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涨姿势」合理用药,远离癌痛

疼痛是很多癌症患者都会出现的问题,但一些癌症患者因为对疾病和疼痛的不了解、用药知识的缺乏、害怕药物的成瘾性而不敢用药或乱用药,导致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但其实,疼痛是完全可以被控制的,不需要忍着。《健康加油站》“药师关爱周”特别节目,北京肿瘤医院药学部 临床药师李然、药师张关敏提醒您:合理用药,远离癌痛!

癌痛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原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

1、口服给药。口服为最常见、最方便的给药途径。对不宜口服病人可用其他给药途径。

2、按阶梯用药。指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①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

②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③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果患者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应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抗惊厥类药物等。

3、按时用药。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4、个体化给药。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药物,使疼痛得到缓解。

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服用吗啡是否会成瘾而无法戒掉?

有关阿片类成瘾性的解答:

WHO已经不再使用成瘾性这一术语。替代的术语是药物依赖性。而药物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两大类,躯体依赖性不等于成瘾性,精神依赖性才是人们常说的成瘾性。躯体依赖性常发生于癌症疼痛治疗中,表现为长期用阿片类药物后突然中断用药时出现的戒断症状。长期规范性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尤其是口服或透皮贴剂按时给药,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可能性极微,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以控制疼痛。对阿片类药物产生耐受性或生理依赖性并非意味着已成瘾,也不影响继续安全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该如何应用?有哪些分类和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起到抗炎镇痛作用,是癌痛治疗的基本药物,具有止痛和抗炎作用,常用于缓解轻度疼痛,或与阿片类药物联合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常用于癌痛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

温馨提示: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药效具有封顶效应,当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增加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止痛效果,但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因此每种药物都有最大日剂量限制,用量不能超过限定日剂量。

非甾体抗炎药可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大类。非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抑制环氧化酶-1和环氧化酶-2,镇痛抗炎同时容易导致胃肠道损伤、血小板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而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能更有针对性地抑制环氧化酶-2,减少胃肠道损伤等不良反应,但同时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骨转移疼痛该如何处理?

骨是癌症转移的常见部位,骨转移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单用阿片类药物控制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其他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及双膦酸盐类药物等。唑来膦酸属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导致的骨吸收。对骨转移有治疗作用,还能明显减轻骨转移灶引起的骨痛并发症。

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需注意以下几点:

1、初次用药的患者可能会发生一过性的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关节痛、头痛等,这些症状主要为轻到中度,常发生在给药后3天内,3天左右可缓解,也有持续7至14天。再次用药后此症状发生率降低。在给药的同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能够减轻流感样症状。

2、用药前应考虑进行口腔检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在治疗期间避免有创性的牙科检查和治疗。因为用药期间进行有创性口腔操作可增加下颌骨坏死的风险。

3、唑来膦酸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在给药前全面评估并在给药过程中对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护,以减少肾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何按时服药vs按需服药?

是不是不疼的时候就可不吃了?

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为按时用药。按时用药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控缓释药物,应作为基础用药,无论用药前是否疼痛,每12h 服用一次,如用药中途出现爆发痛,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多数癌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患者应当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止痛治疗,规律服药,不宜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和止痛方案,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疼痛控制不佳及时与医师或药师联系。

服用阿片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羟考酮和吗啡均属于阿片类药物,所有阿片类药物均可引起相似的不良反应,常见于用药初期,在老年人中出现频率更高,包括:便秘、恶心、瘙痒、镇静、谵妄以及尿潴留等。

1、便秘。针对便秘,通常预防性地给予适当的缓泻剂来软化大便和促进胃肠蠕动。应在与服用阿片类制剂的同时服用缓泻剂,基本要伴随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全过程。麻仁软胶囊的功能是润肠通便,用于预防吗啡导致的便秘。镇痛药与通便药不冲突,患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通便药的服药剂量,以保证每1 ~ 2天1次肠道非强制通便。此外,平时应注意适当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运动以保持正常排便。如果出现较严重的便秘应及时就医。

2、恶心。服用阿片类药物初期,特别是首次服用是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通常在用药3~7天后症状逐渐减弱至消失,可在开始时给予小剂量的止吐药预防。如果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应首先请医师评估是否存在恶心的其他原因,如便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化疗、放疗、高钙血症等,如确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应用胃复安、止吐药等药物对症治疗。

3、瘙痒、镇静、谵妄以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通常不给予预防措施,一旦出现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联系,评估是否有其他原因引起,然后对症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癌痛治疗的十大常见误区
痛定思痛——走出吗啡类止痛药使用的误区
镇痛药(西药)
患者疼痛难耐:你可以做这 7 点
吗啡无极量——癌痛患者的福音
疼痛科普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