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晋皇族内乱—八王之乱(一):杨骏矫诏篡权,贾氏联合楚王夺权

导语:

西晋都城洛阳的皇宫内,中枢监华廙被紧急召见。含章殿内,西晋王朝第一任国君晋武帝司马炎的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当天,晋武帝在遗诏中写道:西晋王朝的辅政大权将交予国丈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二人,当天晚上,含章殿内外弥漫着些许紧张的气氛。一夜过后,晋武帝司马炎驾崩。随着消息的传开,晋武帝在深夜拟写的诏书也公之于众,然而没有人发现,宣读的这份诏书中只有国丈杨骏一人被任命为了辅政大臣,而对汝南王司马亮只字未提。晋武帝驾崩之前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晋武帝临时改变主意,还是有人在悄无声息中篡改了诏书?

公元291年至公元306年,西晋王朝朝政失纲持续十六年之久,辅政大臣不断更换。

宗室司马家族八位王爷引领一位傀儡皇帝,尔虞我诈,上演了一幕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权力争夺战,史称“八王之乱”。

公元265年,西晋初建,晋武帝司马炎恢复分封制。

分封制是天子给予宗室或者功臣分封领地的一种政治制度,封地的统治者称为藩王,三国时期,曹魏当政,分封制被废除,皇室陷入孤立,最终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夺取政权。

鉴于前车之鉴,晋武帝在西晋王朝的版图上划分出了诸多郡国,每个郡国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分别由同姓司马诸王统治,宗室的权力得以扩大,司马家族的统治地位也得以稳固。

二十六年后,晋武帝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司马家族政权,却依旧不能安心的将他交予后人,为了祈求身体安康,晋武帝大赦天下,改元太熙。

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位孤独的帝王,四月十九日夜晚,晋武帝的病情突然出现恶化。

当天夜晚,皇宫深处的东宫里,太子妃贾南风兴奋不已,十八年的太子妃身份,早已让她对皇后之位更加迫切,掌控西晋王朝政权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然而朝廷之中外戚国丈杨骏和宗室汝南王司马亮,却是她去往权力巅峰的绊脚石。

洛阳城里,汝南王司马亮焦躁不安,他是晋武帝的皇叔,是当时西晋王朝辈分最高的王爷之一。

先前晋武帝下达诏书,任命汝南王镇守许昌,还未出发又被任命为侍中,停滞洛阳,掌管洛阳禁军军权。

侍中在西晋时期相当于宰相之职,为最高行政长官任命。

晋武帝病危前,任命汝南王为侍中,明显的迹象表明在不久的将来,他很有可能会被任命为辅政大臣。

同一天晚上,杨府中外戚国丈杨骏始终无法安睡,晋武帝病危,这个消息对于他就意味着自己终于可以独揽政权。

身为太子的外公,晋武帝最为亲信的人,杨骏深信辅政大臣之位唾手可得。

然而在朝中还有一个位高权重的汝南王,当初晋武帝任命汝南王镇守许昌之际,杨骏多次催促他离开洛阳,而汝南王却迟迟不肯离去。

如今,侍中的职位又使汝南王掌控着洛阳禁军军权,在这个兵权决定一切的时代,汝南王司马亮无疑成为了杨骏独揽政权的最大障碍。

公元291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驾崩的当天,汝南王司马亮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晋武帝的诏书中自己并没有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因惧怕受到杨骏暗害,汝南王当天迅速逃离洛阳,安扎在洛阳城外的军营中。

洛阳城里,杨骏高调入住皇宫中的太极殿,调一百名禁军日夜保护,而他的这一行为无疑显露了他内心的惶恐不安。

宗室被排除辅政的行列,杨骏陷入了骑虎难下的窘境。

自武帝驾崩后,杨骏最为害怕的就是身处洛阳城外的汝南王,回想武帝病危的当天夜晚,杨骏得知中书监被召唤入宫,夜半三更,中书监被紧急召见,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拟写遗诏。

杨骏当时也悄悄潜入宫中,却意外发现了晋武帝召见中书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当天夜晚,就在中书监刚刚走出含章殿后,杨骏便将其拦截,从中书监的手中夺取了刚刚晋武帝交给他的一封书信。

