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乡村医生怕无人送终,花26万自建墓室,白天行医晚上住山洞

高年者人所尊敬,鳏寡孤独者人所哀怜也。——【汉】荀悦

在古代,年老长寿的人,是会受到大家尊敬的,如果是孤寡老人,那么就会让人可怜起来。因此,如何完善养老的机制,仍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养老的问题,其实早在原始社会先祖就有过探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有完善的制度了。

据《礼记》记载:“凡养老,……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夏商时期,养老的制度已经有了雏形,到了西周的时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周对于国民的养老责任,按照年龄来进行划分,地方至国家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让人值得一提的是,西周之所以这样重视养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有着这样的一种风气:“按长幼之序,定尊卑之礼。”。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国家建立初期,虽然财政支出捉襟见肘,但是为了社会的安定,还是颁布了相关的养老规定:“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到了80岁的老人可以享受这样的养老待遇。汉成帝继位以后,国力已经比之前强盛了许多,所以对于养老制度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据《后汉书》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年满70岁的老人就可以享受这样的养老待遇了,每年秋季的时候,会进行人口普查,然后再登记造册,并且举行相应的仪式,养老不仅注重务实,对于老人还有了美好的祝愿。

唐朝(618年-907年),盛唐的养老制度可以说是非常的不错,唐太宗对于物质毫不吝啬,不仅有粮食,还有生活用品等;为了保障老人的生活,唐朝甚至还有这样的规定“父母在,不远游”。除此以后,对于耄耋之年的孤寡老人,如果没有人赡养,唐朝还安排护工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

此后,历朝历代虽然养老的制度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养老的支出都不曾吝啬过。步入近代以后,由于我国备受列国的欺侮,所以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百废待兴,各方面仍旧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步入近代以后,由于城乡的资源存在着差距,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多有着一定的额经济实力,所以这部分人老了以后,有很多的选择。例如:消费养老、以房养老、机构养老、出国养老等等。

生活在农村的人,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中心。所以,农村老人对于自己的养老,大多寄托在儿女的身上。湖南的梁富生,他是湖南乡村医生,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并且还曾儿女成群,但是他在中年的时候,却连遭厄运;最后他花费26万自建墓室,白天行医晚上住山洞。

在梁富生38岁那年,他的妻子因病逝世;他有三个儿女,不过有两个在3岁的时候相继夭折,还有一个女儿,他含辛茹苦地拉扯到了18岁,最后也去世了。梁富生这个时候,成了一个孤寡老人,他内心是五味陈杂,后面他不想给大家添麻烦,所以考虑起自己的身后事来。

2017年,梁富生91岁。他用自己的积蓄,在深山里给自己修建起一座墓室来,还住了进去,实在是让人感到诧异;有人曾问过他这个问题,老人称担心自己在村里逝世以后,给周围的村民添麻烦,多么善良的老人。他还在生前给自己办了一场白事酒席,请村里的人吃了饭。

虽然修建墓室需要钱,但是遇到经济困难的人家他分文不取,他的善举让周围的村民很感动。因此,有时还有村民会来墓室看望老人,如今老人已经95岁了。据老人自己统计,他说自己修建的这座墓室,花了近26万元,这些钱都是他白天行医,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老人之所以这样做,有着太多的无奈,对于他的善意,我们由衷地敬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乡村老人建起“医养”之家
敬老食堂互助,老人生活更有幸福感
“好医生”杨荣华:扎根乡村的“白求恩”
遇上穿着这些服装的全州孤寡老人们,开心了!
为什么一件旧衣就能让他们开心好几天?这样处理闲置衣物,真的太暖了!
乡村医生 || 老姜(湖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