晕染,头发则以深墨勾写笼染。树干以枯笔横皴,尤其圆浑,树叶以双钩,略分前后。地坡以淡墨勾出起伏,再点缀丛草。笔墨劲秀,意境疏淡。将宋人的精工与元人的放逸融为一体。

《竹梧消夏图》 武汉博物馆藏

此作以文人闲居生活为题材。画面取半边式构图,描绘的是江南一带夏季的山水风光。画面近处亭台、池塘,远处隐隐青山,中间是一片青葱的竹林和一棵梧桐树。竹林间,两位文人相对而坐,人物清逸的表情和幽静的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告别炎炎夏日,来到了清凉仙境。近处凉亭建于池塘之上,恰掩映于梧桐树荫之下。亭中一老者正斜倚亭台之栏,持扇纳凉,仿佛在漫不经心地倾听林中友人交谈。画法山石以青绿晕染,桐叶双钩,竹叶点染,水阁界画,笔法工致,赋色绚丽,观之令人凉意顿生。

《右军书扇图》 云南省博物馆藏

此轴以王羲之为老妪书扇的轶事为题材。画面构图以高远取势,溪山深处,两山相对,主峰壁立千寻,顶上侧出顾盼,溪流自深谷中蜿蜒流出,平地之上树木掩映,左侧有古松两株,藤萝缠绕,夭矫如龙。松下一石案上放有书册、画卷及珊瑚枝之属,主人王羲之坐于藤凳之上,手持六角扇,作搦管凝思之状。二童子一叉手侍立其后,一正蹲于溪边洗砚,老妪则面带微笑,手跨提篮静立右侧树下,篮中尚有扇子数把。画法以青绿为主,山石轮廓以阔笔勾写后作大片晕染,树干勾染兼施,点叶、夹叶兼备,松干圆浑,松针劲利。人物根据不同身份,用笔或流利飘逸,或粗放古拙,王羲之风神尤其萧散。赋色清丽,意境幽远。


故事:

有一天王羲之上街闲逛,看到一个老婆婆正在市场上叫卖折扇,那折扇竹骨锃亮,绢面雪白,看上去十分精致。王羲之取出十文钱买了一把。老婆婆感激他。王羲之听了,便向老婆婆了解她的家境。得知老婆婆祖孙俩相依命,家境十分窘迫,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王羲之把她带到自己的住处,在每把折扇的扇面上题了一首诗。老婆婆听了,不由将信将疑,王羲之笑笑说:“我不会骗你。你拿了扇子,上街高喊,说这是王右军题字的扇子,十两银子一把,肯定有人买!”,老婆婆等王羲之全部写好,拿着扇子上街喊卖:“王右军题过字的扇子,每把白银十两……”他们上前一看,果真扇面上有王羲之的题诗,墨迹淋漓,字体遒劲,落款印章,一样不缺。他们认得是王羲之的真迹,便争相而买。不一会,老婆婆就把扇子全部卖光了。从此,老婆婆家的生活好了起来,她为了感激王羲之的恩德,做了几把极为精致的折扇送给王羲之。而中国的扇面画、扇面书法 也从这以后盛行起来。后来,“右军书扇”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乐意扶贫;也用来形容高超的书法,价值无限。


《枫溪垂钓图》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画轴以文人隐逸为题材。构图深远,近处枫林掩映,溪潭泓深,一文士垂钓其上;中景溪云蔚起,岩洞杳然,曲径萦回,楼阁与松亭隐现;远景主峰峥嵘,远山错落。画法以小青绿为之,勾廓厚实,敷染浓重。丘壑委曲而有致,秋色如醉而宜人。

后记

历史对于仇英是幸运的,种种机缘,让这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得到文徵明、唐寅等当时吴中文人领袖的青睐与肯定,与文彭、文嘉、王宠、陆治、彭年等人结为好友。所以他虽然不是文人,却可以常常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和画迹题跋上,得到这些前辈和友人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品赏。

但是历史同时对于仇英也是遗憾的,他虽有其名,但至今仍旧是一个模糊的形象:没有可靠的画像,没有可考的故居,没有一点点生活的痕迹留下,甚至其墓地也毫无踪迹可寻。

书画乃古人精神之所寄,所幸的是,仇英的画作依旧,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通过仇英的画作遥想和回望当时吴中文人的交游往来,当时江南藏家的审美趣味,以及苏州文化史上的那一段黄金时代。

其它作品欣赏

《采芝图》 中国美术馆藏

《松溪横笛图》 南京博物院藏

《莲溪渔隐图》 故宫博物院藏

《春庭游戏图》 上海博物馆藏

《双勾兰花图》 故宫博物院藏

《文姬归汉图》 南京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1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2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3

《人物故事图册》4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5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6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7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8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9 故宫博物院藏

《人物故事图册》10 故宫博物院藏

《临宋人画1》 上海博物馆藏

《临宋人画2》 上海博物馆藏

《临宋人画3》 上海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 仇英 《人物故事图册
【经典】“明四家”书画精品大全
故宫博物院藏——仇英人物画册
仇英《唐人诗意图册》
“明四家”书画集锦,看江南才子们各领风骚!
文徵明的逆袭:8岁不会说话、30岁屡试不第、90岁画坛大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