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常用中草药汇总

血小板减少在中医的眼中属于“血证”、“发斑”、“紫斑”、“肌衄”、“衄血”和“葡萄疫”等范畴。《金匮要略》认为火热、虚火、湿热、虚寒、酒毒和瘀阻等皆可引起出血。

结合患者的病症表现,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配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调节免疫机制,同时不受副作用的影响。

最常见的中草药为紫草、犀角(水牛角)、生地黄和当归等。

常用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紫草

紫草:性苦,寒。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现代药理研究:紫草含有紫草聚糖、紫草酿、乙酸紫草琨,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水牛角

犀角(水牛角代替):性味酸咸,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痈疽肿毒。

现代药理研究:犀角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此外还含其他蛋白质、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甾醇类等。在医疗上常用价廉的水牛角以代犀角。

生地

生地黄: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现代药理研究:地黄乙醇提取物所得的黄色针状结晶能缩短兔凝血时间, 而其水煎剂的作用不明显。地黄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凝血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当归

当归: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医学研究院史淑荣主任介绍,中医中药介入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比单纯西医用药效果显著,尤其是可以让患者完全避免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缩短疗程,避免病情反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仲瑛治疗治疗紫癜性肾炎案
水牛角
【以案说医】王烈泉: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案
张利兵:“识中药讲病案”第57讲之水牛角与紫草的临床应用
水牛角止血汤治疗血崩
夏季养生 常喝活血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