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加纳旅游的中国人,都恨不得在那举办葬礼

非洲有一句谚语:人活一世,最后的奖励就是死亡。所以,未来的考古学家如果挖开加纳的地下,会发现全是宝藏。

作者:发财金刚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ID:buuuxiangji

责任编辑:华妹

Paa Joe用手中的工具仔细雕琢他即将打造成型的艺术品,在场的工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把这个巨型可口可乐做得惟妙惟肖。


三天之后,这瓶可口可乐将被货车拉往二十五公里外的村子,在那里,可口可乐将完成它最后的使命——成为一具已经死亡四个月的尸体的容器。
▲ 这个可口可乐形状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棺材
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的加纳共和国,像这样天马行空的葬礼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看到一群黑人抬着鱼形状的木头游街,首先都会误以为是当地某个部落的图腾崇拜。
如果你去当地旅游,向导会提醒你,最好别去揣测棺材主人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他的家人才会把他放进乌贼形状的棺材里。
你在Google上搜加纳这个国家,第一页就会蹦出“世界葬礼之都”这样的字眼。能博得如此称号,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当地盛产形状奇特的棺材。
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是佳能相机,杰克丹尼斯和万宝路这样的消费商品,加纳的棺材匠人都能造出来。

▲ 非洲人民的想象力结晶
当地的棺材制造商可能是整个非洲大陆最牛逼的乙方,不管甲方客户提出什么需求,他们都能造出来。
大多数时候,人们希望能通过棺材满足死者的愿望,或者赞赏他曾做过的工作。渔民通常埋在鱼或渔船形的棺材中,教师一般被埋在钢笔条中。
摄影穷三代,有人选择死后埋进相机棺材里;有人希望自己死后能藏在坚不可摧的诺基亚手机里;买不起耐克球鞋的人则渴望能和耐克鞋长眠。
在全球范围内,你再也找不到哪个国家的人民在造棺材方面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形状新奇古怪的棺材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外国人的认知范畴,那里的棺材漂亮到游客都想在那办葬礼。
 
据媒体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纳棺材在欧洲艺术品展上展出后,一位法国诗人因为无福消受加纳棺材而备感遗憾,于是特地赋诗一首,题名《我愿死在加纳》。
▲ 为自己订制一口大炮棺材已经属于行为艺术了
出生于1947年的Paa Joe是加纳首屈一指的棺材艺术家。正是因为他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方面的宣传,才让加纳棺材的金字招牌走向世界。
 
在他的工作室网站上,写着“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到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再到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都展览过Paa Joe亲手打造的棺材”。
英国导演Benjamin Wigley还为他拍摄了一部电影,片名就叫Paa Joe & the Lion
Paa Joe的真名叫Joseph Ashong,1964年,17岁的他来到加纳首都阿克拉地区的Ga社区,打算跟随一位手艺师傅当学徒。
那几年,阿克拉地区最火热的行当不是捕鱼,也不是种植可可,而是制作棺材。一位叫Seth Kane Kwei的木匠为活着的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死后世界的奇异大门。
上世纪50年代,一位部落酋长找到年轻的木匠Seth Kane Kwei,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棺材,于是Kane Kwei给他打造了一口可可豆荚形状的棺材。果不其然,在酋长的的葬礼上,独特的棺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久后,Kane Kwei的祖母去世了。她在阿克拉机场附近的贫民窟长大,每天望着飞机从头顶上飞过,但是她一辈子都没机会坐飞机。
怀着几个月前在酋长的葬礼上的热情,Kane Kwei决定圆祖母一个梦想,给她做了个飞机形状的棺材,这样她就可以飞入来世。
▲ “没有人想过,自己死后还可以坐着飞机上天堂。”
一周之后,陆续有当地人主动上门拜访,要求打造各种各样的棺材。棺材迅速成为加纳最独特的传统之一,如今,加纳有将近10个专门打造此类棺材的工作室。
一口加纳棺材的定价在4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如果请Paa Joe制作一口可以进入博物馆级别的棺材,可能要耗费上万美元。然而,一个普通加纳人一年的薪水也不过一千美元。
但是当地人仍然愿意花费巨资买一口与众不同的棺材,因为相比一场葬礼的开销,这口棺材的价格只占小头。
孟子说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这是加纳人民在某种层面上与东方智慧的契合。
加纳的婚礼隆重程度跟葬礼比起来简直相形见绌。相比婚礼,加纳人更希望你来参加他的葬礼。
甚至有一种夸张的说法,一到周末,加纳人不是在参加葬礼,就是在去参加葬礼的路上,因为他们的葬礼通常都办得跟party一样隆重。
葬礼规划和安排是个庞大的工程,逝者家属要保存遗体、通知家族成员、安排场地、邀请乐队、准备饭菜等等。
加纳人去世后,家属会迅速发布讣告,讣告的内容要避讳直接说“死”,而是会用“他同食物永别了”、“大树倾倒”、“家庭之火熄灭”、“前门牙掉了”等委婉的隐喻来表达,这是一种属于加纳人别样的浪漫。
葬礼的宣传早在死者去世前的几周甚至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只要你留心,广播,非洲人聚集的餐厅、杂货铺和无处不在的传单上都有详细的葬礼信息,传单做得像马戏团的海报一样。
 
