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为过年,这个民族发明了“沙琪玛”

作者:陈二虎

一、满族人发明的沙琪玛

中国是多民族共同发展,团结奋斗,繁荣昌盛,在东北,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那么,满族人过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呢?

满族人的春节,满语称“阿涅业能业”。

满族人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淘黄米,烀豆子,蒸黏豆包,做粘火勺,豆面卷子,也就是东北俗称的驴打滚,做满族苏子叶饽饽,也就是点心,最著名的是萨其马。

这萨其马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丝和瓜仁等原料精制而成,色美、味香、可口、是满族人最具民族特的节日佳品。一说萨其马人们有点莫生,如果说在超市里的沙琪玛,人们就知道了,这沙琪玛就是源于满族人的萨其马,成了流行时尚点心,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几近人人皆知的地步。

对于黏豆包,这几乎成了东北过年的民俗,不分汉族、满族还是蒙古族,都要蒸豆包的,看来民俗的东西是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的,有时难分你我呀。

二、满族人除夕的讲究

按照满族旧俗,大年三十儿要竖立“索伦杆”(神杆),挂上猪的内脏给过往的乌鸦喜鹊吃,杆下摆上供品祭祀乌鸦神,感谢鸦雀当年救了“老罕王”,这“老罕王”就是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

除夕要贴对联、窗花、福字、挂笺,这挂笺要按照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兰、白,不能乱挂的。

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请出先祖灵位,在擦得铮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是两摞馒头,一摞五个,干饭五碗,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子插上大葱。供菜很有讲究:第一碗是煮熟的猪肉方子,代表四时吉庆;第二碗是过油鲤鱼,代表吉庆有余;第三碗是炸粉花,代表后辈发家致富;第四碗素菜大葱,这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子孙聪明伶俐,光宗耀祖;第五碗是豆腐方块,代表福寿无疆。

祭祀完之后,一家人分吃供品。

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挂门神,驱邪避鬼。

除夕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在饺子里包几枚铜钱(这一习俗如今在东北依旧流行,所不同是铜钱换成硬币),谁吃到则“终岁大吉”,放辞岁鞭炮,家家院内竖灯笼竿,高挂红灯笼。

三、初一的习俗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满族人家家皆早起,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一家之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家里人同时回答:“起来了!”

当饺子从锅中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

然后让小孩子到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蹦高”。

吃完早饭,全家都换上新衣服,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亲朋好友要互赠绣有“岁岁平安”等吉祥语的荷包。

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给守岁钱。

满族旧俗,女性要初六方可出门。

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爆竹,玩木爬犁,也就是冰车。

女孩子与少妇们则在家中玩嘎拉哈(用羊关节骨制成的玩具,有许多种玩法)。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满族除挂彩灯外,还制作“冰灯”。

东北秧歌据说就源于满族,舞龙灯、舞狮子、高跷、旱船、小跑驴,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民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

这“踏追”就是今日的高跷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制沙琪玛】
四分钟学会自制沙琪玛 萨其马
手工自制沙琪玛、萨其马,简单健康卫生无添加
满族风俗(起源、信仰、语言文字、服饰、礼节、美食)
萨其马(满语:萨其马”的意思是什么?)
甜甜蜜蜜无法抗拒——蜂蜜沙琪玛(不需烤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