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贫穷与富有,财富与生活:著名世家的财富观念(2)-胡雪岩篇

2.胡雪岩的财富观

讲完盛宣怀的财富观念,下面我们来看与他同时期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财富观。

胡雪岩(1823年-1885年),清朝晚期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从钱庄的客户经理做起,凭借政治渠道以及商业渠道,逐渐在各省内设立阜康银号,运糟米、营生丝、办药局、兴洋务,鼎盛时期的财富规模达到两千万两以上,成为富可敌国的商界大鳄。

在胡雪岩的整个商业体系中,“阜康钱庄”是关键的节点,金融产业也是胡老板的核心产业。钱庄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代的“银行”。但是,和一般的钱庄不同,阜康钱庄的资金来源是非常特殊的,主要是政府的公款。当时我国正处于战争时期,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是著名的将领,他把当时用来打仗的钱款全部交给了阜康钱庄来打理。在民国书籍《异辞录》中有记载,说“官商寄顿钱财,动辄巨万,尤足壮其声势”,胡雪岩编织了庞大政府关系网,不管是官场上的人还是商场中的人,都纷纷把钱委托给胡雪岩。借着这个机会,胡老板用存款和取款的时间差,对这笔巨额的款项进行腾移挪用,形成了成本低到免费的资金库。

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胡雪岩积累财富的主要思路就是“要想富,权力寻租是出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官商不分家”,借政治资本培育商业资本,再利用商业资本反哺政治资本,形成一个官商结合的闭环。胡雪岩很清楚的认识到,政治资源能创造财富,他所搭伴的的政治资源都是掌握当地最大的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比如说把持东南资源的两江总督何桂清、浙江巡抚王有龄,以及胡雪岩背后最大的“boss”,权倾朝野的左宗棠。

然而,我们都知道,清朝晚期的政治博弈是非常激烈的,今天王某某把张某某搞下去了,明天高某某又把王某某搞下去了,政治斗争过于激烈,倚靠政治资源来发财的胡雪岩,后来在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政治斗争中落败,他的商业帝国也在1883年晚清金融危机中轰然倒下。胡雪岩最后被抄家,最终落得个郁郁而终的结局。他在临终前对子孙后代说,“白老虎可怕”,翻译过来就是说,白花花的银两是害人的,经商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在胡家后代中,几乎没再出过商人,也没人从政,基本都把自然科学和文化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从现代的角度来讲,和盛宣怀的“集资参股”模式不同,胡雪岩的这种“以官养商”的营商模式是不可复制的,这种“要想富,权力寻租是出路”的财富观念也是不可借鉴的。但是,胡雪岩的成功,除了政治的因素之外,也包含着很多个人的色彩,比如说诚信经营、慧眼识英才、注重仁义等等,这在当时的社会里能坚持下来是不容易的,胡氏集团中不依靠政治因素成立的医药企业“胡庆余堂”也在晚清风波中存活了下来。从财富管理的视角来看,胡雪岩这种诚、信、德的品质也是我们现在每个人应该持有的财富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雪岩为何被称为红顶商人?发家靠官,败家也是官
胡雪岩论商与左宗棠论势
胡雪岩是如何做到“富可敌国”的?
胡雪岩究竟是怎么倒下的?背后真相值得深思!
胡雪岩到底有多少钱?
晚清首富,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因搞投机生意而破产,晚景很凄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