杨骏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初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书信中晋武帝命汝南王即刻进宫面圣,这让杨骏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独揽大权的希望将要破灭。

杨骏再一次来到了含章殿内,紧随其后的还有中书监华廙。

病痛中的晋武帝没有想到,自己苦苦经营的西晋王朝,最终还是毁在了这个他当初最为信赖的岳父手中,这一夜,西晋王朝悲剧的前奏开始上演。

公元290年四月二十七日是晋武帝出殡的日子,而就在这一天,杨骏得知洛阳城外汝南王正在聚集兵力准备发动兵变。

就在杨骏惊恐不安之时,汝南王司马亮已经来到了皇宫的大门外,然而在他的背后并没有一兵一卒。

晋武帝出殡的当日,汝南王出于对杨骏的畏惧,不敢进宫,只在皇宫门口目送了晋武帝。

之后不久,汝南王写给了杨骏一封书信,信中写道自己将按照先帝遗志去镇守许昌。

皇宫里,杨骏看着汝南王送来的书信,心中埋藏已久的欲望,就在汝南王离开洛阳之际全面爆发。

汝南王是宗室在洛阳城里,唯一能与杨骏相匹敌的势力,如今他的不战而逃对于宗室而言就意味着中枢的陷落,西晋王朝的政权自此开始旁落他人。

公元291年,就在汝南王逃离当天,都城洛阳的城门口走进了司马家族的另一位王爷,他就是晋武帝司马炎最看重的一个儿子,楚王司马玮。

晋武帝恢复分封制之际,将南方半壁江山的安危托付给了这位楚王,这位刚刚年满20岁的王爷,幸运的成为了西晋王朝宗室新的希望。

然而楚王并没有在京城停留太久,当天为父亲送葬之后,只与自己的同胞弟弟长沙王司马义闲聊了片刻,便又返回了自己的封国襄阳(今湖北襄阳市)。

此时的楚王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就此发生了转变。

楚王的到来,引起了刚刚登上皇后之位的贾南风的注意。

《晋书·后妃列传》中记载,贾南风身材矮小,眉后有一颗痣,嫉妒心强,多权诈。

贾南风是西晋开国大臣贾充的女儿,跟当时的太子司马衷结婚以后好几年都没有子嗣。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司马衷的妃子怀了子嗣,而且已经怀了很长时间了,贾南风知道后竟然让人用戟打她的腹部,最终导致了怀孕的妃子流产了。

晋武帝司马炎知道后大怒,于是打算废掉贾南风,将她囚禁在金镛城。但皇后杨芷和朝中大臣杨珧都为贾南风求情,故此最终都没有成事。

然而当时的晋武帝和杨皇后没有想到,正是这样的一位女子,日后夺去了司马家族的政权。更成为了诱发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

公元290年,随着晋武帝的逝去,太子司马衷登上了皇位,成为晋国的第二任国君晋惠帝,太子妃贾南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西晋王朝的皇后。

没有人会想到,就在贾南风登上皇后之位的那一刻,西晋王朝又掀开了悲剧的一页。

贾南风登上皇位之后,辅政大臣杨骏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最大威胁,为了除掉杨骏,贾南风开始在宗室诸王中寻找同盟。

杨骏虽然成为了辅政大臣掌管了洛阳禁军的军权,但是这支号称天下最为精锐的军队却存在着数量上的劣势,想凭此来号令天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晋武帝出殡的当天,杨骏就注意到了楚王惊人的号召力,这让杨骏再次感到了威胁,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心,兵权在握的杨骏开始大幅度赏赐官爵来博得众臣的拥护。

于此同时,杨骏开始惦记着远在襄阳的楚王,他每天都在找机会夺取楚王的军权。

然而,襄阳距离洛阳有400公里的路程,又使得杨骏无计可施。

幸运再一次眷顾了杨骏,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封书信的到来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这封书信的落笔人正是楚王司马玮。

