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津江之战,志愿军打出了战术上的奇迹,被誉为师级作战的典范

1950年12月31日黄昏17时整,志愿军炮兵部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在连遭敌军空袭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三个志愿军炮兵师克服种种困难,按时抵达了作战前线,此次战斗志愿军一共集中了100多门火炮,向主要突击方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高强度火力准备,一发发炮弹猛烈地轰击着敌方阵地,霎时间敌军阵地上烟火升腾,泥土、钢筋夹杂着敌人的残肢断臂四处乱飞,潜伏在战壕中准备发起冲锋的志愿军战士高兴地大喊:“我们的炮兵,我们的炮兵!”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炮兵,同时也拉开了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序幕。

志愿军炮兵部队在向敌人开火

随着战斗的全面展开,志愿军能否突破敌人重兵设防的临津江防线成为此次战役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经过志愿军首长慎重考虑,突破临津江的艰巨任务落在了志愿军39军116师身上。116师为何会受到如此器重呢?这就要从其出身开始说起了,在解放战争时期,四野一共有三十六个师,其中公认的战斗力最强最厉害的便是五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志愿军116师的番号便是由解放军四野五师改编而来。

冰天雪地中的志愿军战士在生火取暖

116师师长汪洋是抗战时期从军报国的知识分子,抗战时期从军的干部能达到他这一级并不多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足智多谋的儒将。他的政委石瑛也是解放军四野一个有名的虎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说了算,宁可不当副军长也要干师政委,这两个人非常合得来。在接到突破临津江的命令后,汪洋和石瑛在前沿阵地爬来爬去,将地形侦查的清清楚楚,回到师部后,他们两人根据侦查情报分析,如果正面强攻敌人防线必将会遭受重大伤亡,于是他们俩个人决定兵行险着,将突破点选在了临津江对岸易守难攻,弯向敌人的地段,而他们的理由就是地形对我不利,敌人防范也必然疏忽。在制定详细作战方案时,二人还决定提前一天一夜,将7500人的部队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人几百米的地段,如此大胆的作战方案就连惯出奇招的吴信泉军长都吓了一跳。

志愿军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强渡临津江

军长吴信泉原打算用两个师齐头并进突破临津江,却没想到116师不但要出奇兵,还要求自己一个师担任主攻,好在吴信泉军事思想很民主,在经过一番争论后同意了116师的作战方案。116师的这次冒险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突破临津江的战斗刚一打响,116师的7500名将士仅用5分钟就渡过临津江,将对岸防守的南朝鲜一师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呆若木鸡的南朝鲜士兵眼睁睁地看着江对面空无一人的雪原上忽然出现无数冲锋的志愿军战士,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临津江之战中志愿军英雄开路先锋连合影

编辑

志愿军吹响冲锋号向敌人发起进攻

116师的这次突破临津江战斗创造了战术上的奇迹,就连对部队要求极为苛刻的中国军神刘伯承元帅都给打了满分,中国军队总参谋部还将这次战斗作为师级单位进攻作战的典范,并且印发材料供院校和部队学习。突破临津江后116师继续向南进攻100多公里,成为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往南进攻得最远的一个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少将傅崇碧回忆:突破临津江重创英国“皇家陆军双徽营”
志愿军,为围美军指挥所,支队直插道峰山
第五次战役中,这个师为何是表现最好、战绩最佳的志愿军部队?
珍贵的抗美援朝图片集(八)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十第三次战役(中)越过三八线
64军进攻不力,杨得志急红了眼,电报提到“革命纪律制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