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3年德军差点借这场战役翻身,战果却很快又被元首糟蹋了

如今,史学界已将斯大林格勒战役视为反法西斯战争公认的最伟大的转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鏖战后,德军曾陷入短暂的溃败。然而,正是德军名将埃里希·冯·曼施坦因的一系列精妙的操作,不但暂时避免了德军在东线的全线溃败,还在哈尔科夫地区建立起防线,重新与苏军陷入拉锯战。经此一役,曼施坦因卓越军事统帅的地位更加牢固,哈尔科夫反击战也被视为拯救了东线德军的战役。然而纵观整个二战史,这场战役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毋庸置疑,但可观地讲,在这场战役中,苏德双方都有斗气的成分在里面。我们先来说说苏军:莫斯科战役后,苏军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却不知为何非要调遣重兵攻打战略价值一般的勒热夫突出部。苏军在这场战役投入兵力百万,派遣了大批优秀将领,总指挥朱可夫更是将其当成斯大林格勒战役来打。然而,苏军却意外地遭遇一场惨败,也间接地拖慢了苏军的反攻节奏。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苏军高层更加重视斯大林格勒战役,甚至拿出了玩命的姿态:最高统帅部将全国可以抽调的部队、飞机、坦克等源源不断地送进这座城市,据说每当投入一个整编师,用不了一天,这个师的编制就名存实亡了。然而,斯大林格勒局势的胶着,让苏联的高级将领们忽略了一个契机:德军与苏军一样,在大兵团作战的后勤支持方面都做得相当逊色,德军正是抓住这一点,拿下了明斯克和基辅的大胜,而此时,有个相同的机会摆在苏军面前。

按照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德军的部署,德军南翼的补给线无意间暴露在了苏军面前。整条补给线防御脆弱,如果苏军能够从斯大林格勒抽调若干兵力进行攻击,苏军很可能做到将整个德军南翼拦腰切断。如此一来,包括第2、第6集团军,第1、第4装甲集团军在内的高加索地区的德军都将被孤立,整个A集团军群甚至都要陷入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而苏军如果能够趁机沿第聂伯河对德军展开强有力的打击,德军的战略空间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极大的压缩,倒是面临的也许就不仅仅是一场溃败了,而是整个南翼的战略部署从根本上被摧毁。

即便是形式对德军非常不利,的群其实也有一个扭转战局的好机会:如果德军高层能够做到不仅仅在斯大林格勒同苏军斗气,而是充分发挥其机动部队优势,对斯大林格勒以外的苏军展开突袭,那么其他地区力量相对薄弱的苏军很有可能也会遭遇类似的溃败,德军甚至有机会借机全歼南翼的苏军。实际上,曼施坦因早已提出了这“另外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不过,这样的部署需要代价,那便是暂时放弃德军在夏季攻势中占领的苏联领土。此时的德军高层无疑是贪字上头,根本不可能采纳。

斯大林格勒德军投降后,德军围绕着这块区域所做的战略部署瞬间崩塌,苏军源源不断地从后方涌来,对德军形成了数量上的碾压。然而,此时元首再一次犯了乱指挥的毛病,下令要求德军坚守哈尔科夫地区。这道命令几乎让德军在1943年就输掉整条东线。苏军在广阔的战略空间中,轻而易举地就迂回并击溃了曼施坦因部左翼的德军,基本控制了哈尔科夫地区;1月21日,苏军又收复第聂伯河沿岸重镇扎波罗什。

在这种情况下,曼施坦因终于对元首忍无可忍,2月19日,他找到德军高层劝说,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3天,可见当时德军高层的战略眼光的局限性与思维的固执。最终,曼施坦因取得了他想要的结果:德军高层终于同意放弃固守的战略,暂时将战区内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他。曼施坦因所做的初步部署,就是将3个已经几乎丧失战力的装甲军从米乌斯河防线上撤下,同时对双方的实力做了重新估算。曼施坦因得到一个可怕的结果:如果以旅级作战单位来估计,他面对的苏军至少有340个旅的兵力;如果换算成师,苏德两军兵力对比达到恐怖的8:1。

即便如此,曼施坦因依旧抓住了苏军冒进且轻敌的心理,首先在第聂伯河渡口一带消灭了苏军4个军;接着,德军又趁机对米乌斯河一线的苏军发动奇袭,又击溃了4个军的敌军。通过这两场战斗,德军就重新控制了米乌斯河一线,并利用这条战线,对位于第聂伯河与顿涅茨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形成了反包围。虽然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但德军依旧冒险发动了进攻。也许苏联人也没料到这一出,大量苏军部队立马陷入混乱。不过,由于德军人数有限,无法合拢包围圈,苏军即便是吃了败仗,仍然可以撤走。

1943年3月14日,苏军无心恋战,德军再次攻占哈尔科夫。此时,苏军各部都陷入溃败状态,但曼施坦因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扩大战果,只是趁机建立了较为稳固的防线,重新与苏军形成对峙。单从战争本身来看,哈尔科夫反击战是一场非常精妙的指挥,曼施坦因的军事才华显露无遗。此役双方的具体伤亡没有可靠的资料,根据部分统计,苏军损失兵力应该在5万人以上,损失坦克接近600辆,火炮超过1000门。德军虽然获胜,但从零星的文献来看,他们同样损失惨重。

值得一提的是,战役结束后,元首立刻又收回了指挥权。此外,无论是斯大林格勒还是哈尔科夫,德军都表现出了非常不光彩的一面:根据纳粹德国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日记中的记录,当德军面临溃败时,许多士兵与军官弃武器弹药与补给于不顾,却紧抱着抢来的古董字画不愿放手。这样的情况暴露出一个问题:二战末期的德军,战斗素养已经大幅下降,比起复仇情绪高昂、越战越勇的苏联人,可谓是对比明显,德国人的失败似乎早已注定。另外,因为哈尔科夫战役形成了一块战略价值极其重要的突出部,4个月后,两国围绕这块区域再次展开鏖战,这便是苏军一举敲定胜局的库尔斯克会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曼施坦因元帅那些“将在外”的举措 挽救无数德军却惹恼了元首
| 二战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判刑都对不起你
曼施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对苏军的打击有多严重?
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历次战役中的损失
北顿涅茨奇迹”--二战德国名将曼施坦因的经典之作
二战最经典分防守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施坦因封神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