晋武帝出殡后,皇后贾南风开始在宗室内部寻找新的同盟,他首先笼络的是位高权重的汝南王司马亮,然而汝南王以杨骏凶暴,不足担忧为托辞,拒绝了贾南风。

对于司马亮来说本身是有实力去对抗杨骏的,但是他每一次都选择退让,但是他自己很明白,对于杨骏来说他背后的势力,迟早会受到别人的反对。

实事也确实如此,贾南风游说司马亮失败后,又将希望转向了楚王司马玮。楚王是人心所向,早在晋武帝出殡的当天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贾南风也深刻的意识到,司马家族政权旁落他人,依照楚王的性格,他一定不会就此将其交予杨骏。

襄阳城中,楚王在接到贾南风的主动笼络之后立即答应,双方迅速建立联盟。

当天,楚王向京城洛阳发出了一封回京为官的书信,强大的政治力量,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进入京城就意味着楚王将要失去襄阳这个大本营。

楚王的来信正是顺应了杨骏的需求,然而此时的他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掉入了楚王和贾南风设下的罗网。

三个人物,两股势力,西晋王朝即将要迎来一次权力的角逐之战。

公元291年正月初一,晋惠帝司马衷改元永平。

二月二十日,西晋王朝的大权旁落他人已有十个月之久,就在这一天,21岁的楚王司马玮抵达了洛阳。

而杨骏因为楚王失去了襄阳这个大本营,而放松了对楚王的警惕,然而他却浑然不知,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他。

有了楚王的直接参与,政变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这不再是杨、贾两家外戚之间的战争,而是宗室向杨家的复仇。

洛阳城中的宗室成员开始踊跃起来,纷纷加入了政变的行列。

公元291年三月初八的夜晚,楚王进宫的第十九天,皇宫深处出现了一丝不安的躁动。

含章殿内,晋惠帝得到消息,杨骏正率领一支禁军队伍进入皇宫,准备谋朝篡位。

得知消息的晋惠帝大发雷霆,即刻拟写诏书废除了杨骏的一切官职,下令楚王立即捉拿反贼。

西宫里正在厉兵秣马,而在皇宫的另一端太极殿内,杨骏才恍然大悟,自己早已成为了贾南风和楚王司马玮的囊中之物。

杨骏原本不得人心,身边的党羽在听闻晋惠帝要捉拿杨骏的那一刻便逃之夭夭,空荡荡的大殿里只剩下杨骏独自一人。

楚王率领的军队在殿外杀声四起,穷途末路的杨骏没有想到,身为西晋王朝的辅政大臣,最终竟然是被乱刃捅死于马厩之中。

杨骏死后,他的女儿杨太后被贾南风送入了金墉城,这里是西晋王朝最为黑暗的皇家监狱。

三国时期,曹丕建立金墉城作为都城洛阳的卫城,作为皇室成员的避难所。

然而到了西晋,金墉城在八王之乱的战火中沦为了当时最为黑暗的皇家监狱,各种掌握权力的皇室几乎都在里边待过,甚至是晋惠帝本人。

政变发生的一个月后,贾南风将杨太后活活的饿死在了这里。

大局已定,按照西晋王朝的律例,杨骏的党羽受到了诛灭三族的刑罚,杨氏家族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退出了晋朝政坛,司马家族的政权在旁落他人十一个月后终于归还于宗室。

公元291年三月初九,“永平”这个年号没有给人们带来一丝平安,随着数千人生命的终结,晋惠帝取消了仅仅使用了三个月的年号“永平”,取而代之的是“元康”。

政变结束后,晋惠帝重新布置政治格局,拟写了局势安定后的第一份诏书,然而就在这份诏书下达的当天,洛阳城内一片哗然。

楚王司马玮,这场政变的直接指挥者仅仅只封了个卫将军的职务,出乎意料的是,远在许昌的汝南王则一跃成为了辅政大臣,站在了西晋王朝的权力之巅。

政变后的洛阳城里还未平静下来,又开始浮现出一丝躁动和不安。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最丑的皇后
危机四伏的八王之乱前半期!一个王朝没落的开始,乱世开始的信号
八王之乱:司马家一群男人斗不过一个女人,贾南风有何过人之处?
这一乱引得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五胡乱华……三百年烽火不休
八王之乱爆发——现实版'权力的游戏'上演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其人其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