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个孩子替我上大学”| 最美家庭

作者: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总有一些人,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些事,会刺激我们日渐麻木的神经

让我们在失去信心的时候

重新遇到爱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最美家庭”

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

今天,小婚家就带你做客

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中的一家

——燕志学、吴明彦家庭


——小婚家

 



从郑州坐高铁至河南安阳再驱车到内黄县马上乡燕庄村,差不多4个小时,后面这段土路因为刚下过雨而更加泥泞不堪,以至于花去了整个行程的一半时间。


颠簸过后,几栋新建的高楼映入眼帘。


穿过高楼,车停在了一旁的破旧矮房子前,这就是此次的目的地―燕志学和吴明彦夫妇的家。


他们因为连续13年捐款17万元,资助15名贫困大学生、22名孤儿和11名贫困人员,入选了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说是家,倒不如说是大型养猪场更贴切。


几排猪圈几乎占据了这个家的四分之三,这也是夫妻俩助学的主要资金来源。不过,如今这些猪圈早已空空荡荡。


丈夫燕志学说,因为拆迁,这里不能养猪了,前几天刚把最后几头给卖了。说罢,妻子吴明彦领着记者进了屋。



屋内没什么家具,一张没有上漆的床,已经用了30多年;床头的桌子,是老人留下的;小板凳的腿儿有些松动,坐在上面摇摇晃晃;一台老式电视机播放着午间新闻,画面不太清晰,不断传出滋啦声;泛黄的空调吹出习习凉风,才让人真切感觉到了现代化的气息。


记者和夫妻俩面对面坐着。


60岁的燕志学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话不多却条理清晰;小他5岁的吴明彦身着一袭改良过的旗袍,浅白色的底,缀着盛放的花,配上领口那枚简约的盘扣,落落大方。


细看,旗袍上有很多折痕,像是许久未穿,还没来得及熨烫。她很自然地拉了拉,哈哈笑着:“好多年没买新衣服了。”


01

                   

大学梦


之所以不买新衣服,不是不喜欢,而是舍不得,燕志学和吴明彦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助学了。而这件事的缘起,却是谁也不愿提起的一场意外。


2005年,燕志学家盖新房,小儿子特意从学校赶回来帮忙,却不幸被高压枪击中,抢救无效,走了。那一年,他才17岁。


吴明彦失声痛哭,一直念叨着:“把啤酒瓶打到他头上,都一点儿事没有,怎么就没扛住电击呢?”可燕志学不哭也不闹,不吃饭也不说话,整个人跟丢了魂儿似的。


3个孩子里,燕志学最喜欢小儿子。


他觉得这孩子像极了自己,脑子聪明,电焊、装修这些都能无师自通,而且打小就很疼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您歇着,我来干。”


小儿子还特别善良,喜欢帮助人。


有一次,他看见小儿子气喘吁吁地回到家,很纳闷:天也不热啊,怎么这么多汗?一问才知道,小儿子遇见一位老人独自拉柴火,他二话不说就帮他拉回了家。


还有一次停水,他拉电线抽水,不仅把自家的猪喂饱了,还把邻居家的猪也给喂了。总之,看见谁家有困难有需要,他都会自告奋勇地伸出援手,村里很多人都被他帮助过。


“如果他活着,肯定还会帮助更多的人。如今他走了,就让我替他接着做下去吧。”


怎么做下去呢?那个被深埋心底的大学梦突然涌上了心头。


因为残疾,燕志学从小就知道,自己无法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长大后可以靠体力和土地为生,他必须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当时,初中升高中必须经村里筛选和推荐,而他虽然成绩很好,但身体不达标,大学梦碎,成了终身的遗憾。


有着同样遗憾的还有妻子吴明彦。她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一个小村庄,有7个兄弟姐妹,家境贫寒,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


后来,邻居家有个孩子上了大学,找了很好的工作,整个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让她看到了希望。然而,家里实在太穷了,她只上到初中就被迫辍学了。


自己没上成大学,孩子可以上大学。夫妻俩努力创造条件,开照相馆,养鸡养猪。


不仅让自己孩子有学上,还帮助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2003年,他们资助了一个女孩,一直资助到她大学毕业。


不过,自己家的3个孩子成绩都不理想,都没能考上大学。如果没有这次意外,燕志学会像村里其他父母一样,花上一二十万盖间新房,给孩子们结婚生子。


如今,这些钱用不了了,那干脆就用这笔钱去圆那些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吧。


一天夜里,沉默许久的燕志学突然开口了:“和你商量个事儿。”


这让吴明彦惊喜万分,赶紧回:“你说。”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掷地有声:“咱们资助贫困学生吧。”


吴明彦想都没想,立刻点头:“中,只要你高兴,做什么都行。”


02

                   

秘密


第二天,燕志学早早起了床,直奔县教委,找到了办公室主任。主任听了他的一番打算,很是感动,当即联系了学校的校长。


很快,燕志学得到了回复:


有个读高一的男孩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还有个哥哥在上大学。


在农村,一家供养两个学生本就十分吃力,而他家主要靠妈妈捡废品为生,更是雪上加霜。


燕志学当即决定高中3年每年资助他1000元,大学4年每年资助他2000元直到毕业。


燕志学本打算把钱直接交给校长,但拗不过对方的坚持,只好去学校和学生见了面。


被问到姓名时,他随口说出了“燕合录”,这个名字除了他和妻子,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就这样,燕志学和吴明彦开始了助学之路。他们每年资助两三个学生,最多的时候一年资助了9个,而且基本都是从高中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



记者简单算了笔账:


高中一年1000元,大学一年2000元,平均每年三四个学生,这样每年平均要捐出一万元,多的时候要两三万元,基本上是他们养猪的全部收益了。


这也意味着,他们挣的钱几乎全部用来助学了。也因此,他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停留在了2003年,甚至更早。


从助学那天开始,燕志学家里就再没添置过新家具、新家电,夫妻俩就再也没买过新衣服。燕志学穿的鞋都是10元一双的,而吴明彦则连娘家都舍不得回。


那一年,母亲八十大寿,吴明彦纠结再三才决定回去。当时,他们刚给学生们打了款,她只好借了2500元,又向别人借一件像样的衣服。因为这么多年不回去,她不想穿得太寒酸,也不能空手回去,免得母亲担心。


不仅自己极其节俭,就连孩子们的花销,他们也精打细算。


有一次,吴明彦带着孙子去安阳玩。逛累了,孩子嚷着想吃雪糕,她一看价格,一根要两三元呢,可村里才一元,于是她就连哄带劝地给孩子买了瓶水。


所有这一切,夫妻俩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和儿女,“怕别人说我们傻,说你们家都不像样,还给别人捐款。”



事实上,很多受资助的学生也不知道燕志学和吴明彦的真实身份,他们大多把钱直接交给年级主任,实在绕不过询问,就以“燕合录”这个名字示人。


有人坚持要当面致谢,他们就约在学校见面。后来,有人执意找到了他们家,有邻居问,他们也只说是亲戚来串门了。



不留名、不声张,燕志学和吴明彦不希望学生们有负担,也不求他们回报。


孩子们未来的路很长,这笔资助不过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迈过这个坎儿,他们就能靠自己改变命运,“帮助他们的不是我们,是他们自己。”




关于作者: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的强音】袁静 | 平凡的人 博大的爱
一个家庭,最可怕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没有眼界
广西16岁少年夫妻:初中未毕业 不知能干嘛(图)
广西16岁“娃娃夫妻”:贫瘠的大山与迷惘的生活 组图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剑桥学霸背后,原来站着这样的妈妈
盍志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