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重症之国医大师李士懋的平脉辨证经验分享

李士懋老师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国医大师,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五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李老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的思辨体系,往往能从虚实寒热错综的复杂症候中去伪存真,抓住本质,取得奇效。

分享一个李老治疗中风的医案,以供大家参考。

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李老认为,将高血压兼脑中风患者一概应用息风治疗有失偏颇,未能体现辨证论治的精神。

  • 对于阴虚阳亢之高血压、脑中风使用镇肝熄风汤是对症的,但必须符合阴虚阳亢的中医指证,尤其是脉诊,患者出现弦劲或弦涌之脉,方可断为阴虚阳亢;

  • 若脉诊为痉脉兼无力之象,虽半身不遂、言语不利、高血压等症状相似,亦应断为正虚寒痹经脉。

中医

患者:男,60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

主诉:间断言语不利、舌僵2年,加重半月。伴右手麻木,右下肢轻度活动不利,项皱,吃饭饮水费力,易呛,流涎,多寐,每天睡10小时以上,小便频。

舌嫩红润,苔薄。

脉沉弦徐紧。既往4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220/90mmHg,即刻血压180/90mmHg。

曾于2009年、2010年两次发作脑梗,本次未行头颅CT检查。

中医诊断:中风,正气内虚寒痹经脉。

治法:扶正散寒,除痹通脉。

处方:小续命汤加减葛根12g,桂枝10g,当归12g,川芎8g,麻黄7g,杏仁10g,石菖蒲6g,炮附片15g,细辛6g,羌独活各9g,防风10g,赤白芍各12g,党参12g,蜈蚣10条,全蝎10g,炙甘草8g。

4剂,水煎服。加辅汗三法,即连续服药、啜热粥、温覆。取汗,汗出透后,改1日1剂。

中医

4月4日二诊:第一剂,温覆未啜粥即汗出30分钟,舌僵、易呛及项皱均减,仍多寐,每天多于10小时,眼粘、手麻如前,脉沉弦徐紧减,舌嫩红苔薄。降压药已停一周,即刻血压180/85mmHg。汗出未彻,寒痹未解,继服上方,再汗,4剂。

4月11日三诊:汗已透,彻夜而出,全身皆见。汗后舌较前软,食水未再呛,项皱除,小便正常。流涎、嗜睡如前。脉沉弦徐,舌嫩红苔白。血压195/110mmHg(未服降压药),继予温阳解痉,不再用辅汗之法。

处方:葛根15g,防风10g,当归12g,炮附片12g,川芎8g,桃仁各15g,红花15g,桂枝10g,僵蚕15g,全蝎10g,赤白芍12g,羌独活各9g,麻黄6g,蜈蚣15条,地龙15g,蝉蜕12g。

6剂,水煎服,一日三服。2011年4月18日四诊:嗜睡减,舌僵不著,言语较清,项不皱,流涎减少。血压145/80mmHg,未服降压药已三周。上方,加生芪18g。7剂。

中医

按:

本案患者脉象即为沉弦徐而紧,沉主里,徐为正虚,弦紧为痉脉,主寒邪闭郁经脉,故断为正气内虚,寒痹经脉。治以扶正散寒,除痹通脉,方宗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乃治六经中风之通剂,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由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杏仁、防风、生姜组成,主治中风卒起,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或神志闷乱等。是真中风之方剂,兼治风寒湿痹疼痛者。

李老甚为推崇此方,临床用作正虚寒痹经脉之要方,兼以“痉脉”作为应用此方的主要指证。如前述,痉脉的特征就是沉弦拘紧,摸之似呈痉挛状态,见此脉即提示有寒邪凝痹之证,即可散寒通痹。

本案亦为李老应用汗法的经典病例,其将原方合虫类药蜈蚣、全蝎,以加强搜风止痉之功,加细辛以启肾阳,葛根以生津止痉解项皺,菖蒲通舌窍,当归养血。同时,因脉无热象,故去原方中的杏仁、黄芩,以免在驱邪中掣肘。加减化裁后大大加强了原方之功效,切合病机,故奏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高血压,不走寻常路!
国医大师李士懋:掌握平脉析独,辨证论治更轻松.
刘志杰续命类方治疗中风 | 百草居
?六经辨治高血压
祛湿热,国医大师抓住这3点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0】【141】【14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