很多大人物或有钱人还要在媒体上刊登广告,随意翻阅一下加纳首都阿克拉的当地报纸,就会发现无论是主流大报还是街头小报,逝者照片和周年悼词都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和版面,本地媒体因此发了一笔横财。
 
除了刊登报纸,逝者亲属还会在城镇街头制作、悬挂逝者巨幅像片和横幅,上书“你虽已逝, 但依然活在我们心中”、“你走得太快了”之类的悼语。
▲ 这些照片和横幅遍布街头巷尾,在众多的商业广告中显得格外显眼
一位葬礼策划师透露,一场葬礼的费用大多在1.5万-2万美元之间,这其中就包括宣布葬礼安排消息的广告牌,这价格可是从600美元到3000美元不等。
加纳人在亲朋好友去世时广发请柬邀请更多人来参加,是为了弥补葬礼筹备资金上的亏空或不足。
这个国家的人没事就打电话问哪里有葬礼可以参加,因为陌生人是葬礼派对的主要成员。
参加葬礼的人无需认识丧主和家属,但为了表示敬意,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人们通常会自觉在舞池里放50到100美元,回报就是可以在葬礼上尽情玩一整天。
一般情况下,逝者家属会请来乐队和司仪助兴。除了有传统的非洲鼓手,现代的铜管乐队,还会请个DJ,放最劲爆的电子舞曲。
整个吊唁过程中,音乐不断,舞蹈不断。死者家属和宾客唱着部族歌曲,伴随着食物和美酒在觥筹交错中为死者灵魂祈祷和歌唱,这样死者的灵魂才能快乐地前往另一个世界。
出殡当天,还会安排一场别出心裁的棺材舞。作为逝者最后归宿的棺材,会被几个抬棺人扛着在会场中央起舞,动作幅度就像中国的扭秧歌。
除了抬棺人、制棺工匠、乐队、司仪,殡葬公司还可以提供摄影师、调酒师、保安、化妆师、厨师等等,这些人在加纳葬礼上都不可或缺。
一个加纳人的葬礼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泪水和悲伤。在当地甚至流传这么一句话,“想知道这世上有多少爱你的人吗?那就去死吧。”
人死后第二天,人们就开始忘了你。这句话唯独不适用加纳这片土地,在这里往生者的遗体会被存放至少三个月,最久的一位酋长的遗体被放了7年才下葬。
加纳年平均气温25度,人死后要冰冻起来,放上个把月,甚至一年之久是常事。
▲ 未来的考古学家如果挖开加纳的地下会发现全是宝藏
非洲有一句谚语:人活一世,最后的奖励就是死亡。
“你总需要用某种方式提醒自己和他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人们会在来世继续生活,所以他们必须走得风光出彩。”

◇ 责任编辑:华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纳风俗礼仪
非洲喜丧风俗
死后也精彩 瞧瞧非洲人的个性棺材(组图)
真不敢相信:这是加纳人传统艺术!
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世间白来
黑人抬棺原型揭秘:幽默欢快背后彰显出独特的丧葬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