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的字在中国书法史上不是最好的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代表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十七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等。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他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

一、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由来。

王羲之之所以在当时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他对于书法的创新,去隶意,丰富创新了行书草书的笔法和结体,首创妍美书风。在他的努力之下,其行书草书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喜爱。

东晋末年,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异军突起,名噪一时,他更加专注于书法创新和流美,宋、齐两朝,王献之的知名度更高。

但从梁武帝开始,崇尚书法的古韵,又开始追慕王羲之,使王羲之的书法进一步得到推广。之后,智永积极推广王羲之的书法。到了唐代,颇好笔翰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全国推行王羲之的书法,高价收购王羲之的作品进行复制推广,并撰写《王羲之传》,用皇帝的身份加持王羲之的书法地位,至此, 王羲之就稳坐了书圣的宝座。

二、王羲之的字不是最好的依据所在

1、从书法的横向来说。中国书法有五大书体,分别是篆隶楷行草。书圣王羲之分身无术,不可能做到五体皆精。

中国书法史上篆书名家有以下几位:秦代的李斯,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有书法作品(石刻)传世的书法家,为小篆第一人。还有唐代的李阳冰,元代的周伯琦,清代的邓石如、赵之谦等。隶书的名家主要有汉代的蔡邕、魏晋的锺繇、唐代的徐浩和清代的金农等。以上两种书体,王羲之皆不擅长。

楷书自不必说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冠绝古今。草书名家有张芝、王献之、傅山,成就最高的是张旭、怀素。

即使在王羲之最擅长的行书领域,也有一干悍将:颜真卿、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王铎,都是各有神通,英气逼人,他们都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优等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书圣王羲之只是中国书法浩瀚星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2、从中国书法史的纵向来说。现代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起源于东汉末年,到东晋王羲之书法成熟期的公元350年,只经过了区区的150年,而这150年还要经历字体的发展和完善。而在王羲之之后,书法又发展了1700年。

从中国5000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绘画文学,都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鼎盛到衰落的过程。虽然东晋的书法水平较高,形成了中国书法的第一个高峰。但是由于离现代楷书、行书、草书形成的时间过短,没有经过一个发展过程中的比较、批评和争鸣的过程,而突然升至中国书法的顶峰,显然不符合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国书法的顶峰出现在唐宋时期,中国的唐宋两朝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加之唐宋两朝的多位天子对文化艺术高度重视,个别的皇帝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为书法艺术上升至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朝又出现了多位天赋异禀的书法大咖,共同努力将中国书法艺术推至迄今为止的颠峰。

三、王羲之在中国书法的地位无可替代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似乎王羲之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不显得那么重要?当然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的地位至关重要, 无可替代。理由有三:

(一)王羲之是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变革家。王羲之对中国书法最大的贡献在于变汉隶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飘逸的今日书风。他“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博采秦汉以来的篆隶楷行草等诸体之长,成功的将以实用性为主的书法推至艺术的高度,创新了刚劲中正、妍美流变的新书体,达到了书法美的新高度,引领魏晋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二)王羲之是历代书法宗师,1700年来,大凡著名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人不受惠于他的书法。王羲之开创的书法字体、技巧、风格、美学,成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典范。

包括他的儿子王献之,包括颜真卿、柳公权、王宠、米芾、赵孟頫、文徴明、王铎等都是在王羲之书风的基础上特别强化一种笔法、结构、风格,因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在此基础上,还发展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包括很极端的书法,如:黄庭坚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体、郑板桥的六分书、金农的漆书等。

(三)王羲之的《书论》是中国古代书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古代很多书法家都是以王羲之的《书论》作为主要教材,来学习书法和从事书法创作。

《书论》从四个方面揭示书法的真谛:

1、技法方面揭秘。从用笔上来说,论述了藏锋、侧笔、押笔、结笔、憩笔、息笔、战笔、厥笔、打笔等方法和笔势。从结体上来说,要求“撇不宜迟,捺不宜缓”等;对于“二字合体”,要“并不宜阔,重不宜长”等等。《书论》中的技法阐述,较之之前的书法理论更为广泛而系统化。

2、 书法创作揭秘。王羲之将书法创作比拟为一场鏖战。战争是多方面的较量,书法创作也是如此,除笔墨纸需精良外,应重视“心意”,用“心意”操纵“兵法”,才能出奇制胜。此论对后世影响至为广泛和深远。

3、揭示书法美学。首先,王羲之认为,书法讲究意象之美。如在论点画中说:“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其次,书法研究“形势”之美。他认为“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等。

4、剖示书法哲学意蕴。他认为,书论要深入至“道、气、阴阳”等中国哲学范畴。他还揭示了书法创作中内外、盈虚、大小、疏密、长短、缓急、强弱等的关系。用笔须“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这些对书法艺术的思辨,显示出王羲之《书论》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为后世书家提供了丰富的书学营养。

结论:王羲之的字在中国书法历史上不是最好的,但他在中国书法的发展中作出的贡献是最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史上永恒的丰碑,书圣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传承书法经典美学
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20位著名书法家
【经典】行走的行书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1)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
垂名书法史册的前5位,书艺精湛,但这2个因性格怪异被称“疯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